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英國科學家在俄國的名聲有多臭?

英國科學家在俄國的名聲有多臭?

作者:James Harkin

譯者:紅豬

編輯:游識猷

聽見「英國科學家」這幾個字,俄國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牛頓、達爾文或法拉第,也不會是斯蒂芬·霍金或者2013年諾貝爾獎得主彼得·希格斯。他們更可能想到的是基爾大學的心理學家理查德·斯蒂芬斯(Richard Stephens),此人在去年證明了咒罵可以緩解疼痛。他們還可能想到歐利·洛科拉(Olli Loukola),此人是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一名行為生態學家,曾教導大黃蜂怎麼踢足球

搜索俄語互聯網,你經常會發現「英國科學家」這個段子。網路百科Lurkmore說這個稱呼「等同於各種偽科學課題的研究者,那些課題瘋狂而愚蠢,且毫無實用價值」。2016年,俄國媒體曾報道「英國科學家發現了魚類也有個性」、「英國科學家發現了最佳做愛時間」、「英國科學家測算了貓咪的智商」以及許多類似的新聞。

這些起碼還是真實科學家開展的真實研究。除此之外,俄國人還編了一大類諷刺笑話,都以「英國科學家發現……」開頭。比如「英國科學家證明了過生日對人有益,過得越多人活得越久」。還有「英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穿過牆壁的方法,他們稱這種方法為門」。下面的這個不太好笑:「英國科學家發現英國科學家都生活在英國」——這還真不一定。目前「英國科學家」這個頭銜已經無處不在,只要從事無聊研究的人都可以稱為英國科學家,哪怕俄羅斯人也不例外。

下列就是一些俄國新聞標題中的英國研究,你能看出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玩笑嗎

1. 英國科學家算出了灰姑娘鞋跟的高度。

2. 英國科學家發現女性穿著襪子做愛更容易到高潮。

3. 英國科學家發明了專給左撇子用的茶杯。

4. 英國科學家發現鴕鳥看見了人會激起性慾。

5. 英國科學家發現,其他靈長類動物能比1995年後出生的人類更快地發現磁帶和鉛筆的聯繫。

(答案見文末)

英國科學家,為啥名聲這麼臭?

2016年,俄羅斯的國家新聞機構「俄羅斯新聞社」宣布,英國科學家已經自己找到了答案。

俄新社刊登了一篇題為《英國科學家解釋了為什麼會有「英國科學家」現象》的報道,介紹了埃克塞特大學的安德魯·希金森(Andrew Higginson)和布里斯託大學的馬庫斯·穆納福(Marcus Munafo)合寫的一篇論文。兩位作者探討了在科學界取得事業成功的不同策略,並借用了一個通常在動物身上預測最優行為的模型。他們發現,對科學家最有利的策略是尋找新奇的結果,並開展統計分析不太嚴密的小型研究

這個做法本來不限於英國科學家,但是希金森指出,由於一種叫做「卓越研究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的制度,使得這個現象在英國特別顯著。這個「框架」在撥款時偏愛那些在頂尖期刊上有成果發表的研究機構,而頂尖期刊又特別偏愛那些引人注目的新奇研究。

我問希金森,他對這篇論文在俄國成了熱門新聞有何感想。「懵了」,他說。他也努力指出了俄國人起的新聞標題並不準確:他的論文考察的是那些新奇(novel)的研究,而非無聊(frivolous)的研究,這兩項時有重疊交叉,但不是一回事。

不過他說他還是感到自豪:多虧這項研究,他終於也躋身「英國科學家」之列了。「除了犯懵,還有好奇,」他說,「我也對諷刺在俄國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產生了興趣。」

英國人可自豪了:我們這專出怪人

我還詢問了馬克·亞伯拉罕斯(Marc Abrahams),《異想天開研究年鑒》的創始人,兼搞笑諾貝爾獎背後的發起人。對於英國科學家在俄羅斯的名聲,他倒並不覺得意外。他的搞笑諾貝爾獎評選的是聽起來有趣的科學研究,這個獎在俄語世界裡很受歡迎,每年都有不少俄國記者趕到哈佛大學去報道頒獎禮。俄國也出產了許多獎項候選人,但在數量上還是不能與最成功的兩個國家——英國和日本相比。

2015年搞笑諾獎得主,喬治亞大學生物物理學教授胡立德,他的獲獎研究課題是「不同體型大小的動物,尿尿時間一樣」,因此他頭戴馬桶蓋出席了頒獎儀式。圖片來源:路透社

那麼為什麼來自這兩國的科學家更容易寫出得獎論文呢?亞伯拉罕斯認為這是民族文化所致。「全世界都有怪人,但他們在不同國家受到的待遇不同。」他說,「在有些地方他們會受到懲罰,但是在英國和日本,大家會自豪地說『我們這裡專出這種人』」。實際上「英倫怪人」(British eccentrics)也是一個廣為人知的稱呼,不僅在俄國,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也有人說,是個陰謀!

然而,對這件事或許還有一個比較陰暗的解釋。Lurkmore網站指出,這個橋段開始流行的時候,正好也是前俄羅斯特工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vinenko)在倫敦被人毒死的時候。言下之意,是俄羅斯政府故意推廣了這個笑料來貶低英國科學家,以防止他們找到證據將利特年維科的死和克里姆林宮扯上關係。

這個說法似乎頗有些道理,尤其聯想到俄國派黑客干預美國大選並製造假新聞的消息,但它在時間上不太對得上:「英國科學家」的笑話是2003年在網上出現的,而利特年維科要三年後才會死亡。克里姆林宮的確可能從中發現有機可乘,並推動了它的傳播,但這個猜想並沒有真憑實據。也許我們該派幾個英國科學家去查它個水落石出。

說起一本正經的搞笑,

我們英國人還是很難超越的

如果說這個橋段真是為了負面宣傳而發明出來的,那它並沒有起到作用。

眼下英國科學家已經成了俄國民間故事中的一個頗受喜愛的形象。2016年,俄新社刊登的關於英國科學家的報道數量是美國科學家的2倍,是日本科學家的10倍左右。俄國搖滾樂隊「媒體病毒」(Mediavirus)創作了一首名叫《英國科學家》的歌曲,大為暢銷。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也有一家咖啡連鎖店以「英國科學家」冠名。

這個橋段現在如此流行,搞得英國隨便哪個不知名大學的不知名實驗室做出的發現,哪怕在英國本地媒體上掀不起一點浪花,卻能在俄國的全國性報刊登上頭條。雖然報道常常角度幽默,但那些研究往往是真實有趣的,有些還很重要。就像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一樣,它們會引得你大笑,接著也會使你沉思。眼下英國領先世界的地方似乎已不多了,但是說起一本正經的搞笑,我們英國人還是很難超越的。

還記得上面題目嗎?這3個研究是真的——

1. 英國科學家算出了灰姑娘鞋跟的高度。

2. 英國科學家發現女性穿著襪子做愛更容易到高潮。

4. 英國科學家發現鴕鳥看見了人會激起性慾。

一個AI

……這聽起來怎麼跟「韓國學者」在中國的名聲一樣?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選一瓶對的洗潔精,比海淘兩瓶護膚品更重要!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