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秦趙決戰長平之進攻野王

秦趙決戰長平之進攻野王

上一集中我們講到了秦國正在秘密進行通天大計中的第一步——佔領外圍,現在,我們來講秦國的外圍戰的第二步——進攻野王。

野王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向北連著韓國的上黨郡(十七城),向南接著韓國本土。整個上黨郡約有三百多里,有著十七座城池,軍隊五萬餘,民眾十幾萬,可是上黨是個民生困苦的山地,需要韓國本土源源不斷的進行糧草、軍械、財物、輜重等後援的輸送,秦國一旦佔領野王,不僅使得韓國上黨郡的後援斷絕,還會使韓國的上黨郡成為一片飛地,如此,韓國早晚必失上黨。

因此,秦國的進攻野王,那是勢在必得,具有這幾點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可以將韓國國土一分為二,韓國首尾不能相連,利於秦國一口一口吃掉、消化,有利於之後秦國的戰略布局,無論是北上攻趙,還是南下攻韓,東擊魏國,在戰略上秦國都處於主動地位。

二、攻下野王是秦國通天大計軍事計劃的第二步,第三步是奪取上黨郡的十七城,從而在戰略上壓制趙國,為與趙國大決戰創造條件。所以說,野王是秦國必攻、必奪之地,無論秦國花費多大的代價,付出多慘痛的傷亡,秦國都必須要奪得上黨郡。

三、前期已經做好了許多準備,比如之前秦國攻韓國的陘地、南陽、太行道,三地一破,使得韓國的國土連接部分變成了葫蘆狀,只剩下了最薄弱的部分——野王。而且,秦國之前的奪地、守地、化地,使得秦國的後援基本都是在秦國的國土上(雖然是剛奪下的國土,但也使得秦國的後援通暢,糧草、軍械、兵力可以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前線)。韓國雖然深知野王的重要性,但面對秦軍的瘋狂進攻,最後也是無可奈何,野王守軍的投降,使得韓國失去了戰略要地野王。

秦國在公元前264年(秦昭王四十三年),大舉進攻韓國陘地,奪五城,斬首五萬;公元前263年,奪取韓國的南陽、太行道;公元前262年,佔領野王。三年來,秦國打的韓國是喘不過氣來,現在秦國的目標直指上黨郡,那麼上黨之地為什麼會這麼重要呢?請看下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企鵝小企鵝 的精彩文章:

國家5A級景區貴州龍宮一日游

TAG:大企鵝小企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