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儒家是中國封建帝制的背鍋俠?

為什麼說儒家是中國封建帝制的背鍋俠?

儒家被稱為國學,儒教被稱為國教,而儒家(教)集大成者孔子,則被稱為帝王師。在中國的啟蒙運動中,儒家首當其衝受到各個學派的批判,而孔子也被稱為孔老二,並大加批判,似乎完成對儒家的批判,即可完成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其實,儒家只是中國封建歷史的背鍋俠,真正形成封建帝制弊病的,並非儒家。

儒家被稱為國學,儒教被稱為國教,而儒家(教)集大成者孔子,則被稱為帝王師。在中國的啟蒙運動中,儒家首當其衝受到各個學派的批判,而孔子也被稱為孔老二,並大加批判,似乎完成對儒家的批判,即可完成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其實,儒家只是中國封建歷史的背鍋俠,真正形成封建帝制弊病的,並非儒家。

儒家重仁義禮:民重君輕,社稷次之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以道最為高。」主張「禮樂」、「仁義」、「忠恕」及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中庸之道,認為「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論語·述而》)。政治上,提倡「德治」、「仁政」、「王道」,認為「道之以德,齊之理,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同時,儒家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自我修養,認為」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這裡,孔子所謂德治、仁政和王道,和我們已知的概念有差異。在孔子看來,德、仁、禮樂、道等,都是客觀存在而高於人(包括君)的,人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止於至善」(《大學》),然後才有「王道」。而孔子所說的王道則是君主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政安撫臣民的統治方法。常與「霸道」相對稱: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其後,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孟子·盡心下》)。進一步闡述了成為王的前提條件則是有道、懷仁、中庸。

其餘如「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等,均是後人衍編而出,並非孔子原意。

由此可見,以儒家為國學的2000年封建帝制,連孔子看了都要搖頭嘆息、痛哭流涕吧。

帝王的恣意妄為:法出於帝王,令行禁止

秦末漢初,另一個學派興起——法家。而法家的興起,無疑為封建帝制的建立,完成了最重要的封禪儀式,從此,「家天下」,才真正有了合「法」性。法家以戰國初期的李悝、及以後的吳起、慎到、申不害、商鞅等為先,。李悝集六國刑律,編著《法經》六篇,《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是中國第一步較為完整的法典。戰國末年,韓非綜合各家之長,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兼言法(法出於帝王,即帝王為立法者)、術(藏術於胸,獨斷專行)、勢(乘勢役民),又吸收道家思想,「提出抱法處勢則治」,形成一套系統的法治理論。他認為,法術勢三者缺一不可,皆「帝王之具」(韓非子·定法》)。但韓非所謂法術勢,並未有實質性突破,仍然沿襲前人觀點,即尊君卑臣役民。

同時,法家注重於「參驗」的認識理論,宣揚歷史進化的歷史觀,以及非道德主義的倫理觀,極端功利主義的美學觀,講儒家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受著儒家的教育,卻活在法家的統治中,難怪這兩千年的歷史,讀起來總是有一種違和感!

受著儒家的教育,卻活在法家的統治中,難怪這兩千年的歷史,讀起來總是有一種違和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笑笑生 的精彩文章:

TAG:江南笑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