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廟歷經千年只被毀掉一根龍鬚,簡直就是一大奇蹟
說起佛山祖廟,在南方,尤其是嶺南珠三角一帶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座位於佛山禪城城區的祠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
這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3.02萬平方米,裡面集明清古建築藝術和佛山傳統民俗文化為一體,是了解佛山,認識佛山民俗,了解佛山生活的最好去處。
祖廟的正殿里供奉的是北帝,裡面陳設了許多珍貴的寶貝,如70件30種兵器銅牆鐵壁儀仗,直徑1.31米的巨型銅鏡、大型銅鼎、銅鐘和香爐。祖廟的志願講解員跟我們說,這一切全部都是真品。
歷史上,佛山只屬於中國版圖中一塊毫不起眼的地域,然而這裡也保存著一塊明代皇帝朱祁鈺敕封的牌匾,這個皇帝雖然在歷史上沒有過多的豐功偉績,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但他的敕封能在佛山這裡出現,也是難得。
在正殿外牆的各個角落,可以看見嶺南最傳統的三雕:陶雕、磚雕、木雕,當然最起眼的還應該數周邊的灰塑。灰塑,古稱灰批,是嶺南地區傳統建築裝飾工藝。材料以石灰為主,作品依附於建築牆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築工藝上,淵源其甚早,以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寺廟和豪門大宅用得最多。
屋檐處是佛山傳統的木雕,以佛山傳統粵劇節目為藍本,雕刻而成。
磚雕更是嶺南建築藝術一絕。磚雕指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製作工藝與核心點是在於用金磚等級的成品青磚進行表面深度雕刻,這是我國幾百年來傳統意義上真正的磚雕,傳統磚雕精緻細膩、氣韻生動、極富書卷氣等特點。
據說祖廟附近古時有條街叫:承龍街,街上都是各種手工藝藝人,這些木雕表面全部是用金箔鑲設,而不像其他很多地方採用金漆漆附,因此能歷經多年而保存完好。
唯獨受損的是那些在門面上的木雕,開放成旅遊區後,很多遊客喜歡在上面摸,久而久之,金箔慢慢的被磨損。
祖廟內供奉的是北帝神,一直以來由城中富商捐資修繕,城裡百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萬眾齊心共同守護。祠廟也成了佛山人祈禱幸福的地方。
在祖廟裡有座用玻璃罩保護起來的銹跡斑斑的韋頭陀鑄像,對於豎立在寺廟門口的韋頭陀,這把「劍」的指向是有說法的。劍朝下:不提供吃、住,劍朝上:提供吃、住,但要交費,劍平拖:吃、住免費。
祖廟裡的青銅麒麟特別威武,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里的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其實我有點納悶,我問講解員,祖廟為何能歷經千年而被保存得如此完好。他說,在古時,佛山屬於蠻荒之地,朝廷幾乎不願企及,戰火也未曾波及這裡。在那段全國文物遭受浩劫時期,佛山人民全城動員,無分男女老少,在祖廟周邊築起三道防線保衛祖廟,面對那些手持棍棒沖向祖廟的外地人,手挽手,萬眾一心,用身體組成了一道人牆,任憑棍棒加身,頭破血流,始終不退縮......相持多日,那些外地人始終無法靠近祖廟一步,祖廟建廟以來唯一人為受損的就是這面最外層的龍壁,而眼前這面龍壁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原址復建的。
有人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神州大地,廟宇無數,然而,能在人們心中佔據如此地位的廟又能有幾個,祖廟原來是無愧於這「萬廟之祖」的稱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