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2015年4月16日,逛新華文軒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這本《人類簡史》,立即被抓住了眼球,當下決定把它買下來。最近又拿出來重新讀了一遍。

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如下:

1.自己一直就對一些大問題、歷史的永恆問題疑惑重重,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很想去探索這些宏觀、博大的東西,比如人類文明如何發展的,宗教到底有什麼作用等等。正好這本書似乎能答疑解惑。

2.書的邏輯性十分強,而且觀點獨到、新穎,不是枯燥地敘述歷史事件(幾乎沒有歷史事件的鋪陳),而是站在極其宏觀的角度梳理歷史發展的脈絡,通過加工、整理和總結形成了一本精鍊的、綜合的歷史論文。它告訴我們:人是如何從這麼多動物中脫穎而出成為「萬物之靈」的?農業的出現導致了什麼後果?金錢、帝國和宗教究竟是如何改變人類社會的?科學帶來了什麼樣的巨變?

全書將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

************************

認知革命

從生物性來說,人就是「一種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動物」,與黑猩猩、狒狒、大象這些動物族群沒什麼區別,而且起初的人甚至在動物界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無論是力量、兇猛度、感官,在生物界都被其他動物「吊打」。人和其他生物一樣,都是通過進化而來的。大約在距今7萬到3萬年前,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大腦內部的連接方式,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這就是所謂的認知革命。認知革命的重要要素就是語言,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每天進行「八卦」,但就是因為語言使人類可以互相「講故事」,於是傳說、神話、神以及宗教也應運而生。而語言除了日常的「柴米油鹽」以外,「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其區別於其他動物之間語言的獨特之處。「講故事」其實也就是這本書最核心的觀點,人類通過「講故事」可以將成千上萬的人團結起來,產生大規模的合作,因此力量也就無比強大。比如國家、宗教、公司等等其實都是一個虛擬的故事,並不存在實體,但是只要大多數人相信,就能組織人們(甚至是毫不相識的陌生人)共同合作,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

************************

農業革命

人類起初是靠採集和狩獵生活,過著四處遷徙、居無定所的日子。後來突然發現少數幾種作物(比如小麥、水稻、玉米等)可以人為種植,幾種動物(豬、牛、羊等)可以進行圈養,於是人們就開始定居在某一地方,周圍種植著糧食,用柵欄養著牛羊。這就是農業革命。這種大規模農業種植和動物飼養使人類的食物大大增加,因而可以養活更多的人,人口便開始大規模增長,而多餘的食物便可以用來養活國王、官員、哲學家、藝術家、詩人。但農業革命並沒有使大多數人生活的更好,佔總人口90%以上的農民每天從早到晚弓著背在地里幹活,生產的糧食卻多半用來養活一群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精英分子。相對於採集狩獵社會,食物類別變得單一,勞作時間比採集狩獵社會長得多,因此,「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

************************

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的誕生,是源於人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無知。而在科學革命以前,人們認為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被神所掌握,神知道一切,神可以解決一切,所以有什麼事情都殺豬宰羊去求神拜佛。於是人們不會相信「發展」、「進步」這些詞眼。但科學願意承認人自身的無知,這就使它比所有先前的知識體系更具活力、更有彈性,也更有求知慾。於是,人們開始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現代人們相信人所知甚少,一切都可以能變化,一切都會發展。於是科學讓物質財富呈指數級增長,整個人類社會日新月異地變化。

綜上,人類社會發展脈絡如下:認知革命使人類學會「講故事」,從而可以組織成千上萬的人大規模合作;農業革命使食物增加,從而使得國王、官員、教士、知識分子可以不用每天將大部分時間用來從事體力勞動,進而能夠更好的「講故事」;科學革命使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於是強烈的求知慾促使人們去發現、去發明、去改變、去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採集者之心——慢讀《人類簡史》(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