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建築設計執著,為人類境況發聲

為建築設計執著,為人類境況發聲

她是普林斯頓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建築系畢業的學霸,

三個孩子的母親,

堅持用作品來說話的中國當代先鋒女建築師,

2017年EDIDA國際設計大獎年度設計師獲得者,

她用批判的態度研究設計,拒絕隨波逐流……

她就是胡如珊Rossana Hu。

2004年,她與丈夫郭錫恩Lyndon Neri共同於上海創立了如恩設計研究室Neri&Hu與設計共和Design Republic。若是談及中國乃至世界著名建築設計事務所榜單,如恩設計研究室Neri&Hu當之無愧位列其中且居於前列。

胡如珊Rossana Hu與丈夫郭錫恩Lyndon Neri

在這個設計百花齊放的年代,任何功成名就絕非偶然。不隨波逐流浮於形式,其實是從另一個方面論證她對設計堅持自我的縝密思索,具有批判性並看重人文情感。

今天,我們就來一同探究她與設計背後的故事,那份對設計深層次意義的分析探究以及對人類社會發展命題的關注。

從城市到農村,構築設計的意義

如恩設計研究室已然走過十年沉澱,胡如珊非常堅定地說:「我們一直在成長。」每一個建築都是本土條件和潛力與建築師的天賦和興趣之間的碰撞。從上海南外灘水舍精品酒店的改造開始,修舊如舊的表達方式傳遞著時間閱歷。她看重在地的情感連結,試圖讓每一個建築本身成為故事訴說的載體,讓那獨特的過往變為閃閃發光的印記。

如恩設計研究室在上海的辦公空間位於餘慶路

用心生活的胡如珊曾經願意花五年時間來尋找一處老房子,「我們幾乎要放棄了,提著定金去交易中心準備買新房子。但在那裡我說,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建築設計師用他們的作品構築出我們生活的環境,怎樣可以良性而可持續?這便是胡如珊,作為一位建築師對社會與生活的尊重。

如恩設計研究室在蘇州的蘇州禮堂項目

近些年,慢慢走出一線城市,來到莫干山、蘇州以及他們最新的項目落地揚州。跳出建築本身的功能層面,更多的是出於對社會大環境發展和建設的思考。當庫哈斯提出到「農村」去,呼籲關注那些被傳統建築學和城市研究忽視的地球表面。因為我們的世界進入了一個奇怪的不平衡的狀態:一部分地表被保護起來,保持靜止,沒有變化,而其他部分卻發生劇烈而持續的變化。這就是對城市的過度關注導致我們忽視了一切非城市的事物,年輕人全部湧入城市,而要知道城市僅佔地球表面的2%。

如恩設計研究室在蘇州的蘇州禮堂項目

「我們在努力改變大家對中國農村或者二三線城市的印象,試圖通過建築設計的力量去探索我們並不熟悉的環境和狀態,改變這裡並吸引人們回到這裡。」胡如珊解釋道。充滿未知往往更具挑戰,用新的勇氣去改造舊世界,要如何開拓農村的多樣圈層,她仍在思索解決方案。

如恩設計研究室在蘇州的蘇州禮堂項目

觀察真實的社會、世界和問題,並從歷史中吸取營養,拓展建築學的邊界和視野,是如恩設計研究室對這個項目的深度思考。即便是最原始樸拙的材料,依然可以通過建築設計的語言搭建出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平衡。而關於農村的改造建設,實質是出於「為了城市更美好」的名義。

位於江寧路的設計共和空間

法國哲學家安東尼?德?聖說過一句話:「我們並不奢求永恆的存在,我們唯一希望的是不要失去意義。」這也是胡如姍與郭錫恩在探尋設計真理之路上不斷提醒自己的,他們始終都在為所做的事情賦予新的意義而不懈努力。

「常常覺得我們只能做設計,這真的很有限。」

今年11月22日,胡如珊與郭歆信(Hannah Neri)發布了全新項目PHOTOFARM。

www.photofarm.org

PHOTOFARM是一個全新的社交媒體平台,更進一步的是專註於視覺圖像的公益組織。這似乎看起來與如恩設計研究室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關於PHOTOFARM的起源,要從胡如珊的女兒說起。夫妻倆帶著女兒走訪過很多地方,而觸動最深的一次是他們全家在東南亞的貧民窟。當地窮苦人家的孩子只能在垃圾堆上生活築家,在髒水里玩耍打鬧。

孩子總是用最乾淨澄澈的眼睛看待世界,於是她對媽媽說:「你們都是有國際聲望的建築師,但這些窮苦的人才更需要給予幫助。」不要僅為生活富裕的人做設計,是胡如珊從女兒那裡領悟到的。

PHOTOFARM上傳作品《消失的城市》

Photo by 劉薇

影像是記錄時代變遷的最佳工具。通過真實的鏡頭,喚醒大家直面存在的社會問題。而公益是一個需要引起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一個人的力量註定是渺小的。胡如珊作為項目的發起人,搭建出完全開放化的網路平台,而每一位參與人士才能成就這個平台,帶來更深遠的意義反響。

PHOTOFARM上傳作品《Pen and Pencil》

Photo by Elan Tao

如恩設計研究室希望將設計的觸角深入到更不被人關注的部分,關於人類境況Human Condition的議題,可以是充裕生活氣息的集市,抑或是漫步中街角一瞥,也可以是嚴苛的生活環境和留守兒童的渴求雙眼。

PHOTOFARM上胡如珊上傳作品《Life After》

「眼界可以放的很遠很大,但是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從喚醒大眾的意識開始。」也許不久的將來,如恩設計研究室可以通過這個平台,與更多的慈善機構溝通,為窮困孩童建立他們的學校,或者為貧苦的人設計一個擋風避雨的家。用設計的力量改變人們生活的境地,這在胡如珊看來是設計師更應該做的事情。

PHOTOFARM上傳作品《The Corner of Collection》

Photo by Litien Poeng

PHOTOFARM像是播種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呼籲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通過各自的作品發生對話。下一個階段,將開始高質量圖片的在線銷售,未來每個季度還將由畫廊提供若干限量作品。而所有的利潤將全部贈給致力於改善世界人類境況的教育組織和社會機構。

PHOTOFARM上郭歆信(Hannah Neri)

上傳作品《支柱》

那些試圖揭示對生命反思的畫面,苦澀或甜蜜、明亮或陰暗,心碎或英勇,或遠,或近。我們在探尋不同尋常的『人類境況』主題:一個物件,一個場景,一個身影,一個故事,一個景觀,一個世界。找到那些觸動你的一刻,去觸動別人。傾訴著「生而為人意味著什麼?」

就像設計無法脫離生活,而生活亦如設計,需要精心感受、用心維護。作為建築師,胡如珊總是在不停的嘗試,嘗試在這個有些混沌的世界中找到設計新的意義與真實感。

感受生活中那些賦予意義的美

胡如珊的父親是上海人,從上海到台灣、到美國,最終又回到了上海,在這裡紮根定居。日常的生活,平凡的人,普通的事,還有上海這座城市的獨特肌理,城市內外發生的日常活動與事件都為她的創作帶來點滴靈感。

南外灘水舍精品酒店入口

胡如珊從來不會用某種風格來定義自己,站在她的立場,設計師的角色應當是深入研究問題,並找出對應的解決辦法。對於空間和材料的本質,她也有自己的執念和解讀,會更多傾向於接近天然材料和柔和色調的審美。

同樣對生活細節有著執念般呈現的科勒精選系列,在功能與材質之間達到完美的平衡。

在我們的居住空間中,有時情感共鳴會比實際的居住功能訴求來的更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會被胡如珊的設計表達所感動。她強調,作為設計師時刻保持高度敏銳感非常重要。做好設計的前提是用心生活,並且在工作與生活中忠於自己的內心。

絲嘉藝術台盆

來自科勒精選系列的產品,每一處細節的打造,與使用者的互動,都讓衛浴空間的體驗不屈服於平庸和無意義。

用作品說話,對工作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和懈怠,並將建築實踐中的嚴謹放諸於多個領域。室內、產品、建築和平面設計,每一個細節決定著成敗。這位女建築師告訴我們她的設計執念,還有她為建築思索帶來的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DECO家居廊 的精彩文章:

回味米蘭印象,繼續品讀當代家居新理念

TAG:ELLEDECO家居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