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手機逆勢增長,都因做對了這三件事!

華為手機逆勢增長,都因做對了這三件事!

飛象網訊(高靖宇/文)隨著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明顯放緩,手機市場逐漸進入微增長時代。

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為3.474億部、3.416億部、3.731億部,同比增幅分別為4.3%、-1.3%、2.7%,保持近年來的低速增長區間。

IDC預測,2017年全球手機產品出貨量達到19.91億部,僅比2016年小幅增長0.4%。

不過,華為終端卻以兩位數增長交出了一份年度答卷。根據余承東在2018年獻詞中所公布的數據,華為與榮耀品牌智能手機全年發貨量1.53億台,相比去年的1.39億台的銷量提升10%,在中國市場份額保持第一,全球份額突破10%。

在整個手機行業瀰漫著唱衰情緒的時候,華為做到了逆勢增長,或許用對了這三招。

一、研發投入不惜血本

作為一家以技術著稱的公司,華為研發投入每年都以百萬億速度增長,其中2015年達596億,2016年研發投入增至764億元,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更是高達811億元,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6位,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蘋果。

在研發方面的不斷投入,令華為在全球市場擁有了更多的專利資本。根據專利調查機構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對外公布的2017年科技公司申請專利數據顯示,華為在過去一年共獲得1474項專利,全球排名第二十位,成為獲得專利數量最高的中國大陸企業。目前,華為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而更多專利的加持無疑為華為「走出去」提供保駕護航。此前華為起訴三星侵犯移動通信及手機知識產權獲勝,以及華為許可蘋果的專利多於蘋果許可華為的專利,都從側面印證了華為雄厚的專利資本。

二、自研晶元從跟隨到探索未來

近幾年來,中國手機產業存在「缺芯少魂」的說法。尤其在移動晶元領域,整個產業的命脈掌握在高通、聯發科、三星等少數幾家晶元廠商,佔據整個晶元市場7成以上份額,眾多國產手機企業因為晶元被扼住了利潤的咽喉,淪為打工的角色。不過,隨著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的成熟,手機行業的寡頭格局被打破了。

華為從2004開始研發手機晶元,直到2014年海思麒麟手機晶元才開始躋身業界主流。而從2014年麒麟910開始,到2016年麒麟955,海思麒麟晶元出貨量突破一億顆,不到三年出貨就已經破億。2017年第三季度,華為海思晶元已經佔據全球智能機晶元市場8%的份額,位居行業第五。

現在,麒麟晶元已經成為華為手機獨有的特色之一,並成為華為手機的優勢競爭力之一。去年推出的最新一代麒麟970晶元,採用業界先進的10nm 工藝,相比前代麒麟960,麒麟970的CPU性能提升20%,並且能耗降低 50%。此外,麒麟970晶元還是全球首款人工智慧晶元,其內置獨立NPU(神經網路單元),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智能手機端用更高的能效比完成AI計算任務,讓人工智慧技術在手機用戶體驗上帶來更多可能性。可以說,麒麟970 開啟了終端側人工智慧時代,而華為晶元也實現了從跟隨到探索未來的重要轉變。

三,解決用戶「痛點」

在過去十年間,隨著用戶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變化,對智能手機的痛點需求也在不斷改變,這就需要手機廠商依靠創新提升用戶體驗。華為一直是一家以消費者需求驅動研發的企業。回顧這幾年華為推出的那些「黑科技」不難發現他們都直擊消費者痛點。如華為手機採用的雙天線設計+天線智能切換技術,解決全金屬外殼手機容易出現「死亡之握」的問題;針對經常出國的用戶,華為推出天際通功能,支持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800萬個WLAN熱點。

拍照也是華為一直著重發力的領域,如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引入的萊卡雙攝像頭,極大提升了人像攝影的拍攝體驗。另外,結合麒麟970的人工智慧技術,旗艦華為Mate 10在拍照方面帶來了全新的體驗,無論是拍照響應時間、對焦、運動檢測、曝光策略等,綜合響應處理時間縮短30%。對於夜間拍照,麒麟970可以通過與AI技術相結合,更準確識別夜景,精準地改善夜晚拍照的圖像呈現。

手機耗電可以說是用戶的最大痛點,華為最新的EMUI系統可針對不同人使用的要求和使用情況進行不同的優化,並通過EMUI感知智慧引擎中AI增量學習技術計算出每個人的耗電模型,定製不同的省電方案,解決了用戶的「痛點」。

余承東曾說,從落後者、到追趕者,再努力成為超越者,這幾年華為手機在艱辛的長跑過程中構築能力打基礎。結合以上三點,華為正是在潛修企業內功,有了堅實的基礎和清晰的戰略目標,華為超越三星、蘋果指日可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象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的智能化數據中心之路

TAG:飛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