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孔子集語》:至誠之孝 簡單之中見真情

《孔子集語》:至誠之孝 簡單之中見真情

導讀

魯有儉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之土鉶之器,以進孔子。孔子受之,歡然而悅,如受大牢之饋。弟子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聞好諫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親。吾非以饌為厚也,以其食美而思我親也。」

這段話語出《說苑·反質》,記述的是孔子和一個朋友的故事,其主體在於說明孝道是一種極其樸素與至誠的情感。

當時的魯國有一位生活簡樸的人,煮食物用的是最簡單的瓦鬲,一種陶制的炊具。他覺得吃起來特別美,就用簡單的瓦器把美食盛起來,送給孔子。根據當時的禮數來說,孔子是很有身份的人,不能夠隨隨便便簡單地去拜訪他。但是這個人用簡單的至誠之心,打動了孔子。孔子接受了他的饋贈,非常高興地享用了這份食物,簡直如享受了最隆重的祭祀食物一般。

這種舉動讓孔子的弟子們覺得不一般。他們向孔子提問:我們平時享受食物,用精美的烹煮之器,追求精緻美好的烹飪。而這位朋友送來的瓦器,只是一個很簡陋的器皿,煮食也很簡單,並不是什麼特別精美的食物。而您為什麼這麼高興呢?

孔子答道:我聽說喜歡進諫的人,常常想著自己的君王,食物甘美的人,都常常挂念著自己親近的人。我深受感動,並不是因為這份食物多麼的精美,而是因為這個朋友因為自己吃的食物很精美而想到了我,從而想到了我們之間深厚的感情。

似乎這條語錄的主旨沒有具體談及到孝道的事情,卻以飲食的角度入手,談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關係。其實孝道就是一種極其質樸與真摯的感情,其固然需要一種外在的表示,一種禮數、規矩的展示,但是更需要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與挂念。失去了一種本心與真情,而去追求在外、在口頭上、在禮物上表達自己有多麼的孝順、挂念親人朋友,那都是無法感動人們的,接觸多了,一個人究竟是否真誠就足以讓我們體會得到。

社會是複雜的,我們要追求物質上的豐富與享受,這是正常的需求,但是在信息爆炸化的時代,每個人的善良與願望,都有可能成為被人們利用的缺口,甚至是欺騙的缺口。當我們打開電視的時候,不就能看見許多主打親情牌,提倡養生、保健,為父母孝順著想而大肆推銷的保健品、養生品等廣告嗎?這些廣告與宣傳,營造了一種相對浮躁以及歪曲的價值觀,似乎只有捨得給自己的父母花錢買保健品,才是真正的孝順,而真正的醫療科學、中醫西醫的治療方案卻無人問津,人們花了很多冤枉錢。許多人把錢花出去,表達自己的孝心,求一個心安理得,而人們為了面子、為了各種各樣的社會規則與潛規則去做許多自己不願意,或者本不應該承擔的事情與經濟壓力,這已經漸漸地失去了我們的本心,使我們不再幸福。

在多樣化的社會時代,我們應該學著去做減法,把自己的至誠感情,用一種較為簡單樸素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是儒學給我們的一點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 邁向未來之路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