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顧景舟對紫砂泥料的研究

顧景舟對紫砂泥料的研究

相較於其他陶瓷藝術品,紫砂的質地特徵在工藝製作過程中和最終成型效果上體現得尤為直接、徹底。顧景舟早在學藝時,深受祖母和前輩影響極為重視泥料的選用,這為顧景舟的紫砂藝術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後,顧景舟在上海接觸到大量明清紫砂名作,潛心揣摩紫砂器物的胎色特徵和造型風格,初步形成紫砂鑒賞和製作理論。解放後,顧景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擔任蜀山紫砂工場的技術輔導,傳道授業,創新求索。在工作實踐和授課教學之中,顧景舟不斷將在工藝製作中對泥料運用所形成的感性認知提煉升華,在閑暇之餘閱讀、鑽研有關書籍,抄寫歷代紫砂專著,逐步形成有自己獨到見地的紫砂原料理論。

顧景舟曾發表文章專門對宜興紫砂泥的特性進行論述:紫砂泥是紅泥(朱泥)、紫泥、團山泥(本山綠泥呈米黃色)的總稱。這三種基泥由於礦區、礦層分布不同,燒成時溫度精有交又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耐人尋味,妙不可思其中以朱、紫、米黃三色成為紫砂器的本色,而朱有濃淡,紫又有深淺,黃又有變化。如果辨色命名,可稱:鐵青、天青、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硃砂紫、水碧、沉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桐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諸色如細細觀察,各自泥色里又有白砂星星,如銀沙閃點,日光映射,宛若珠翡。珠粒隱現,更是奪目各種不同礦土燒成後色澤多種,妍蒨素凈,故有紫而不奼,紅而不嫣,黃而不嬌,綠而不嫩,墨而不黑,灰而不暗的高雅色調。

顧景舟認為,掌握泥料的性質是進行紫砂創作和生產所必需的基礎知識,他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在我們的生產知識中,應該了解到泥料的一些科學原理。」因此,顧景舟特別重視泥料在紫砂器皿成型過程之中的最基礎、最關鍵的作用,他認為:「紫砂壺最大的特點,就是決定於它的原材料和它的成型法。各種形態都在手裡面,憑徒手就做成功了。這是它的原材料的特殊性。」

從捶泥開始,顧景舟就特別注重通過正確的姿勢和用力方向煉泥,使泥層均勻有序延伸,增加泥條的韌性。1980年,顧景舟設計製作「顧泉壺」,弟子葛陶中幫忙做一些基礎工作,在捶泥的時候,因紅泥比較酥軟不易成型,顧老特地示範如何將較酥的紅泥捶好。葛陶中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為此,我整整捶了三天。」對於顧老嚴謹的工藝要求,學生都佩服不已:「他(顧景舟)能從(錘鍊的)聲音上聽出來(動作、力度是否符合規範要求)。」

在顧景舟看來,泥條打得好不好是做壺的關鍵。在操作中要充分遵循泥料的特性,在用搭只打泥條、泥片的時候,要用搭只的引力打制,保持泥條、泥片的受力均勻,避免厚度不均勻。另外,由於紫砂泥多打,「泥門容易被打松;少打,泥料的可塑性差,顧景舟總結經驗認為打十三下左右比較科學。這些都來自他對紫砂泥的敏銳感覺、長期積累的經驗及嚴謹的紫砂創作態度。

葛陶中回憶道:「顧老對泥片的大小有精準的規定,若需要劃10厘米的泥片,那麼打泥片的時候只能打11厘米多一點點,一塊泥料能打多大多厚都有精準的規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計算得很精準。」

顧景舟對身筒的拍打方式有嚴格的規定,拍打底部時要求打四圈,且每一圈拍打的方法都不同;如果上部的口略大則只需打三圈,而顧景舟設計的尺寸讓其他人做,成品的味道就不一樣,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對身筒的拍打方式和力度有著與眾不同的獨門技法

對於紫砂壺的坯體壁厚,也就是泥片拍打的厚度,顧景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不盲目追求成器的過輕過薄:「紫砂器(壁)不能做得太薄,因為紫砂器與金屬器不同,要有陶器的質感,從而要保證有一定的厚度。」他也不贊成泥片過厚,那將導致成器過重而顯得僵硬呆板。對不同容量的壺的胎壁他有不同的要求。就顧景舟紫砂壺的相對重量而言,既不輕也不重,那種感覺恰如其分,中庸而不突兀。嫻熟的技藝使得顧景舟將泥條拿到手裡,就能感覺出厚薄是否均勻,究其原因,「吾亦無他,唯手熟爾。」他曾說,「20歲以前,由於生活所迫,本人打泥條、打片子都比較頂真,有質量、有速度,所以基礎比較紮實,一個上午打三十個茶壺的身筒不費力。」

紫砂泥的特點是「以本山土砂,能發真茶之色香味」,顧景舟特別推崇紫砂茶具的實用性,在壺體表面砑光後,僅用竹工具「推牆刮底」,拍子刮過的痕迹呈放射形,底與滿的交接部位要推和潤,既使器內規整美觀,也保持壺壁內松外緊,發揮紫砂器作為實用器皿的宜茶性,這些都建立在對原料的充分認知和把握上。

對泥料的了解與認知有助於在工藝製作中得心應手,而對泥料的理解與思考則會使人痴迷其中。像辛勞的農民愛惜每一粒糧食一樣,顧景舟在砂壺的製作過程中也達到了「惜泥如金」的程度。有一次,紫砂工藝廠的工作室大掃除,不慎將一罐乾涸的朱泥漿扔掉了,顧景舟知悉後連連嘆息道:「那種朱泥是真正的紫砂朱泥,顏色朱紅,艷而不俗,可以做『粉』紅泥的作品。

泥料也是顧景舟品鑒紫砂器的一個重要依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顧景舟曾為全國各大博物館鑒定歷史名作,在分析明代時大彬作品時,他在相關文章中寫道:時壺所採用紫砂料,精選純凈,加工細緻,一改早期砂器類以缸壇原料的粗氣。重視砂泥原料色澤的調配,講究器物燒成後的表面潤澤效果。因之,在幼細的粉料中摻進較粗大均勻的顆粒,即所謂的「或雜以砂鋼土」,這就顯得朴雅、堅栗、妙不可思。

可以說,顧景舟對泥料的認知與運用超過了一般紫砂藝人所具備的知識結構,他為泥料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技術規範,從選料、捶泥、打泥條泥片到打身筒,在尺寸規格和處理的力度都本著非常嚴謹的科學態度,從而不僅使製作過程一氣呵成、氣韻連貫,也使得他的作品色調和諧雅緻,表現出了東方美學的含蓄及雋永的文人氣息,與簡潔的造型相互映襯,最終形成了古拙質樸、端莊大方的藝術風格。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講堂 的精彩文章:

當柴燒遇上紫砂壺,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TAG:紫砂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