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代的滄州
河道在一望無際的肥沃平原上蜿蜒流轉,沿河兩岸是密集的村莊,每戶人家的房子四周,都會圍上一圈籬笆;因為今年的收成不錯,大夥都面色愉悅……這段文字描寫的不是別處,正是清代乾隆年間,一個英國人沿著京杭大運河,由北向南,在直隸一帶見到的沿途風景。其中,還提到滄州地界。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正當「康乾盛世」末期,表面上一片繁榮的清王朝,已經顯出疲態;此時的英國,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貿易帶來的豐厚利潤,驅使它開闢更大的全球市場。出於這一動機,英王派遣以喬治?馬戛爾尼為正使的龐大使團出使中國,尋求建立外交和通商機會。以天朝自居的乾隆皇帝,仍以「藩國進貢」心態,看待這個新興的大英帝國。雖然對英國使團賞賜頗多,以示上國威儀,但對英國提出的互派使節、擴大通商口岸等要求,則一概回絕。最後,英國使團沿運河南下,幾乎縱穿中國腹地,從廣州返回。途中,使團成員寫下了五部訪華日記,副使喬治?斯當東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算是「官方版本」。
這本《英使謁見乾隆紀實》既有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不解,又有異國風情的如實記錄,當看到想像中「遍地黃金」的中華帝國竟如此外強中乾,嘆息之中也流露出幾分民族優越感。但無論如何,其中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對運河兩岸風俗人情的記錄,不妨算是現在滄州一帶地方史研究的有益補充。
喬治?斯當東在日記中描述:「船行至滄州附近,使節團首次看到土地上種著小麥;儘管這個地方已經三個月沒有下雨,但干沙地上的麥苗長得很好,足有兩英寸高。」乾隆年間,滄州一帶旱災頻繁,乾隆皇帝南巡經過河間府,多次在詩中提到河間府賑災,要麼為久旱而憂,要麼為雨而狂喜。英國人說這裡三個月沒有下雨,應該是符合實情的。英國使節還驚訝地看到,田裡的農民用上了播種機,播種方法與英國本土有些地方類似;因為用上播種機,不僅播種更為均勻,而且婦女兒童也能操作。其實,在以滄州為代表的北方農村,許多農具歷史悠久,是民間手工藝人日積月累、代代改進的結晶,直到二三十年前仍在使用。
英國人眼裡的滄州,不僅喜歡用麵粉作成饅頭、糕點等麵食,還經常做麵條吃,麥地里還會種一些蕎麥。每戶農家都是精耕細作,甚至房前屋後都會辟出一塊空地,種上蔬菜,有的還養上幾頭豬和家禽,最常見的是鴨子。這不正是我們熟悉的北方農村嗎?退回二三十年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是這種場景:養上幾隻雞下蛋,兩隻大鵝看家,院子南頭的角落裡有一個豬圈……看來,這樣的農村生活已是來之有年。
當時滄州一帶的運河,水流向東北,船隻逆水行舟,完全靠縴夫拉船,走得很慢。於是,英國使節團成員有充足時間到岸上遊覽。他們發現,運河兩岸每隔十里地就會有一個兵站,用於保護來往客商。據記載,清代負責滄州境內運河的兵鋪共有十個,設鋪兵37名,足證英國使臣所言非虛。
英國使臣發現,運河兩岸人口稠密,往往不到半個小時就看到一個村莊或小市鎮。村裡的房子多半由硬泥或太陽晒乾的土塊建成,中間用柳條編織物填充,外層還抹上黏土,房頂則蓋以稻草、草皮保暖。這裡描述的,其實就是幾十年前仍盛行於北方農村的「土坯房」。房子外面用柳條或高粱桿做的籬笆圍著,房子裡面的屏風上,或者貼上神像,或者寫以格言,家家收拾得乾淨整潔。
運河邊的小市鎮則有四方形的圍牆,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房子多是磚砌,屋頂則用瓦覆蓋成一個個溝槽,層層相壓,以土封好,便於排水,這種中國傳統的民居樣式,一直沿用到今天,但在英國人眼裡,似乎頗有些新鮮。因為來往商船眾多,兩岸的市鎮商業繁榮,商店裡的木器傢具都漆成紅色。據國內地方史料記載,清代滄州一帶的商人,無論糧食、鹽鐵、木頭還是綢緞、瓷器等日用品,都以運河船運為主要載體,僅漕運碼頭就有十多處,呈現出「一川白浪,帆檣如織,商賈雲集」的繁榮景象。
在已開啟現代工業進程的英國人眼裡,18世紀的中國,下層百姓生活是極為貧苦的,但他們也看到,中國人生活規律,天性安靜,簡單之中透露出一種祥和,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東方帝國。
清代大規模興起的地方修志運動,在乾隆時代達到高潮。官方修志從城池、官署到古迹、人物,均遵循一定體例,唯獨對普通人的生活著墨甚少。從這個意義上講,《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從英國人角度看待中西不同,不妨是我們了解清代滄州歷史的有益視角。
趙華英
TAG:滄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