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家元典精神(五)「和諧思想」

儒家元典精神(五)「和諧思想」

和諧是儒家元典所追求的理想目標之一。儒家元典中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包括天人和諧、國家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等。

1.天人和諧

天人和諧是儒家和諧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儒家元典認為人和萬物都是天地所化而生。《左傳》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論語·陽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生息萬物的自然本身是一個有自身運行規律的和諧過程。《周易·乾·彖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生焉。」

儒家元典認為,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首先應該順應自然規律。《周易·乾·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人作為萬物之靈,在實現天人和諧融通上應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周易·泰·彖傳》:「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2.國家和諧

實現國家的和諧安定,是儒家元典和諧思想的另一重要內容。《周禮·春官·宗伯》:「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

儒家元典認為,實現國家和諧的基礎是「和萬民」。《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和萬民的途徑有:對百姓進行撫恤。《尚書·無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懷保小民,惠鮮鰥寡。自朝至於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在政治上徵詢民眾意見,傾聽百姓的聲音。《尚書·洪範》:「汝則有大疑,……謀及庶人。」《尚書·無逸》:「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文王,茲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詈汝。』則是益自敬德。」對民眾進行教化。《周禮·大司徒》:「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四曰以樂禮教和。」《周禮·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和」被視為教化民眾的德行之一。

儒家元典認為,君臣團結是實現國家和諧的保證。西周初期,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攝政。管叔、蔡叔散布流言,說周公有篡位之心,並勾結武庚發動叛亂。《尚書·金縢》記載了周公從大局出發,一面向太公、召公說明如不攝政當國,就無以告慰先王的道理;一面寫了《鴟鴞》一詩贈給成王,藉以消除成王的疑慮,達成君臣的團結一致。西周末年,厲王專利止謗,引起國人暴動,厲王奔亡於彘,西周歷史進入「共和行政」階段。《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曾糾合宗族於成周而作詩,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號召同姓諸侯協調一致輔助王室度過危機。這是周人加強君臣團結的兩個典型事例,儒家元典將其視為政治的楷模加以記載和稱述。另外,儒家元典還重視協和周王室與異姓邦國間的關係。《詩經·正月》:「洽比其鄰,婚姻孔雲。」《尚書·康誥》:「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國洛,四方民大和會,侯甸男邦采衛百工播民和見。」強調通過締結婚姻、舉行盟會以加強王室與四方諸侯的團結友好。

3.人際和諧

儒家元典極為重視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民和。」把「人和」視為比「天時」、「地利」更為最重要的因素。

先秦儒家提出,仁愛是實現人際和諧的基礎。《孟子·盡心下》說:「仁也者,人也。」《說文》云:「仁,親也。從人從二。」仁是人與人的關係。「仁」作為人與人的關係,其基本內涵是「愛人」。《論語·顏淵》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孟子·離婁下》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為了實施「愛人」,儒家主張實行恕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愛人」是仁的基本內涵,而「愛人」、「行仁」要以孝弟為先,從愛父母、愛兄弟、愛家庭做起。《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泰伯》:「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中庸》載孔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孟子·離婁上》:「仁之實,事親是也。」《滕文公上》:「施由親始。」《離婁下》:「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太平。」

孔、孟主張把處理血緣家族中人與人關係的原則,推廣到非血緣關係的人群中、推廣到社會上。《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孔、孟認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就是把仁愛精神推廣至所有人的過程。

儒家元典認為,社會成員共同遵守道德規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左傳》隱公三年:「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與國人交,止於信。」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道都是雙向的,只有雙方共守道德規範,社會才能和諧。

4.身心和諧

身與心的關係,即人的物質慾望與道德情感之間的關係。儒家元典在人的身心關係問題上,主張人的物質慾望與道德情感和諧統一。

儒家元典一方面肯定人的物質慾望的正當性。《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孟子·公孫丑下》:「人亦孰不欲富貴?」另一方面,儒家元典也認為道德理想的追求應高於物質慾望的滿足。《論語·憲問》:「見利思義。」如果符合道義原則,物質財富可以積極去爭取,即「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 。如果不合道義原則,物質財富則不可違背道德而枉求,即「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

在身心問題上,孟子提出了「養浩然之氣」的思想。《孟子·公孫丑上》記載了孟子和他的學生公孫丑的一段對話:

「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在孟子看來,一個人堅持踐行仁義,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經受各種挫折與磨難,能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培養出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就是大丈夫精神,是一種經過修養和磨練而形成的獨立人格,是一種身心高度和諧的精神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大國學研究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吉大國學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