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成敗論英雄,毋從得失計輸贏
權與勢,是人性中佔有慾與支配欲的擴展,很少有人能夠跳出權勢得失的圈子。正如明朝無名氏在其所著《漁樵閑話》中寫道:「為利圖名如燕雀營巢,爭長爭短如虎狼競食。」人常常被得失所左右,一時的成敗得失、爭短論長,常常讓人陷入慾望的陷阱。
佛經中說,凡是對一切人世間或物質世界的事物,沾染執著,產生貪愛而留戀不舍的心理作用,都是欲。情慾、愛欲、物慾、色慾,以及貪名、貪利,凡有貪圖的都算是欲。只不過,欲也有善惡之分,善的欲行可與信願並稱,惡的欲行就與墮落銜接。
得失的慾望對於每一個人,都是情感宣洩和精神的需求,是消解生活與樂趣的方式。得可以是榮耀,失可以是尺度。智者看淡得失,耿耿於懷者則斤斤計較。
有一則成語故事「楚王遺弓」,講的便是對待得失的態度:
春秋時,楚王行獵,失落了一張名貴的弓,眾人四下披草尋覓,卻一無所獲。侍衛長憂懼萬分,匍行回報,自願領罰,想不到楚王仰天而笑,揮手說:「楚王遺弓,楚人得之,皆吾胞吾民,不必找了!」
這事很快傳揚開來,市井酒肆之間,聞者無不動容,都稱頌聖上心量寬宏,是愷悌君子。有人去問孔子,孔子點點頭,淡然一笑,只說:「天下人人可得,何必曰楚?」孔子在慨嘆楚王的心還是不夠大,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撿得,又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呢?
「人遺弓,人得之」應該是對得失最豁達的看法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世間的一切總是繼往開來,生息不斷的,得與失,到頭來根本就是一無所得,也一無所失!
有首小詩中說:「不要說你得到的太少太少,不要說你失去的太多太多,多的還會化成少,少的還會化成多……」然而,許多人卻看不透得失的本質。
要使得人們真正做到不受私慾主宰,就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如此這般,在現實社會談何容易?難就難在如何讓這個物質社會裡的人消除慾望與虛心。正因為不能無欲,因此哲學家才教給人們一個消極的辦法,只好盡量避免,「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一個搬運工扛著沉重的包袱向山上走去,看上去,他每一步走的都很艱難,汗水不斷地從他的額頭上流淌下來,汗流浹背,衣服和褲子全都濕透了。
在這個搬運工的後面還有一個搬運工,與這個滿臉汗水的搬運工不同的是,後面的這個人神態輕鬆,他的肩上只扛著一小袋麻袋,步履輕快地向前走著。
途中,流了一身汗的搬運工遇到了從一個從山上下來的遊客,這個遊客好奇地看了一眼這個辛苦的搬運工,對他說:「後面那個人搬那麼少的東西,而你年紀比他大,怎麼還扛這麼重的東西?你怎麼不讓後面那個後生多扛一些?」
搬運工呵呵一笑,說:「後面那個後生已經連續工作一個禮拜了,他每次工作都主動扛最重的包裹,不叫累不叫苦的。今天原本是他休息,聽到我今天工作,就主動跑來幫我的忙,你說我怎麼好意思讓他那麼辛苦,再說今天下雨,照理不會有那麼包裹需要往山上送,但是沒想到今天的任務更繁重,那後生來幫我,但工作還是要自己做,即使有困難,也要自己承擔,要不然,輕鬆的事情搶著做,艱苦的活卻不願干,那就不好了。」
這個憨厚的搬運工說完這句,呵呵一笑,繼續朝山上走去。
這位搬運工因為不計較,所以活得樂呵呵的。人活在這個世上,是與做學問同樣艱難不易的事情,正因如此,面對某時某刻或是終生的選擇,人們更多的是張開雙臂去擁抱那些明亮的、耀眼的、輕鬆的以及簡單的事物,因為這樣做人很舒服,做事很愜意,不用勞心傷神,不用像故事中的搬運工那樣扛著很多沉重的東西艱難地向山上跋涉,他們習慣於隨時拿起,又隨時放下,他們喜歡自己被太陽照耀。
而別人只能行走在陰天的雨巷,所以,每次遇到不光彩的事情都推到別人身上,而有什麼好事都渴望抓在自己手裡,由此一想,倘若他們遇到像孔子那樣困於陳蔡的艱難之事,不知道會做何種選擇。故此,能經受一切困苦,才能承擔一切道義責任,承擔一切道義責任而不幽怨疑慮,那麼就能成為孔子所說的「德不孤」的人了。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會得到也會失去,失去不必太在意,得到也別太驚喜。人生不可能只得不失,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失去。失去才能得到,有時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患得患失的人,一生總是很苦惱,對取捨疑慮不決,本來擁有一些自己並不需要而多餘的東西,卻又費盡腦汁想使這些東西不減反增。其實,得與失只有一線之隔,意以為得,就是得意;意以為失,就是失意。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統一六國,兼并天下,也能失意於其間。說到底,總是內心蠢蠢的慾望在作祟。
有首禪詩說:「塵沙聚會偶然成,蝶亂蜂忙無限情;同是劫灰過往客,枉從得失計輸贏。」世界本是一顆顆沙子堆攏來,偶然砌為成功的世界,人生亦是如此,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蝶亂蜂忙,人們就像蜜蜂蝴蝶一樣,到處飛舞,痴迷忙碌,正所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人生一世,勞苦一生,為兒女,為家庭,為事業,最後直到生命之火燃盡,仍找不到生命的答案。明知道到頭來終是一場空,也跳不出世俗的羈絆。人在旅途,同為劫灰過往客,又何必在一時的輸贏得失中斤斤計較?
莫以成敗論英雄,毋從得失計輸贏。
本文內容來自書刊,版權屬於原作者。
TAG:盼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