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念 覺瑜伽中「正念」的詮釋

正念 覺瑜伽中「正念」的詮釋

我們心愛的人還是存在著。他就在我們四周,在我們心中,對著我們微笑。落入幻象中的我們無法認出他來,所以我們才說「他不存在了。」

……一行禪師

「正念」、「覺」、「瑜伽」三足鼎立中的「正念」的部份定義指向。

正念指的是一種在生命之流中持續、不帶評判、如實的觀察和體驗身心實相的當下狀態。念茲在茲,可以參考卡巴金教授關於正念練習時的七個態度:接納(Acceptance)、初心(Beginner』s mind)、放下(Letting go)、不爭/無為(Non-striving)、信任(Trust)、耐心(Patience)、非評價(Non-judging)。

還有更多的正念內涵,需要我們自己不斷的去開發和給予到自己。比如:信心、慈悲、愛、童心、好奇心、喜悅、勇氣、空心、柔軟、隨緣自在等等。

正念指的是一種當下內在品質,是那種內在自我的飽滿與舒張,每一刻都安住於拈花一笑的心領神會與喜悅的恩典之中。是那種可以給自己擁抱,即使沒有音樂和舞伴,也可以聽著自然天籟,以內在神性去擁抱宇宙能量,並與之和諧共舞。即老子所說的「我欲異於人,而貴食母」的大道母親對於內在的滋養與自我滿足。

正念本身就是愛和美,是一種你不需要成為他人,也不需要到達他處,更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是去覺察和體驗當下的實相,安住於這個永恆的維度空間,就已經沐浴在大愛的光輝之中,轉化成為愛和美本身。

練習覺瑜伽可以平衡身心,原因在於通過串習,比如瑜伽體式中持續不斷的與呼吸和身體覺受在一起,就可以去凈化我們內心的不凈雜染和痛苦。

在足夠深的正念的覺察中,我們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身心的現象,其實就像銅板的兩面,一面是心中所出現的意念或者情緒(心),而另外一面是身體的呼吸和感受(身)。

葛印卡老師開示:「任何意念或情緒,任何的不凈念頭、煩惱均會在當時的呼吸和感受中顯示出來,因此藉由觀察呼吸或感受,我其實是在觀察心中的不凈。我沒有逃避問題,反之,我是如實的正視實相。接著我發現不凈煩惱已失去力量:它無法再像以往一般主宰著我。如果我持續著覺察,心中的不凈煩惱終究會完全消失,我依然持續保持安詳與快樂。」

將這樣的正念內觀的態度和品質,帶入到覺瑜伽體式和日常生活的串習中,那麼練習實際上也就變成了一種禪修的藝術。通過持之以恆的練習,自然而然把這種生存藝術帶入到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之中。讓正念於當下時刻開花,不去分別評判,如實觀和體驗,去平衡及笑對生活中的挑戰、身心的壓力,以達到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的無為之道。

卡巴金博士在八周正念減壓課程中對正念瑜伽的闡述:

瑜伽也是靜觀,培育力量、平衡與彈性:正念瑜伽最令人愉悅與放鬆的層面,就是可以在動靜之間感受身體的流動。每當你帶著清楚的意識練習正念瑜伽的各種姿勢,就在改變你的身體定向、行為舉止與內在觀點。所有的伸展與舉手投足都可以正念的覺察自己的想法、心理感受、心情狀態、呼吸與身體的感覺。去聆聽身體的訊息,無壓抑、不忽略、不過度或不及。因為自我的療愈,就必須承擔起聆聽自己身體的責任。永遠要與自己的身體限制一起用功,觀察與探索身體的界限,那個介於容易做到與非常勉強之間的界限。並且接納身體當下所有的展現,學習與自己的限制共處。從行動模式切換到同在模式。運動時,啟動專註與覺察,用自己的速度,盡情的專註於身體的體驗。

在此要解釋一下為何「永遠要與身體限制一起用功」。心理學家把學習知識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完全熟練掌握的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暫時無法學習掌握而讓自己感到心虛和緊張的技能,在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

真正有效的學習和改變,必須處於學習區,也有人稱之為拉伸區裡面。在這個區域內的正念瑜伽體式練習,雖然有一點點挑戰、疼痛或是吃力、不太舒服,但是這種刻意、正確方法、持續的練習,才是真正有效的練習,才有提升空間,並且能最大化的開發自己的潛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庵電齋 的精彩文章:

正念 覺瑜伽晨練 丁未辛酉

TAG:雷庵電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