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托養老,你聽過嗎?惠州或將有這種新型養老模式!
作為惠州2018年重點推進的十項民生實事之一,「實施健康惠民項目」被寫入了惠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惠州將免費為本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早在2017年10月召開的全市計劃生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已經透露,截至2016年,惠州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12.89%,根據聯合國的定義,惠州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如何完善現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使得惠州逐漸壯大的老年人群實現老有所養,成為今年惠州兩會上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
1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尚不完備
在《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養老機構建設的議案(轉建議)》中,譚宇傑等多位市人大代表指出,惠州社會化養老機構發展相對滯後,目前市區只有幾家民辦老年公寓,床位少,供養能力不足。
記者從惠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17年,惠州共有養老機構94家,其中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公辦養老機構84家,民辦養老機構10家,此外,還有6家公辦的300張床位以上的新型的養老機構正在建設之中。
譚宇傑等進一步提出,惠州公辦的養老機構以鄉鎮敬老院為主,集中供養的對象多為農村「五保」老人,相比之下,市、縣一級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較少,對城市「三無」老人的集中供養能力不足。
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中,公辦和民辦養老機構是主要力量,兩者互為補充。然而,由於民辦老年公寓具有公益性,投資大,利潤薄等特點,導致部分民辦養老機構規模小,設施簡陋,難以應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老年人的多樣需求。部分老年公寓還存在入住率低的問題。
此外,在惠州現有的養老機構中,服務水平也有待提升。記者了解到,目前惠州許多養老機構給老人提供的主要是基礎的照料、陪護等低層次服務,服務內容僅限於吃、住等簡單的生活照料,機構設施和服務功能也並不完善,這一點在鄉鎮一級養老機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對此,代表建議,惠州應加快公辦養老機構的建設步伐,在市、縣兩級建成一批檔次高、功能全、服務水平高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提高對城市「三無」老人的集中供養能力,同時為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起到引導和示範作用,發展「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模式的養老機構,鼓勵民間資金參與養老產業。此外,加大對現有敬老院的改建、擴建力度,完善養老機構生活設施配備,配齊活動場所、醫療保健等基本設施,為集中供養老人提供良好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條件。
針對現有養老機構服務能力弱、層次低的問題,代表認為,應加強對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的培訓,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群培養一批具有一定醫學背景的專業護理人才,進一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 社區居家養老可嘗試日托模式
與社會養老機構服務不同,社區居家養老是如今在中國更為常見的養老模式。據了解,社區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生活習慣,選擇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養老方式,以社區為平台,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等服務。
伴隨著惠州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現有的養老機構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同時,家庭養老功能弱化,使得社區居家養老的模式越來越受到推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調查實驗室最新發布的「2017民生熱詞榜」中,「社區居家養老」位列第四,成為2017年中國人最關注的民生話題之一。
市人大代表李乾國指出,目前惠州的大型社區公共服務居家養老用房數量有限,同時存在設計使用不合理、監管不嚴格等問題。他認為,社區居家養老需要更多的社會組織來投入,應實行社會團體進駐,由社工主導,志願者參與,發動小區自載能力,通過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鼓勵本社區發展志願者參與。此外,政府應在政策上更多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簡化辦理程序,優化辦理環境,在資金預算等方面加大投入,持續跟進購買服務,既要保質,又要保量。
然而,與社會養老機構的困境一樣,社區居家養老同樣面臨人才匱乏和現有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很難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社會養老需求。對此,市政協委員魏曉慧認為,應規範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充分利用國辦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優勢,幫教結合,提高居家養老服務隊伍素質。同時,她建議擴大居家養老服務隊伍的規模,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培養應與再就業工程對接。
市政協委員王臻則認為,惠州中等職業學校應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養老服務的相關專業人才,此外,她指出,惠州可探索「日托養老」作為社區居家養老的一種補充模式。
「『日托養老』是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這種養老模式不僅減輕了家庭負擔,更緩解了老年人的孤獨感,增強老年人與社會的互動,滿足和回應老人的精神需求。」王臻告訴記者,如今在中國的一些城市已經開始試點興辦「日托式托老所」,就像幼兒園一樣,老人可早接晚送,老人日托所為老人提供膳食、午休、棋牌娛樂、心理精神慰藉等,老人在日托所里生小病,服務員會請附近診所醫生前往幫其診治,如果是大病則會及時聯繫老人的子女並協助送往醫院。「既然我們有那麼多的託兒所了,也可以用同樣的思路來辦托老所。」王臻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惠州仍然沒有一家正規的日托式托老所或日托養老中心。王臻建議,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惠州可以社區為依託,規劃每個大型社區有一所日托式托老所或日托養老中心。
3 農村養老的醫療難題
記者了解到,惠州許多養老惠老政策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符合條件的60周歲以上老人可每月領取90元以上的養老金、65歲以上老年人可全程免費乘坐本市行政區域內公交車、8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政府津貼……值得一提的是,在惠州農民年滿60歲可領養老金。
然而,目前農村養老依然面臨許多難題。與城市養老相比,農村養老首先面臨的就是觀念問題——大多農村老人不願住進養老院,養老模式多為單一的居家養老,不方便集中服務照料。
據統計,中國有75%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廣大農村,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養老,尤其是高齡和失能農村老人,他們既需要「養」,更需要「醫」。而由於農村距離城市公立醫院較遠,尤其在偏遠地區,農村衛生站目前尚不能滿足老年人預防和治療慢性病的需求。據統計,目前惠州65歲及以上的農村留守老人有10多萬,80.9%的農村留守老人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自養,對於這一部分老年人而言,他們的養老和醫療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此次兩會上,吳惠嬌等市人大代表指出,目前惠州農村的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一些殘疾老人生活上缺乏照料,農村養老日益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村地區醫療配套跟不上,養老院配置少且分布不夠合理。此外,由於養老服務職業培訓制度不健全,農村缺乏養老服務護理人員的問題比城鎮更為突出。
對此,上述代表建議,應完善農村新型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多形式、廣覆蓋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健全醫療服務配套,彌補傳統家庭養老功能的不足。此外,惠州應在農村地區建立更多集養老、休閑、娛樂、學習、健身、醫療於一體、能滿足不同群體養老需求的智能型、安全型養老機構,運用科技手段對養老院老人進行點對點的健康監護,確保老人健康和人身安全。
市政協委員劉亞紅在提案中提出,惠州應建立多種形式、廣泛覆蓋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網路,依託行政村建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以彌補傳統家庭養老功能的不足和缺位。此外,優先發展養老社會化運營。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以PPP模式引進農村養老新模式的投資企業,結合三舊改造建成特色養生休閑區,制定統一服務標準,明確獎補標準,完善風險評估機制的新型農村養老模式。
資金是農村養老體系建設的重要因素,對此,劉亞紅建議,惠州應強化農村養老資金保障力度,設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重點用於農村養老服務補貼、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鼓勵發展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等,進一步提高對公辦養老機構建設以獎代補建設經費的補助比例,提高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建設運營補助標準,確保農村養老政策落實到位。
【記者】廖鈺嫻
TAG: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