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經》-事物的3種屬性,認清自我,擺脫物慾
《瑜伽經》說,物質有三種屬性(Gunas),分別是:
善良屬性(Sattva)
代表真理和美德
激情屬性(Rajas)
活動的、猛烈的、攻擊的性質
愚昧(Tamas)
屬性黑暗、愚鈍和不活躍的本質
備註:其他翻譯版本把三種屬性稱為:悅性、激性和惰性,其實是一樣的。
說到三種屬性,我們以前講過瑜伽飲食也要遵循三種屬性原則,吃進去的都是能量,要吃進正能量的食物,才有利於瑜伽修行。詳情點擊瑜伽修習者的飲食有何特別之處?
真正的動力是靈魂
而不僅僅是外在的物質
人死後,整個軀體還在,沒有少一個部件,但卻不能動,沒有反應,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掉,哪怕是再年輕的軀體也沒有用。為什麼?是因為其中生命的靈魂不在了。
吠陀哲學認為,至尊神有多種能量,其中一種能量稱為低等能量,也叫物質能量。
至尊神的第一個維施努擴展創造並激活了物質能量總體,使其中的善良、激情和愚昧這三種物質自然屬性相互作用,用各種物質元素展示出天地萬物。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活力的靈魂參與其中,就不會有千變萬化的展示。
認清自我,擺脫物慾
「人」,既指靈魂、自我,還指神。我們通過了解自己是永恆、超然的個體存在,真正擺脫物質慾望的枷鎖。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找到自我,肯定自我的個體性,才能約束自己的慾望,接近超然的完美境界。
而許多對《瑜伽經》的翻譯都錯誤地說,練習瑜伽的最終目的,需要我們放棄個體性,從而融入超然存在。這與帕坦珈利的原意南轅北轍。
靠推理、分析、極樂...對「我是個體」的認識,人達到最高的意識層面,獲得完美知識。這是一個由粗糙到細微,從表象到本體的過程。我們的本性是由永恆的極樂和知識構成的。練習瑜伽就是為了恢復我們永恆的真實存在。
瑜伽,古老的智慧
不是在瑜伽
就是在瑜伽路上
▼
瑜伽導師營
瑜伽導師聚集地兒
▼
點這裡,進入
瑜伽商城
TAG:瑜伽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