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分鐘掌握《人類簡史》全書精華

三分鐘掌握《人類簡史》全書精華

文虛舟 圖網路

人類簡史這本書的內容,就如它的副標題所概括的:人類「從動物到上帝」的過程。作者把人類簡史劃分為四個階段,由三個標誌性的事件來區分,即認知革命(7萬年前智人出現)、農業革命(12000年前)、科學革命(500年前)。

認知革命之前,人類是同其他動物一樣,沒什麼了不起的動物;認知革命之後,人類掌握了語言,掌握了虛構故事的能力,跨血緣宗族的組織協作得以實現,這個時候,人類成為「毀天滅地的洪水」,所到之處,大型動物紛紛絕跡;

農業革命,人類從狩獵採集者,變身為小麥飼養員,並且開始飼養動物。農業革命大幅提高了人類文明總體的生產力,使得政治(萌生於私有制)、經濟(一般等價物的出現)、文化(用穀物和牲畜祭祀)等上層建築漸漸成型。作為代價,作者指出,人類個體的幸福度和生活質量,相比較採集者來說,是下降了的,並且這一身份的轉變,放眼物種變化的歷史,是如此的迅速,以至於人類至今沒有適應,飽受身份轉變之苦,糖尿病就是例子;

科學革命,起源於人類思維方式的轉變:從滿足於對世界自洽的解釋,到承認自己不知道。在宗教中,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在帝國里,帝國以外的疆域都是蠻荒之地。科學革命,得益於帝國領土的擴張,首先是地理學的革新。人類活動疆域的拓展,帶來了殖民主義,殖民主義的收益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了帝國的勢力,同時促進了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等現代學科的爆發。人類在科學革命後,有能力改變物種的形態,甚至改變自身的形態,大自然花費幾百萬年對一個物種產生的改變,人類只要在實驗室里搗鼓幾年就能夠實現。如果說上帝造就了世間萬物,那人類漸漸也掌握了這樣的能力,因此說,我們就是上帝。

作者用宏偉的敘事,回顧了人類這一物種進化的過程,目的不是預測未來。人類社會是一個二級混沌系統。混沌系統分兩級,一級是「不會因為預測而改變」,二級混沌系統指的是「會受到預測的影響而改變」。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人們能預測到第二天股市的行情,那可以肯定,第二天的股市一定不會跟預測的一樣。所以,歷史對於預知未來無益。作者的目的是想說明兩件事:

1、今天人們熟悉的歷史,並非必然是這樣。歷史沒有必然,我們的當下只是所有可能性中的一種。這讓我想到平行世界的理論,在某一個平行世界裡,可能奴隸貿易中販賣的是白人。

2、歷史同樣沒有目的性,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歷史是朝著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的,而我們終將步入共產主義的人間天堂。人類不是歷史的創造者,大部分時候,我們是被牽著鼻子走的。有些模式,似乎有類似生物的自我複製能力,對人類沒有好處,但是卻能自發的生長。比如軍備競賽,很多時候,只會拖垮參與者的經濟,勢力的均衡卻沒有被打破。同樣的,在我們具備改造人類這一物種的能力後,在未來,也許今天概念里的人類都可能不復存在。我們習慣改造自然,支配一切,但對於自己的命運,我們無能為力。

歷史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大船,隨波逐流,沒有人知道船上的人會被帶到哪裡。

剩下的,就只是對這一系列變化如何產生的,學術上的好奇心了。

知識點:

1、今天人類的祖先是智人,是人科中的一種。所謂的科,指的是有共同的祖先。人科除了智人以外,還有很多其他人種,比如孔武有力的尼安德特人,我們的兄弟們後來怎麼樣了呢?學界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被智人取代了(相對於混種繁衍理論,更加政治正確,科學上的佐證也更充分)。當然也不是完全取代,他們少部分的基因通過交配的方式流傳下來。智人何以與眾不同?是因為發生了認知革命,原因為何?無人知道,目前普遍的說法是,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的思考方式,啟發了語言的出現。幾乎就像吃了善惡樹的果實一樣。《太空漫遊2001》里,把智人的啟蒙,歸功於來自外太空文明的黑石。

語言出現,一方面人類可以傳遞更多的更複雜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類可以八卦了。八卦其實可以提升組織凝聚力,增加協同能力。所以說八卦是人類的天性,在一個人數不多的小團體里,八卦足以維繫組織的形態,這個人數的上限是150人。

2、直立行走和學會用火,這兩個事件對智人的大腦發育影響重大。人在直立行走後,手部被解放出來,可以拋擲石頭,做一些更加精微的勞作,並能使用工具。代價是:脊椎變形,一系列疾病的出現,還有對女性來說,直立行走使得骨盆變小,生孩子更加痛苦,所以人類的小孩兒,其實都是早產兒。學會使用火,標誌著人類可以自由駕馭自然的力量,是很有象徵意義的,所以有普羅米修斯盜火的神話,象徵著人智的開啟。掌握烹飪技術更實在的好處是:人類的腸道因此縮短了,更多的養料被輸送至大腦。

3、關於狩獵時代的組織形式,學界各執一詞,有一派支持「遠古公社」理論,即女性可以和很多男人性交,部落里的人共同養育不知道是誰的後代的小孩兒。時至今日,委內瑞拉還存在這樣的部落,他們相信孩子來自於媽媽子宮裡所有精子的結合,所以一個好媽媽應該和部落里最強壯的好幾個男子做愛,好讓孩子擁有最好的特質。這一派理論的支持者認為,今天常有的不孕的苦惱,以及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原因就是跟生物本能背道而馳。

狩獵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止一種,每個種群都會有區分,也許「遠古公社」是存在的,「一夫一妻」也是存在的。

4、牛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同時也是最悲慘的生物。小牛一生下來,就被迫與母親分離,被關在一個比身體大不了多少的籠子里,轉個身都很困難,這是為了保證牛肉的鮮嫩。小牛會被一輩子關在籠子里,它的一輩子也只有四個月。不能奔跑,不能跟其他小牛玩兒。當它被放出籠子,第一次有機會走路,有機會與其他小牛玩耍的時候,就是它被趕往屠宰場的時候。

5、天生帶來允許,文化造成封閉。比如同性戀,在生物學上是自然的,但是文化上卻背負罵名。

6、如果你去看法國路易十四的肖像,絲襪、假髮、高跟鞋。這一切在今天,會被認為是娘娘腔,但在當時,卻是不折不扣的男子氣概的表現;同樣的,人類歷史上大權在握的男性,著裝裝扮上大多是色彩斑斕的,比如印第安酋長五彩的羽毛帽飾,但是今天各國領導的服裝,統一都是很節制,很沉悶的,很單一的。這說明男人氣概在各個時期定義是不一樣的,是所謂移風易俗。

7、英文上,sex指的生物學上的「性」,gender指的是文化概念上的「性別」,比如男子氣概,女性氣質。

8、任何文化內部都存在對立、矛盾,這是文化保持活力的要素,比如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自由和平等就是對立的,自由會放大不平等,平等同樣會損害自由。所以,如果想深入了解一種文化、一個教派,該做的不是去了解所有的教條,而是去看這個文化內部的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哪裡,甚至是讓教徒都感到左右為難的點。舉例來說,基督教,如果單看教義,或者聽傳教者的佈道,人們會認為基督教是一神教,沒問題,很和諧。但是,基督教徒如何看待魔鬼呢?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為什麼會允許魔鬼的存在?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邪惡,有苦難?一神教是解釋不通的。耶穌的隨從,比如保羅等聖人,也是有法力的,這個也不是一神教的內容。綜合來說,基督教是信奉一神論的上帝、二元論的魔鬼、多神論的聖人、泛神論的鬼魂。這才是基督教的本質,而這種性質在宗教學上有一個特別的名稱:綜攝。

9、為什麼金融這麼美妙的機制,在科學革命後的近現代才出現?我們知道金融的本質在於信用,我相信把這筆錢貸給你,你能賺更多錢,還給我更多錢,所以借貸行為才會產生,在此基礎上複雜的金融體制才建立起來。舊時代的問題不在於缺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而是缺少對美好明天的信任。那時的人們認為世界是有邊界的、資源是有限的、財富總量也是有限的,我多一些,別人就會少一些(這就是基督教文化里,仇富的原因了),這樣我自然不會把錢借給你,因為我不相信你會在不損害別人的利益的情況下賺大錢。科學革命釋放了人們的生產力,不斷有新的發明、新的經濟引擎出現,人們的觀念扭轉過來,現在我們也一直相信明天會更好,所以金融才會蓬勃發展。這麼說來,金融業興衰與否,其實是社會人心的晴雨表。

10、資本主義,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亞當斯密《國富論》中提到的一個觀念:生產的利潤,必須再投資於提高產量。這是一種新的倫理標準,它的出現真正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一部分可以參閱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過去人們是沒有這個觀念的。可見觀念的改變,也可能帶來生產力的大爆發。那資本生產出來的東西,總要有人買單。消費主義被大肆鼓吹。這兩種價值觀實際上是矛盾的,一個是鼓勵你把賺來的錢拿去投資,一個則是讓你做一個月光族,但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對立又統一,全看你站在哪個陣列。

11、戰爭也可以變成商品。19世紀,希臘人起身反抗奧斯曼帝國,倫敦金融家瞅準時機,他們向反抗軍領袖提出倡議,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債券,為反抗軍籌資,如果戰爭勝利,反抗軍要連本帶利償還。一時間,出於同情和支持,大家都去買這隻債券。後來土耳其人佔了上風,眼看債券持有人要虧得底褲都沒有了,英國出動軍隊,幫助希臘人戰勝了奧斯曼帝國。希臘自由了,但是也被巨額的債務壓得幾十年喘不過氣。

12、關於快樂的迷思。外部環境能帶來快樂,家庭和社區尤其重要,這就是現代社會人焦慮的一個原因,隨著國家和市場的壯大,家庭和社群被瓦解了,人們越來也孤獨,也就越來越不開心;快樂來自於期望和客觀現實的吻合,但是無法長期持續;快樂的本質,是激素,升斗小民的快樂與億萬富文的快樂並沒有不同;快樂可以來自意義感,也就是說,即使身處痛苦的境地,但若給痛苦賦予意義,人依然感到快樂;快樂是認識你自己,然後放下主觀的感受和成見(佛)。

13、融合人類世界的三種力量:金錢、宗教、帝國。

這是苦筍與茗的第二十八篇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苦筍與茗 的精彩文章:

TAG:苦筍與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