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臟強勁人不老,冬季護心先做好這些改變

心臟強勁人不老,冬季護心先做好這些改變

負責全身血液輸送的心臟,看似強大,實則脆弱。特別是在寒冷冬季,它的健康會因為內外因的雙重干擾而備受威脅。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1攝氏度,心臟病發病率就會增加2%,原本患有高血壓或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發病風險更高。

心臟健康自我監測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自我監測。判斷心臟是否處於健康狀態的一個最基本指標是心率。清醒、安靜狀態下,心臟每分鐘跳動的頻率又被稱為靜息心率。

正常人的靜息心率通常為70次/分~80次/分,一般慢不低於60 次/分,快不超過100 次/分。

護心要做到這五大改變

冬季室內外的溫差大,加之氣候乾燥,人的生理機能反映比較遲緩,時常處於一種應激狀態,這就加大了心臟負荷,使得冬天成為心臟的「多事之秋」。冬季護心,要做到這些改變。

一、運動,太陽出來再說

持之以恆的運動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因為天冷而久卧不動,不是好的生活方式。但心臟不好的人,冬季最好就不要晨練了,應在太陽出來後再運動,地點最好向陽且有遮擋。運動強度要適當,最好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不太激烈的運動。

二、睡眠,醒了先躺會兒

高質量睡眠相當於給心臟充足了電。南方卧室氣溫常常較低,冬天要蓋保暖效果好的羽絨被或羊毛被,避免寒冷誘發疾病發作。冬季傍晚與凌晨也是心梗和卒中高發時段,患者經醫生評估後,睡前可以適當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上述風險。老人睡醒時不要急於下床,先在床上躺一會兒,否則易引發心絞痛、中風。

三、呼吸,備好疫苗和口罩

呼吸道感染在冬季高發,易誘發心梗、猝死等急性冠心病事件,體質較差的人必要時可提前接種疫苗。另外,冬季易出現霧霾,空氣中的PM2.5等污染物會加快心率、升高血壓、激發血管炎症反應,並讓血液高凝,進而誘發心臟病發作。因此,霧霾天氣時需減少戶外活動,如必須外出應戴好口罩。

四、保暖,護好頭、手、腳

研究顯示,寒冬季節,由於室內外溫差大,加之氣候乾燥,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痙攣,這會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要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燙燙腳,夜裡上衛生間時要穿上衣服,洗澡時先放熱水,等水溫合適後再脫衣服。大風降溫時,不要迎風行走。

五、藥物,及時調整,適量補充硒元素

血管遵循「熱脹冷縮」原理,天氣變冷時,會使血管收縮更明顯,導致血壓升高、大幅波動,原有的藥物劑量未必能控制好血壓。因此,天氣劇烈變化時,最好及時到醫院調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心 的精彩文章:

護心通血管,丹參泡茶真的這麼神奇?答案竟然是……

TAG:護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