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自殺殉國,但逼妻兒殉國,還逼皇帝殉國的中國歷史上就他一個
原標題:有人自殺殉國,但逼妻兒殉國,還逼皇帝殉國的中國歷史上就他一個
蒙古滅南宋的最後一戰是崖山海戰。
元朝對於這個南宋小朝廷痛下決心,要斬草除根。從臨安一直追擊,最後到達崖山。
崖山的地理形勢很好,與湯瓶山相對而立,中間寬只有里許,被稱作「崖門」,易守難攻,可謂天然的港灣。
宋朝的張世傑想把這裡建造成長久根據地。
然而,元軍緊追不捨,絲毫不打算給與他們喘息之機,將張世傑的部隊包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從戰前的兵力對比來看,南宋流亡小朝廷完全不落下風。軍民相加合起來有二十萬左右,戰船有將近一千艘。而元軍水陸合計也不過三萬,戰船有四百多。所以,這一場崖山海戰的失敗,如果要從軍事角度來看的話,責任應該在主將身上了。
南宋軍的主將就是張世傑。
當時有人建議說,如果能勝,那是國家的幸運,如果不勝,可以向西撤退。
張世傑很不耐煩:每年都航海,什麼時候才是個頭,成與敗就看今天決戰了!
從話中就能夠看出,主將張世傑已經失去了求勝的信心,也失去了與敵軍糾纏的耐心,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完全失去了沉穩老練、獨當一面的大將風度。就像完全失去信心的中國足球,在提前出局的情況下,根本不想認認真真踢好最後一場比賽,而只是想著快點結束這糟糕的賽程而敷衍了事。
當初選擇崖山就是看中了這裡的防守形勢,只要扼守崖門,敵軍並不容易有所作為。但張世傑的心態已經嚴重失衡,他只想快速打完這一仗,或者說,他只想快點輸掉這一仗,所以,他竟然放棄守衛崖門,直面敵軍,一心求戰。
我們一生中其實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我們害怕了,畏縮了,在明明形勢沒有那麼糟糕的情況下,失去耐心,只求快點失敗。因為堅持下去讓人很煎熬,而放棄會很輕鬆。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元軍統帥張弘范,他氣定神閑,先讓被捕的文天祥去勸降。文天祥把自己的《過零丁洋》給他看,張弘范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時候,大為稱讚,竟然不再勉強他。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勸降不成,元軍開始第一輪試探性進攻。目標是宋軍的補給線。
宋軍的水源需要從崖山上取得,張弘范就派重兵襲擊宋軍運水船,最後使得宋軍只能飲用海水,上吐下瀉、戰鬥力大減。
第二輪進攻開啟。張弘范用炮車投射宋軍皇帝所乘坐的御艦,張世傑對此作出反應,他令御艦升起布簾以抵消投石的攻擊,成功化解了這輪進攻。
一計不成,還有一計。
第三輪,火攻。
張世傑的水軍用鐵索將戰船都連在一起形成了方陣。張弘范就借用赤壁之戰的案例,採用火船衝擊。不過,張世傑總算是個用兵經驗豐富的老將,他讓士兵用泥土塗在戰船上,並且讓士兵用長杆子頂住火船,再用水澆滅火焰,火攻計沒能得逞。
三板斧已經使完,實在沒什麼花招了,開打吧。
元軍選擇了一個烏雲密布,狂風呼嘯的日子發起進攻,用水軍三面進攻崖山。
宋軍疲態盡顯,戰鬥意志薄弱,打了一天,宋軍七艘戰艦被毀,防線被攻破。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張世傑看到水軍大亂,就保護楊太后突圍。
他看到皇帝的御艦被阻擋住了,派小船去接應。但卻被拒絕了,張世傑接不到皇帝,就護送楊太后殺了出去。
拒絕張世傑接走皇帝的人是陸秀夫。陸秀夫給出的理由是:萬一你是元軍假扮的怎麼辦?
但陸秀夫接下來的行為似乎解釋了他內心中真正的想法。
他做出了驚人的舉動。
他先用劍驅趕自己的妻子兒女跳海,他的妻子拉著船舷不肯赴死,他吼道:快去吧,我很快來陪!他的妻子才鬆手入海。
緊接著,陸秀夫抱起年僅八歲的小皇帝說,國家到這個地步,皇上應該為國而死,德祐皇帝受辱,你不能再受辱。說完,背著皇帝跳入大海。
要求自己殉國,可以理解。
強迫妻子、孩子殉國,不太容易理解。
強迫皇帝殉國,他是古今獨有。
從現代人權的角度看,陸秀夫是野蠻的,他無權自作主張結束妻子、兒女、八歲小皇帝的性命。
但在那個時代,陸秀夫是勇敢的,他的一跳,背負的是民族的氣節——與國同亡,寧死不辱!
崖山海戰的失敗,標誌著流亡在外近三年的小朝廷覆滅。
南宋徹底滅亡。
讀歷史,思人生,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劉弘文
TAG:劉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