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有哪些值得欣賞的地方
《鳥人》
先來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初看的時候,真的震驚到我了,這長鏡頭怎麼沒斷過?一直在拍,極其逼真,第二遍細看時才發現,影片中多少有些地方還是能看出來片段剪輯拼接的,最常用的一點就是鏡頭的搖,拉,鏡頭迅速搖動,或者拉動到另一個場景,後面接上的已經是下一個片段,但不細心看還真以為是一氣呵成的長鏡頭,像酒吧砸杯子等場景。我姑且叫它偽長鏡頭吧(懂得少,說錯的話,別打我。。)整體來看,依然具有很高的完整度和逼真性代入感,還有就是機位的精巧,感覺觀影者也融入其中,失去重力,任意漂浮而觀看,50:00-50:40那一段,尤其能體現。
再來簡單說下我認為導演所想表達的東西。看了第一遍沒能太好理解,這次看的時候總算是略有想法了。有個重要的主題應該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的期望,然而卻與現實大相徑庭;每個人都被自身角色禁錮,無法改變。
來舉個電影中的例子。里根想自導自演一部成功的劇來重回觀眾視野,卻始終只是個比較失敗的導演,邁克說自己在其它任何情況下都在偽裝,只有在表演時才不會偽裝,說明他在生活始終無法擺脫演員這一角色,薩姆是里根女兒兼助理,可她真正想要的父愛卻沒有得到。里根最終做到了出名,重新回到人們的眼線中,但得到較高關注並不是因為戲劇的本身而只是因為他穿著內褲在外走了一圈。里根看不起演鋼鐵俠蜘蛛俠等超級英雄的好萊塢當紅小生們,明明自己比他們更有才華,演技比他們也好很多,可他們卻比自己更有名氣,賺得更多。
這當中也存在著強烈的諷刺。對好萊塢超級英雄當紅演員的諷刺。還有就是對於好萊塢的諷刺,請出名的演員來演一些爆米花電影,動作片,電影作為人類第七藝術,諷刺電影製作人拋開藝術性不談,而只是想著如何去賺錢,我一下子想到中國電影的環境,花天價片酬去請大牌明星來演戲,而不在乎電影的藝術性或內涵等更重要更深層次的東西,就像電影中邁克所說,隨便拍個電影,都會有人排著隊來看,所以製作人他們需要做的就是讓電影更有名氣,那麼最簡便的做法就是請大牌明星來增加名氣。
還有一點就是對影評人的諷刺。我覺得也有些體會,雖然我不是什麼職業影評人。但是影評最重要的就是參考性,客觀性,就事論事,演技,拍攝技法,表達的想法和內涵,而不僅僅是電影的內容這一方面。我順帶一提,包括像豆瓣上的一些評論,也是相當主觀的(此處我無意冒犯,但確實是事實)。你說好不好看,僅僅憑藉的都是你們主觀的感受而去決定的,你覺得好,你就給好評,並且附上你的一大堆感受,你覺得不好,你就給差評,同時把好的地方全都忽視了,而大部分評價都是對於內容是否為自己所喜這種相當主觀的因素,要我說,這種文章不叫影評,而應該叫觀後感!影評所具有的參考性是一大特徵,這點觀後感不具備。主觀客觀是統一存在的,對於一些像國家領土完整的觀點,我想大家都是主觀的,你想啊,領土能拱手讓人嗎?但社會中的一些事情則另當別論,比如一看到一則媒體報道的新聞,像城管強制沒收小販的推車,大家就義憤填膺地出來發聲了,每個人經過自己主觀的判斷,就立馬發表言論,殊不知真相是該小販販賣假冒偽劣商品而被抓,這時候應該客觀看待問題,主觀則容易造成諸多誤解和矛盾。再到影評,亦是如此。影評的參考性,要求我們儘可能客觀去評論電影,而不是充斥著大部分主觀的情緒去評論電影好壞。如電影中里根所說。你們這些人只會給電影貼標籤,你們從來不會關注電影的技法,電影的結構和內涵。
至於最後的結局,其實存在著很多不同的解讀,依我看來,整部影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諷刺,我覺得最后里根是選擇跳樓自殺了,你看,里根本來想在台上尋死,不料死不成反而大獲成功,里根的世界觀徹底崩塌,還記得《芳華》里的何小曼(原著)嗎?也是因為突然獲得的巨大榮耀而使其崩潰,得病。最后里根女兒的笑容,預示著里根終於擺脫了包袱,像鳥人一樣,自由翱翔。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