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地緣起看風水

大地緣起看風水

風水與地緣放在一起,違和感十足。一個是犄角旮旯的傳統糟粕,一個是登堂入室的時髦新貴。它們兩個又怎麼可能攪和在一起呢?

一、風水地緣通款曲

其實,地緣固然高端大氣上檔次,風水卻也低調奢華有內涵。風水與地緣之間頗有相通之處。

地緣即「地理緣由」,百科詞條解釋如下:「指以地理位置為聯結紐帶,由於在一定的地理範圍內共同生活、活動而交往產生的人際關係。如同鄉關係、鄰里關係。故土觀念、鄉親觀念就是這種關係的反映。現代國家地緣關係,是指以地理位置、綜合國力和距離等地緣要素為基礎的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地緣文明等關係。」

風水又謂堪輿、地理等。風水觀念肇始於先秦,風水術又可歸於地理學。風水屬於相地的學問,涉及山川河流,都可納入地理之列。因此,讀目錄文獻常在地理類可以找到風水書,許多風水書就是冠以「地理」之名傳世,例如《地理大全》、《地理真訣》等。

風水學中重視「生氣」,視「生氣」為生命之氣、生旺之氣,即陰陽交感能生萬物之氣。可以看出,地緣是研究地域與地域(以及地域上生活的人群)之間關係的學問,從根本上說,是研究一定的人群(或族群)在土地上如何取得生存競爭勝利的學問。而風水理論作為一種思想體系,也有其地理學的基礎。

撥開附著在風水表面的神秘主義迷霧,其核心其實也是一門融合「易經原理與生活經驗」應用在居住環境的古老學問。著重風水探究如何運用「生生之氣」,以保障族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史海鉤沉,風水其實是中國古人研究地緣的方法。

二、千年帝都大風水

不信的話,我們看看從不言怪力亂神的理學名家朱熹如何稱讚北京:「冀都是天地間好個大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前面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山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南五嶺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過於冀都。」

這話什麼意思?好像有些神神叨叨,什麼左青龍、右白虎、前案山,後發脈之類看的頭大。其實很明白,就是從地緣角度講北京是個好地方,適合做首都,建設成為全國政治中心。

為什麼?北京之所以自古以來成為軍事重鎮和軍事中心,這與其獨特的地理形勢有關,它地處華北平原與西北蒙古高原、東北遼松平原之間,西北是燕山山脈,西南是太行山脈,南面是華北平原,東面是渤海灣。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環抱渤海灣,成為拱衛北京的屏障。

正是這種北依山險,南控平原的地緣形勢,北京受到歷代先哲的重視。

我們可以把朱熹的話稍作修改:「冀都是天地間好個大地緣。背後有從蒙古高原延伸過來燕山山脈作為依靠,地基穩固;前面有黃河衝擊形成肥沃的華北平原,物產富饒,衣食無憂;泰山山脈在左邊保護,華山山脈在右邊保護,嵩山山脈在前邊為第一重屏障,淮南諸山為第二重屏障,江南五嶺為第三重屏障;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過於冀都。」

如此一來,是不是感覺實在多了?其實,兩段話的意思完全一樣。

從地緣的角度來觀察,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灣,人們稱之為「北京灣」,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

綜觀北京地形,依山面海,腹地遼闊,形勢雄偉。在山川襟帶之間,北京城溫潤豐饒,土地肥沃,藏風聚氣,符合堪輿學的要求,確實是利於生態平衡和人類發展的最佳格局。

三、龍鳳呈祥大中華

地理條件是決定一個國家走向的最重要的基礎,而風水,也是對地緣的一種解讀。

從風水的角度觀察神州大地,實在是一副美妙的畫卷。

神州大地不僅僅是龍的國度,她實在是龍鳳合體、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的至勝妙境。

觀西域,天山為頭、為喙,伊塞克湖為眼,帕米爾山結和喀喇昆崙山為頸,阿爾金山-祁連山為翅,喜馬拉雅山為胸腹,橫斷山為尾,一隻靈動的鳳凰棲息在神州大地西部,正轉頭回眸,凝視著東方美麗的家園。

兩隻完美橢圓形的鳳卵,一隻剛剛從鳳尾處誕下;一隻被精心地呵護在頜頸之下。似乎是在暗喻:華夏文明的源流,曾經在青藏高原的呵護下,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兩個孵化區,分別誕生、各自成長?

鳳凰西去,只是一個猜想。龍脈東行,卻是五千年文明的寫實。

自西周以至於唐宋,沿崑崙-秦嶺一脈,長安-洛陽成為華夏文明的結穴寶地,作為帝都所在,興旺了整整兩千多年。

而從金朝改燕京為中都起,北京作為新的千年帝都,承運而興,為神州大地注入新鮮生氣,展示鳳凰起舞的嶄新氣象,其展翅飛翔的器宇格局,勢將極大拓展華夏文明未來的地理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尋鮮聲 的精彩文章:

二三:假如明朝不那麼衰

TAG:蘭尋鮮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