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楊家將故事中的楊五郎本名楊延德,在幽州一役中為掩護宋太宗突圍,在金沙灘與遼軍血戰。楊延德殺出重圍,來到五台山落髮為僧。此後,楊延德又多次下山協助楊家將打敗遼軍。有關他的故事,後來也被搬上了電影及戲曲舞台,成為家喻戶曉的楊家將人物之一。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楊延德這個形象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答案是非常明確的。《宋史·楊業傳》中,楊業共有七個兒子,分別為延玉、延昭、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其中並無延德,由此可見這個人物是虛構出來的。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過,楊五郎的故事很早便開始流傳。南宋時期最早出現的有關楊家將的話本一共有三部,一部名叫《楊令公》,一部叫《攔路虎》,另外一部便是《五郎為僧》。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三部話本都已失傳,具體的故事情節如何已經無從知曉。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元代無名氏所作雜劇《昊天塔孟良盜骨》中,楊五郎的形象逐漸豐滿。在該劇中,楊六郎途徑五台山與落髮為僧的楊五郎重逢。正巧此時遼將韓延壽追殺楊六郎也來到了五台山,最終楊五郎出手將韓延壽打死。也就是從這個雜劇開始,楊五郎不但被正式定位為僧人,而是出家之地也被固定在五台山。無論是後來出現的《楊家府演義》、《楊家將傳》還是一些戲劇作品,都沿用了這個定位。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有趣的是,在楊五郎形象形成、發展的同時,另一位後來在民間影響極大的人物——魯智深的形象也同時產生並發展。楊五郎的話本叫做《五郎為僧》,魯智深的則名為《花和尚》。有趣的是,這兩個故事後來也被同時記錄在《醉翁談錄》當中。這兩個形象還有一個相同之處,都屬於武行僧這一類型。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到了元明時期的雜劇當中,魯智深的出家之地也變成了五台山,例如元雜劇《李逵負荊》中,李逵的台詞中便有「不知你是鎮關西魯智深,離五台山才落草」之語。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為何楊五郎和魯智深都被定位為五台山的僧人呢?這又與當時五台山重要的戰略位置與五台山僧人奮起抵抗外族入侵的史實有關,這樣的事迹無論是《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還是《三朝北盟會編》中均多次出現,其中還產生出著名的五台山僧人龐僧、李善諾、杜太師等人,可見當時五台山在國人心中的重要份量。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故此,有學者認為,正是因為歷史上五台山僧侶抗擊外族入侵的史實給予了民間藝人及劇作家們巨大的創作靈感。楊五郎和魯智深一樣,都是在這個時期被同時創作出來的藝術形象,從溯源的角度上來看,楊五郎與魯智深的原型其實是一樣的。

楊五郎形象從何而來,與魯智深有著密切的關係

參考資料:《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三朝北盟會編》、《楊家將傳》、《醉翁談錄》、《昊天塔孟良盜骨》、《李逵負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名將系列之二二六:因為一特殊原因,曹睿派此人前往東北平叛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