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國後江蘇有四個地市分家,看看哪個最成功

建國後江蘇有四個地市分家,看看哪個最成功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將蘇北、蘇南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此後,出於管理、發展的目的,江蘇也是不斷在調整地級行政區劃,共有四個地級行政區因此分家,現總結如下,看看哪個分家最成功:

一、常州從鎮江專區分離

常州

自隋代以來,常州、鎮江就不是一體,但在1958年兩地卻曾合併。常州,明清時為常州府。解放後,置常州專區,駐地在縣級常州市,屬蘇南行署區。1952年,蘇南、蘇北合併為江蘇省,設立省轄常州市。

鎮江,明清時為鎮江府,1928年-1949年為江蘇省會。解放後,置鎮江專區,駐地在縣級鎮江市,屬蘇南行署區,蘇南蘇北合併為江蘇省後,仍置鎮江專區。1958年,常州市併入鎮江專區,專署駐地遷到常州市,鎮江專區也因此改名為常州專區。1959年,專署駐地由常州市遷到鎮江市,常州專區又改名為鎮江專區。1962年,常州脫離鎮江專區,再次成為省轄市。

常州和鎮江歷史上本來就不是一體,常州跟蘇州、無錫更近,鎮江跟南京更近,1958年的合併本就牽強,1962年的分家也是理所當然了。尤其對常州而言,獨立發展,融入蘇錫常都市圈,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分家是很成功的。

二、連雲港從徐州專區分離

連雲港

連雲港和徐州,在歷史上也不是一體,但在解放後有段時間,兩地卻合併在徐州專區。連雲港,明清時叫海州,屬淮安府,民國降為東海縣。1948年底連雲港地區解放,設立新海連特區,後改為縣級新海連市,屬山東省。1953年1月,劃歸江蘇省,1954年成為省轄市,1958年改屬徐州專區,1961年,因境內有連島和雲台山,改名連雲港。

徐州1948年底剛解放時屬山東,為省轄市。1953年1月,徐州劃歸江蘇,依然為省轄市。1958年,徐州市改屬徐州專區。

1962年,徐州、連雲港從徐州專區脫離,再次成為省轄市,兩地也就此分家。與常州、鎮江一樣,兩地歷史上就不是一體,沒有歷史基礎,合併就很牽強,分家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泰州從揚州分離

泰州

與前兩對不同,揚州、泰州歷史上就是一家,這倆可謂真正意義上的分家了。揚州,明清為揚州府,治所在江都縣,建國後設立揚州專區。

泰州,明清時就屬於揚州府,民國廢州府,泰州改為泰縣。建國後,在1954年,泰州曾脫離揚州成為省轄市,但在1958年又改屬揚州專區。1983年,揚州撤地設市,成立地級揚州市,代管縣級泰州市。1996年,泰州從揚州脫離,成立地級泰州市,由揚州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四個縣級市也改為泰州代管,兩地自此分家。

揚泰分家後,兩地經濟發展水平半斤八兩,在省內同屬中游,當然,分家的箇中滋味,也只有兩地人才說的清楚。

四、宿遷從淮陰(淮安)分離

宿遷

1946年設立宿遷縣,屬淮陰專區。淮陰專區駐地在清江市(原淮陰縣城),1983年,清江市改為淮陰市,升級為地級市,宿遷縣歸淮陰市管轄。1987年,宿遷撤縣設市,成立縣級宿遷市,由淮陰代管。

1996年,宿遷從淮陰脫離,成立地級宿遷市,由淮陰管轄的沭陽、泗陽、泗洪三縣,改由宿遷管轄,兩地自此徹底分家。2000年,淮陰改名淮安。對於淮安來說,此次分家失去的不僅僅是宿遷,灌雲、灌南兩縣也劃給了連雲港,淮安也就沒有了出海口,分家的損失還是不小。當然,對於宿遷來說,分家後獨立發展,至少城區還是發展挺快的。

另外,1983年,江蘇全面實施市管縣,劃分各地區的縣(如蘇州專區的縣劃分給蘇州、無錫),因為沒有分離新設地級市,不是本文討論範圍,就不詳細論述了。

註: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澹臺卓爾 的精彩文章:

江蘇車牌號代表地市的字母排序規則,大部分人不知道

TAG:澹臺卓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