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條「黃貂魚」掀起的風浪 將是場無人機技術的跨代

這條「黃貂魚」掀起的風浪 將是場無人機技術的跨代

本文大概

2193

讀完共需

8

分鐘

MQ-25

本周「看航空」的年度展望系列,切入點選擇的是MQ-25「黃貂魚」。這不僅因為MQ-25的新聞正好橫跨這2017-2018年,更是因為MQ-25發展的背後還在跨年更新中的「劇情」…

美國「爬牆黨」拍到的波音MQ-25

MQ-25所屬的美國海軍UCLASS項目,從原定的「察打一體」變更為用於「空中加油」,看似是從「一線」退居「二線」了;美國海軍「上一代」的UCAV項目中的「贏家」打造了X-47B的諾斯羅普·格魯門,在這輪的競標中主動退出;項目中參與競標的波音在跨年之際半遮半掩的發布了12秒的原型機宣傳短片,以及被「爬牆黨」拍到後,對這架原型機具體細節的猜測與「腦補」,成為航空界熱門大話題。

三缺一的競標

毫無意外,美國海軍UCLASS項目參與競標的還是諾斯羅普·格魯門、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通用原子這四家行業霸主。如今「三缺一」了,諾斯羅普·格魯門的退出,有評論稱概因其在X-47B上積累的「飛翼」技術,並不太適合美國海軍在新無人加油機上的性能指標(內部載油量)。如果這個推論成立,後續競標中洛克希德·馬丁的同樣是飛翼式布局的原型機恐怕也會出局。

打造了X-47B的諾格退出了UCLASS競標

洛馬的方案是在RQ-180基礎上發展的,同是飛翼布局

通用原子的方案是在「海上復仇者」無人機基礎上設計的

對比來看,通用原子和波音的方案是針對空中加油任務的「常規」設計。波音的原型機就是架「大胖魚」,將機體內部的容積最大化,增大載油量,近乎平直翼的主翼,有著更好的巡航性能和利於航母上起降的低速起降性能。目前的推測該機的機體尺寸會超過通用原子的方案。而通用原子的MQ-25競標方案,就完全不陌生了,基本上就是此前的「海上復仇者」察打一體無人機的設計,加裝了夥伴加油吊艙。

美國無人機技術的集大成

美國海軍UCLASS項目催生的無人加油機,無疑是無人機家族中全新的一個品類了。從偵察、戰鬥轉向後勤的空中加油,也是美國海軍的務實。畢竟美國海軍航母編隊中,如今只有「超級大黃蜂」之間的夥伴加油,有了無人加油機後,「超級大黃蜂」的作戰半徑將得以從450海里外推到700多海里。在美國海軍倍感「反介入」/「反航母」威脅的今天,艦載機的作戰半徑的大幅提升,就意味著航母編隊自身攻擊力與防禦力的全面增強。

「超級大黃蜂」的夥伴加油

MQ-25身上除了這種戰術層麵價值,同樣引人注意的還在於技術層面。對比「察打一體無人機」,這種全新的無人機看似是加加油的退居二線了,但其實技術難度卻是更高的,又將是美國無人機技術的一次集大成。

RQ-4「全球鷹」已驗證過了無人機自主加油

作為航母艦載機,不論是設計上還是著艦技術都是不小挑戰

作為一款加油機,又是無人的,核心技術關鍵點在於要具備無人機與有人機的編隊飛行、空中的自主加油能力。又作為艦載型無人機,自然要能在航母上的起降,試想有人的固定翼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降都是「刀尖上跳舞」,那麼MQ-25不論是作為艦載機的設計,還是更高水平的自主化起降都是技術新挑戰!

波音的MQ-25亮相後,因為埋入式機背進氣道讓人想到了前輩「沉默藍」,但這是諾格的。其實溯源的話,波音還有更早的「安靜鳥」。

與此同時還要看到,在這新的無人加油機身上還有著太多可溯源的「老」技術,比如加油吊艙等在內的軟管加油技術,波音的全新方案中出現的埋入式機背進氣道也不是第一次見到。至於說無人機的隱身、低可探測性的設計更是基本必備。這都是美國航空工業積累的成熟技術,拿來即可用的技術。

技術遷移與整合

的確,簡單來看MQ-25是加油機+無人機「技術整合」所誕生的新類型無人機,或者解讀為(有人)加油機技術向「無人機」上的「遷移」。那麼,展望來看未來無人機的發展中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整合」與「遷移」,比如雷達技術發展下,無人機的機載雷達越做越大、近一步「共形化」後成為新一代戰略預警平台,小型無人機的大編隊飛行進行「蜂群」式的偵察、攻擊等。

2002年時美國NASA驗證過的自動加油技術

可見畫面中飛行員雙手脫離了駕駛桿

但這些新型無人機並非會「憑空」問世,亘古不變的大前提是多方面技術的基礎打牢,技術積累、探索與驗證後的螺旋上升。正如,MQ-25身上的技術「分解」後,如無人機與有人機的編隊、自主加油、自動著艦等「子」技術都是美國在過去十多年裡進行過的驗證和積累。

未來,無人機是加油機也會是受油機

同時,這些「子」技術在悄悄的生根發芽,正在向新領域遷移與整合,比如說自主加油、自動著艦技術,背後是一行行代碼描繪出的指令,是一個個指令勾連起的「智能」。AI技術的雛形已注入這些鋼鐵之翼。

無人機與有人機的協同,必然會如當下四代機與三代機的協同那般成為必然。

比如,無人機與有人機的編隊協同,已開始成果轉化,美國陸軍演示的AH-64E「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與MQ-1C無人機的協同、戰場情報的無縫共享,可以想像這樣的無人機做「前哨」,完成戰場偵察後,武裝直升機就可以更好的保存自己,更高效地完成打擊任務。

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是無人機技術的一次集大成。

展望未來無人機的發展,一如歷史上的其他技術革命那般「殘酷」。技術門檻越來越高,而目前來看太多國家在無人機技術上的積累連「基礎」都談不上,也無從談起螺旋上升的發展,和技術的遷移與整合。最終,技術是壟斷在極少數「國」手裡!

編輯:於舟

排版:宣岳

監製:王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美國號」航母出動,提供戰機能夠應對偶然事件的能力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