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周門診典型病案集合

上周門診典型病案集合

醫養堂病案一:小兒流感高熱

W小弟,2歲7個月,高熱兩天余,夜間加重,體溫波動在39℃與41℃之間,伴流涕、輕微咳嗽,服用美林等退熱葯可緩解一時,精神差,萎靡欲睡,大便乾結,小便黃,納差,舌邊尖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診斷:濕熱內蘊。處方:柴胡10克,黃芩6克,半夏6克,連翹15克,杏仁10克,滑石10克(包),桑葉10克,三付,水煎,不拘次連服,並以此方等比例縮小後敷貼肚臍、大椎,服藥三付後,仍有低熱,舌苔減退,仍有黃膩,原方加僵蠶10克,蟬衣6克,薑黃10克,生大黃3克(後下),三劑,不拘次服,三付後,體溫仍時有波動,舌苔基本正常,予以點刺左右四縫穴一次,自此體溫正常,三日後隨訪,諸症無反覆。

楊醫生按:近日小兒流感激增,有熱勢高、易反覆等特點,此患兒前後治療約4天,屬濕熱重症,服藥六劑,配合敷貼、刺血,方得痊癒。

醫養堂病案二:老年膝關節炎

C 老太,77歲,右膝關節疼痛十餘年,加重半年,湘雅二院檢查:骨質增生、半月板磨損、退行性膝關節炎,上下樓及下蹲苦難,行走百米左右即酸痛不適,醫院建議手術置換關節,患者欲尋求保守療法,予以中醫綜合療法,先在其雙側委中怒張靜脈處點刺出血,後以浮針松解腿部肌肉,治療五次後,患者自覺走路明顯輕鬆,但上下樓仍有不適感,在其梁丘穴及風市穴出以艾條溫和灸,有溫熱感透入關節腔內,連續灸療兩周,膝部疼痛基本消失,可連續行走五百米以上,唯不能下蹲。

楊醫生按:膝關節痛是老年人常見癥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手術及注射潤滑劑等方式無明顯效果僅或緩解一時,針刺、艾灸、放血等療法常能明顯緩解癥狀,但此患者年事已高,病程日久,故疼痛雖已經基本消失,但功能難以完全恢復。

醫養堂病案三:小兒發熱、咳嗽、口瘡

L小弟,2歲,口瘡一周,發熱三天,咳嗽一天,晝輕夜重,因口瘡進食疼痛,小便偏黃,脈滑數。

診斷:濕熱感冒,予以清熱利濕治療。中藥:白寇6克,杏仁10克,石菖蒲10克,茵陳蒿10克,炒山楂6克,半夏6克,滑石10克(包),竹葉6克,厚朴6克,茯苓6克,連翹10,克,生甘草10克,紫苑6克,三劑,水煎服,三劑後,諸症減輕,又服兩劑,體溫正常,咳嗽消失,口瘡癒合。

楊醫生按:此患兒的三個癥狀皆有濕熱內盛引起,故清利濕熱後諸症皆愈,近期小兒流感肆虐,多屬濕熱之證,用藥是否對證的金指標是患兒舌象的變化,若癥狀好轉而舌象依舊,則癥狀多會反覆,若舌象有明顯變化,即使癥狀無明顯減輕,病癒也在眼前。

醫養堂病案四:中耳炎

章女士,41歲,瀏陽人,經人介紹來診,左耳慢性中耳炎三年余,遇感冒或休息不好時加重,耳痛,流清稀膿液,微臭,飲食二便無異常,檢查:左側翳風穴有壓痛,於壓痛點點刺,加火罐,出紫黑色瘀血約10毫升,耳痛頓減,教會患者以吹灸法自療,患者回家後自我灸療一次,耳痛及流膿再無發作,三年耳疾,就此痊癒。

楊醫生按:吹灸法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有特效,病程嚴重者,三至五次也可痊癒,臨床應用多年,尚無無效病例!

醫養堂病案五:小兒咳嗽

Z小弟,7歲,咳嗽一周余,服用阿奇黴素、小兒肺咳寧等藥物無明顯緩解,目前夜間咳嗽較重,伴明顯痰音,鼻涕先清後濁,結膜稍紅,飲食二便無明顯異常。

診斷:寒包火咳嗽。予以中藥口服及敷貼:蘇葉6克,蘇子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6克,紫苑6克,蘆根15克,浙貝母10克,枇杷葉10克,生甘草6克,三付水煎服,三劑後咳嗽痊癒,唯余結膜發紅癥狀,囑咐其母每日以艾條艾灸眼部15分鐘,兩日後反饋,眼部外觀基本正常。

楊醫生按:近期的流行性感冒,小兒是高發人群,多表現為發熱伴咳嗽,使用抗生素治療後,多遺留咳嗽遷延不愈的癥狀,咳嗽日久,寒熱錯雜,中藥對證治療,處方寒熱並用,常能三五劑收功。五官科的慢性炎症,以艾條溫和灸病灶,多有良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養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醫養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