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天為什麼會下雪呢?

冬天為什麼會下雪呢?

我國北方冬季寒冷乾燥,雪後空氣濕潤,對人們的健康有益。積雪覆蓋大地,可以保護越冬的小麥,可以凍死田裡的害蟲,等來年春季,融化的雪水又增加了土壤的墒情。初春有時候也會下雪,可是由於地面溫度高,雪一落地馬上就融化了。下雪不光好看好玩,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大有好處呢!所以,我國早就有「瑞雪兆豐年」的農諺。那接下來我們看看為什麼會下雪?雪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GIF

第一種原因:

地面的水(海水、河水、湖水、江水等等)受陽光照射而蒸發成水蒸汽升騰至空中,由於高空溫度較地面要低很多,有時甚至於低到零度以下.在低溫的環境中,水蒸汽凝聚成小水滴.天空中的雲就是由這些小水滴聚集而形成的.雲層中的這些小水滴受空氣運動的帶動作用而互相碰撞,使自己的粒度變得越來越大.逐漸不斷變大的水滴又由於低溫的作用而結冰形成小冰珠(實際就是雪),小冰珠又互相碰撞或其外表不斷凝聚空中的水蒸汽,使自己的體積不斷增大,過大的冰珠由於過重,使上升氣流也無法支持而向地面墜落,在墜落中冰珠由於空氣磨擦而升溫及地面夏季的高溫作用漸漸融化成水滴--雨滴;如果冰珠過大(實際可稱為「冰球」)在落到地面之前還來不及融化成雨水,落到地面的稍小一點的可以來得及融化就成了雨,稍大一點的來不及融化就只能仍是冰雹.在空中漂浮的看似柔如棉花的雲朵里的氣流始終是處於劇烈運動之中,這樣劇烈運動促使雲層不斷地上下運動,形成猶如白蘑菇的濃厚雲層(夏日多常見的一種雲層).由於這種雲層所處位置很高的極低溫的環境中,因此形成的冰球也就越大,落到地面還來不及融化成雨水.所以夏季多降冰雹.冬季由於地面溫度較低落下的冰雪也無法在中途融化成雨,所以冬天只會下雪

GIF

第二種原因:

下雪是降水的一種形式,氣象上稱之為固體降水.雪花生長在一種既有冰晶又有過冷水滴的雲體里,這種雲稱為冰水混合雲.在這種雲體內,過冷水滴不斷蒸發成水汽,水汽便源源不斷地湧向冰晶的表面,再那兒凝華落腳,使冰晶逐漸增大形成雪花.雪花形成後便向下飄落,在飄落的過程中,碰上其他雪花時,常常粘附在一起,慢慢長大,遇到上升氣流時,小雪花上升的速度比大雪花快,小雪花趕上大雪花發生粘連,幾經反覆,便逐漸成為直徑達幾厘米的像棉花又似鵝毛的雪團.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再也托不住這些雪花時,它們便從雲層中飄落下來,如果這時低層空氣的溫度在0℃以下,雪花降落到地面,這就是人們所見到的皚皚白雪.

雪花到底是六角形的還是八角形的?

雪花的形狀,涉及到水在大氣中的結晶過程。大氣中的水分子在冷卻到冰點以下時,就開始凝華,而形成水的晶體,即冰晶。冰晶和其他一切晶體一樣,其最基本的性質就是具有自己的規則的幾何外形。冰晶屬六方晶系,六方晶系具有四個結晶軸,其中三個輔軸在一個平面上,互相以六十度角相交;另一主軸與這三個輔軸組成的平面垂直。六方晶系的最典型形狀是六稜柱體。但是,當結晶過程中主軸方向晶體發育很慢,而輔軸方向發育較快時,晶體就呈現出六邊形片狀。不過,在極地,有時由於大氣中的水汽不足,濕度極低,水汽結晶過程十分充裕,冰晶最終能形成六稜柱狀的標準形態。因此,在極地區,有時就能看到降下來的雪不是片狀的雪花,而是一些六稜柱形的雪晶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養身健康一生 的精彩文章:

還年輕,不需要養生,真的對嗎?

TAG:天天養身健康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