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喬治維阿當總統的賴比瑞亞是何許國也

喬治維阿當總統的賴比瑞亞是何許國也

最近常會留意到賴比瑞亞大選的新聞。今日終於落定,之前呼聲頗高的喬治維阿先生成功當選。

之所以有心留意。

一還是因為非洲大地。人真是奇怪,在一個地方待幾年,哪怕之後再無牽連,只要有關於它的消息,也不免要多留心一下,彷彿還會產生著某種影響似的。

二是因為喬治維阿先生。他是足球運動員出身。我對他不熟。他2003年退役,彼時我才剛剛正式看足球不久。只是後來看名人軼事,才偶爾接觸到他的名字。即便這樣,腦海里有丁點映像,碰見了也彷彿有種瓜葛。

人性是想通的。情感是想通的。發展進程也都類似。非洲的政治,和其他地方一樣,無論是各式民主,還是專制制度,基本都是有精英階層把持,呈現出成分不同的寡頭統治來。仔細鋪展開來看,是很同質化的。比如我了解的肯亞,從1963年建國起,共經歷過四任總統。國父喬莫肯亞塔和莫伊屬於英國殖民治下走出的精英,帶領人民擺脫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之後的兩任總統齊貝吉和烏呼魯,以及陪跑十五年的反對派領袖奧廷加,和政府高官們,要麼是前任後代,要麼出任過前朝高官。中下階層是很難走向國家領導人位置的。按照根叔理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然有。像我挫不啦嘰......"

而喬治維阿先生能從一名足球運動員,成為賴比瑞亞的新任總統,實在是難得。這同時又得益於非洲的另一個洲情。非洲大地有54個國家,共12億人口,平均2000萬多點。人少好治理,管理學上是有共識的。另外,非洲國家普遍獨立較晚,歷史包袱輕,利益集團積澱並不根深蒂固,是能夠時不時冒出一些超出歷史經驗的趣事的。所謂一個高富帥倒下了,一群屌絲爬起來了。

喬治·維阿(George Weah)

1966年10月1日出生於非洲賴比瑞亞,賴比瑞亞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曾在義大利AC米蘭等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效力,並成長為世界級的球星。

喬治·維阿先後獲得了歐洲足球先生(1995年金球獎)、世界足球先生(1995年)和兩屆非洲足球先生(1989年、1994年)。他被譽為非洲球員的典範。

喬治·維阿在2003年宣布退役後選擇從政。2005年,賴比瑞亞在經歷14年內戰後首次舉行總統選舉,當時39歲的維阿就參加了競選,不過他沒能當選。2011年,維阿以副總統候選人的身份參加選舉,也未獲成功。

2017年12月27日,喬治·維阿擊敗民主變革大會黨與團結黨候選人、現任賴比瑞亞副總統約瑟夫`博阿凱,成為賴比瑞亞新一任總統。

有個趣聞。

2005年,首次參選總統時,維阿的文化水平曾遭到質疑,他甚至連高中文憑都沒有。而他的對手埃倫·瑟利夫有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後來又在世界銀行工作,學歷和經驗都遠超喬治·維阿。分析家形容維阿如森林裡的嬰兒一般弱小無助。

於是維阿回歸課堂,找回自己因為足球而錯過的東西。2007年,41歲的維阿終於獲得了高中文憑,這時他的長子也到高中畢業的年紀了。2011年,維阿獲得邁阿密德福瑞大學經濟學位,兩年後又在本校修完管理學碩士課程。

賴比瑞亞

在肯亞時無聊看紀錄片,得知賴比瑞亞是唯一的美國後裔國家。19世紀初,在美國的南北戰爭結束後,南方的黑奴們獲得了自由,1821年美國黑人在此建立移民區,1824年命名為賴比瑞亞。 國名在英文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1838年成立賴比瑞亞聯邦。1847年7月26日宣布獨立,建立賴比瑞亞共和國。另一美國黑人移民區於1854年2月4日建立馬里蘭共和國,1857年併入賴比瑞亞。政府長期由美國黑人移民及其後裔執掌。1989年爆發內戰,1996年實現停火。

只可惜逃難者們逃出了國門,也與文明分道揚鑣,和美國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賴比瑞亞是農業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72%,全國可耕地380萬公頃,已開發的不足13%,糧食不能自給。

和其他多數非洲國家一樣,賴比瑞亞也經歷過深重的內戰災難。印象深刻的是,1989年查爾斯泰勒領導軍事政變,雙方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殺戮。其中有兩個場景記得尤為清楚,一個是當街吃人肉,一個是將男性生殖器夾在錢包中。據說這兩種方式都會給年輕的戰士以勇武,以義和團式的好運。這是20世紀80年代的事情!

維阿的競選口號是change for hope。祝他好運。

另有一與非洲足球運動員有關的趣事。阿德巴約是多哥籍著名前鋒,曾在摩納哥、阿森納、曼城、皇家馬德里、托特納姆熱刺等豪門效力。阿德富貴不忘本,拿出巨資供家人朋友改善生活。結果家人治家無方,開銷巨大,圖謀侵佔財產,最終鬧得親人反目,阿德忍無可忍,終於將母親趕出家門,宣布和家人斷絕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舟求見 的精彩文章:

TAG:凱舟求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