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族英雄「鄭三保」

民族英雄「鄭三保」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在世界航海史上創造了空前的壯舉。

鄭和七次下西洋在推行和平外交、發展海外貿易、傳播華夏文明、促進航海事業等諸方面的貢獻,使得這一事件遠遠超出了航海本身的意義,成為世界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頁。

鄭三保

鄭和鄭和是舉世聞名的航海家、外交家原姓馬,雲南回族。

1382年,當其兒時, 即被平定雲南的明軍俘往南京, 後被分到燕王府,長大後成為太監。他有兄妹六人,因排行在三,後人稱他 「三保太監」。

在燕王兵變中,鄭和表現非凡,屢立戰功,後被提升為內廷太監首領。

鄭和之所以能被成祖選中出使南洋,除他受成祖信任,機敏幹練,有軍事才能外,還因為他是穆斯林。當時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和非洲西海岸一帶受伊斯蘭教影響極大,很多國家已經伊斯蘭化。為交往計, 鄭和成為出使該地區的最佳人選。

規模巨大的船隊

1405年六月,鄭和與太監王景弘開始奉命出使南洋群島及印度洋一帶。

鄭和的船隊十分龐大,各類船隻 200 余艘,大型的「寶船」62 艘,各類人員27800多人。據記載,當時的62艘寶船主要分為五種規格:

最大的9桅12帆,由主要官員們乘坐,也是司令部所在地。

其次是裝運馬匹的船,有 8 桅。

再次是一般官員乘坐的船,有6桅。

最小的是戰船,有5桅。

還有專門用來裝水的水船和裝糧的糧船等。

有200餘艘船隻的船隊,魚貫航行於海上,首尾長達十餘里, 這種壯觀景象, 即使在造船和航海業十分發達的今天也難得一見。

船隊從蘇州劉家河出海,先到福建,再從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再歷經爪哇、蘇門答剌、南巫里,至印度古里返航,於1407年秋回國。

此次出航,所歷之地遠至印度東岸。南洋各邦國使者隨鄭和前來朝見者甚多,明成祖非常高興,加賜爵位俸祿不等。

歷次出使

1407年 九月,鄭和復奉命出使西洋。他率領有249艘船隻的船隊,沿著首次開闢的航線,先後到達了爪哇、古里、柯枝、暹羅、錫蘭等國。鄭和每到一處,頒布天子詔書,立碑文。服者,賜給金帛; 挑釁者,則以武力懾服之。在離開錫蘭後, 鄭和船隊滿載著各國貢獻的奇珍異寶返航。

1409年九月下旬,鄭和奉命第三次出航,所率船隻48艘,官兵27000餘人,從劉家河出發。1411年船隊回京,隨同前來朝賀者有 1 9 國, 當時的朝廷「萬使雲集」。

1431年,鄭和最後一次奉詔出使西洋。明宣宗繼位後,決定重振國威,再行通好。這次遠航,經鄭和申請,宣宗批准提供物質和資金重修了南京伊斯蘭教凈覺寺。十二月,鄭和始行。這次遠航距第六次的航行歸來,已間隔6年之久了。這時的鄭和,已是60多歲的老人了。行至古里時,已是宣德1433年三月了。鄭和自此回國,七月到京。

鄭和船隊的分隊由洪保領隊,奉命前去天方朝覲, 得各種珍奇和天堂圖真本,於1434年回京。

鄭和下西洋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創舉,在人類文明史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 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鄭和精神不是鄭和個人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體現,是一種時代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鴿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手游三國殺中新手武將哪個最強勢?

TAG:信鴿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