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五虎將,現代白馬男神,為何始終不被重用?
亂世三國的三位領袖——曹操、孫權、劉備,可謂歷史上排的上號的政治家,這三位隨便拉到某個時代,都能成就一番豐功偉績。而劉備作為三大梟雄之一,起步家底都遠遜於孫曹,但仍能稱霸一方,共逐天下,可見其政治素養是相當高的,甚至可能高於孫曹。而作為政治家的必備技能——用人之道,不敢說劉備超越孫曹,但其在知人識人用人方面肯定是遠勝於同時代的其他諸侯。
而作為劉備麾下五虎將之一——白袍將軍趙雲,卻始終得不到劉備的重用。直到臨終,也不過是劉備的禁衛軍統領,既無法像關張馬黃那樣馳騁沙場、攻城略地,也沒有像後來魏延、姜維一樣鎮守一方,至始至終沒有離開過護衛劉備的崗位。像劉皇叔這樣的梟雄,不可能不識趙子龍之才,只能說劉備認為趙雲護主有餘,開疆不足,難堪大用。
大部分人對於三國人物的認識,來自於《三國演義》,然史學家們卻很少將《三國演義》當作研究歷史的正規材料。因為《三國演義》真的只是演義,裡頭很多事件都是子虛烏有、張冠李戴。更主要的是《三國演義》中充滿了造神運動。最牛的一尊大神莫過於武侯諸葛孔明,其次就是武聖關羽,再次就要屬常山趙子龍了。前兩尊大神網友多有披露,在此不做筆墨。
趙雲自投劉備後,史書中總共記錄五大事迹——長坂坡救主、截江救阿斗、於百萬曹軍七進七出、鎮守江陽犍為、兵敗斜陽谷。其中只有在劉備攻取益州的戰鬥中鎮守江陽犍為稱得上是開疆拓土的事迹,且此時的劉備集團已勢如破竹,兵鋒銳不可當。前三者均為趙雲個人作戰的英勇事迹,且均為護主功勞。斜陽谷之戰更是趙雲軍事的終結之戰,也未取得勝利。終趙子龍一生,也未能斬殺敵軍一員名將,未曾攻下敵軍一座城池,未作統帥指揮過一場戰役。
趙雲一生,也算是身經百戰,跟著劉備開疆拓土不能說沒有表現的機會,但是面對如此業績,劉備怎麼敢將蜀漢的天下託付給他呢。當然雲粉也不必急著跟我蹬鼻子上眼,趙雲既然能被劉備封作五虎上將,自然是得到了劉備的肯定,能得到劉玄德認可的將士自然不會是一無是處的。劉備認為趙雲雖然沒有統兵百萬、攻城略地的將帥之才,但卻是一個善於察言觀色、政治嗅覺敏銳的護主能人。劉備集團取益州入駐成都以後,劉備欲賞賜趙雲豪宅良田,卻被趙雲以「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為由拒絕了,此話一出既表現出趙雲不慕富貴的淡泊之心,也表達了與主上同心同德、共濟天下之意。關羽被殺之後,劉備欲討伐孫吳,趙雲力勸劉備:「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此番肺腑之言,雖未能勸阻劉備興兵伐吳,但足見趙雲審時度勢的大局觀,也可見趙雲隱忍克制的自制力。畢其一生,子龍雖未建立重大功勛,但也未曾有過重大失誤。對於劉備而言,身邊常備一個像趙雲這樣謹小慎微、頭腦清晰的護衛,自然是再稱心不過了。
五虎上將,白袍將軍趙雲,雖無統兵禦敵之才,但有忠心護主之能,外事不堪用,內事堪大任,劉玄德之用人,人盡其才,甚好!
※神龜可撐千年長,王朝難過三百年——淺析華夏王朝更迭的千古之謎
TAG: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