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坑娃」!
7分鐘 全文閱讀
如果你有人經常在孩子面前說這些話,說這些話的可能並不只有奶奶,爺爺、外婆外公、街坊鄰居、甚至有些父母自己也會說,重要的是不管是誰說出這些話來,那當媽的一定不能覺得不好意思,而是要及時出面阻止!
打桌子:「我打你,你撞到我們小寶貝了。」
孩子會走了,整天磕磕碰碰的,難免的。
一磕碰,疼了,便是一陣哭鬧。這個時候奶奶便急急忙忙、火急火燎地衝上去,抱起孩子,心肝寶貝似的。當著孩子的面打桌子,邊打邊說:「我打你,你撞到我們小寶貝。」孩子還是哇哇大哭,沒有停下來!
孩子撞到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心疼。但是對待的方式卻有所不同,效果也不同。同事家小孩碰傷了,父母也是很著急的,也是抱起孩子,當著孩子的面撫摸著桌子,邊告訴孩子:「你把桌子撞疼了。它都沒有哭呢。」這時候,孩子卻意外地不哭了。
心疼孩子的方式很多種。如果孩子摔倒了,都是桌子凳子的錯!那孩子長大了,如果哪裡不順心了,受了傷害,還會反思自己錯在哪裡嗎?大概一切都是別人的錯了!
「別告訴你媽,她不讓你吃!」
所有孩子都喜歡吃糖,而父母們總是會加以限制,特別是一些對孩子身體不好的垃圾食品。
老人們會唱紅臉,私下裡「偷偷」塞糖果給孩子,還加上一句令人難受的話,「別告訴你媽,她不讓你吃」。久而久之,讓孩子覺得媽媽不讓吃糖,形成了「媽對他不好」的負面心理。
天下父母哪有不同意自己孩子吃好吃的東西呢?聽到這樣的話,心中難免憤怒!
帶孩子出門,同事們很熱情,拿出了很多糖果。孩子歡喜得不得了,家有小孩的同事,便對孩子說:「你問媽媽,能不能給你吃呢?」孩子便屁顛屁顛地跑到眼前詢問我,孩子得到允許後也很開心!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老人們應該和父母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是相反的。
常常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們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年輕父母們,這讓孩子不知道「誰是誰非」,孩子在心裡也會犯嘀咕「我到底該聽誰的呢」。久而久之,孩子的是非觀都在老人和父母們的錯亂中消失了!
「沒事,拿一個吃嘍!」
孩子兩歲了,帶他逛超市。面對琳琅滿目的物品,他總是很雀躍,總想去拿貨柜上的物品。而他最喜歡逛的地區就是糖果區。孩子看到超市各種好吃的都忍不住想吃,果凍、糖果、散裝餅乾等等!
記得上回經過糖果區,這孩子看到散裝的葡萄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了一把葡萄乾。我趕緊把他的手拿開,把葡萄乾從他手中「搶回」,放回去!
孩子比較小,沒有買賣的觀念,不懂得需要買單後才可以拿走超市的東西,所以看到喜歡的就會去拿,看到可以吃的就拿著吃了。
這個時候,當媽的一定要制止自己的孩子,告訴孩子超市裡的東西沒有付錢不能要。不管身邊誰說:「沒事,拿一個吃嘍!給他吃一個有什麼關係!」即使是親朋好友,也不要礙於面子,不能妥協,教育無小事!不能讓孩子認為「東西只要不多拿就可以的」,「拿一點沒關係」,長大了,形成「順手牽羊」的習慣,變成了類似「小偷」一樣的人!那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孩子還這麼小,啥都不懂!」
同事的朋友圈發了:每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特別惱火,老人總是出來撐腰,總說小孩子大了就會懂事,不要老是吵鬧嚇到她。
老人們還認為:你們以前小孩都沒有怎麼管,還是一樣長大成人了!
可是如今的社會,有小孩子不用父母怎麼管,就一樣長大成人嗎?碰到老人們說這些話的時候,父母們有時候也很無奈啊!
儘管無奈,還是要堅持給孩子立規矩,即使老人們用「孩子還小,啥都不懂」來為自己的孩子犯錯誤找借口,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立場堅定,明白「孩子雖小,懂的東西可多著呢」。
適當的懲罰性的措施,會使他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十分堅決。這樣,寶寶那種「我獨佔」,「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隨著良好環境與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長大了以後,孩子才能夠明辨是非,知道了犯了錯誤就要受到懲罰。
「你在不好好吃飯,你媽媽就不要你了!」
24-36個月這時期的孩子需要格外提醒的就是不要放大威脅。經常聽到有些老人再餵養孩子的時候,孩子不聽話,就冒了句:「你在不好好吃飯,你媽媽就不要你了」。
相信多家長都知道,0-3歲這個階段,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而安全感的建立,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孩子4個月~3歲是心理安全感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嬰兒在4個月後就逐漸開始認識媽媽,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無法和媽媽真正分離。孩子在出生之後的3年里非常依賴成人的呵護。
一旦和與最親密的媽媽分開就會感覺到恐慌,比如每天早上媽媽去上班他可能會哭得很厲害;而和媽媽一起出去玩,即便放開了媽媽的手,也會不時回頭找媽媽,看媽媽是否還在,只有看到媽媽,他才會覺得安全。
如果時不時用這些話語來「威脅」他們,即使孩子能夠乖乖吃飯,但是孩子的心中難免會缺乏安全感,同時這也向孩子傳遞了錯誤的信息「要讓別人聽話,可以用威脅的方式」。
所以最好不要採用這樣的教育方式,為了讓孩子達到自己的某個目的就用孩子害怕的事物來威脅他!
「好好吃,吃完我帶你去買玩具!」
有些父母們喜歡用這種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給了孩子承諾,一定要去實現。
相信大家都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
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所以不要隨意給孩子承諾,更不要隨口用他們喜歡的東西去誘惑他們。如果你給你孩子承諾卻不兌現承諾,這種方式看上去比威脅斯文和文明得多,只不過把威脅兩個字換成了虛假的承諾,會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讓孩子覺得原來可以用「騙人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樣的影響比起你兌現承諾付出的代價更大!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媽媽們一定要嚴肅對待,及時制止,並安撫孩子,告訴他們事實和正確的做法,讓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三觀正確的人!
— End —
文章作者:雪靈
圖片:馬來西亞插畫家Lim Heng Swee
TAG:Tina的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