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之輻射霧
到了冬季,霧也就出現的較頻繁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察覺到這麼一種現象呢:前一天天氣晴好,陽光普照,第二天早上卻大霧瀰漫,那這是為什麼呢?這種由晴空輻射引起的霧稱為輻射霧,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這種霧的形成原理。
輻射霧指由於地表輻射冷卻作用使地面氣層水汽凝結而形成的霧,並不是指這種霧具有輻射性。輻射霧主要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隨著太陽的升高,地面溫度上升,輻射霧也會立即蒸發消散。所以,早晨出現輻射霧,常預示著當天有個好天氣。民間「早晨地罩霧,儘管曬穀物」、「十霧九晴」的說法就是指輻射霧。 城市及其附近,煙粒、塵埃多,凝結核充沛,因此特別容易形成濃霧,故常稱作都市霧。
輻射霧的形成原理
一
射霧原理圖
輻射霧主要是因為夜間地面輻射冷卻,從而靠近地表的空氣溫度低,當氣溫降低到露點或露點以下是達到飽和凝結,並形成逆溫現象,經過長時間,水汽與凝結核下沉至地表附近,使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所致,因此霧多發生在夜最長、氣溫最低的冬季或比較寒冷的冬半年。
另外,風速對輻射霧的形成也有影響。如果沒有風,就不會使上下層空氣發生交換,輻射冷卻效應只發生在貼近地面的氣層中,只能生成一層薄薄的淺霧。如風太大,上下層空氣交換很快,流動也大,氣溫不易降低很多,則難於達到過飽和狀態。只有在1~3米/秒的微風時,有適當強度的交流,既能使冷卻作用伸展到一定高度,又不影響下層空氣的充分冷卻,因而最利於輻射霧的形成。
輻射霧的形成條件
一
冷卻條件:晴朗少雲的夜間或清晨,地面散熱迅速,使近地面氣層降溫多,有利於水汽凝結。當低空有輻射逆溫形成時,有利於近地面層大量霧滴聚積於逆溫層下而形成輻射霧。
水汽條件:近地面層水汽充沛時,氣溫稍有下降就會使水汽凝結。濕度越大、濕層越厚,就越有利於形成霧。當空氣被雨和潮濕的地面增濕以後,對形成此類霧特別有利。
層結條件:近地面氣層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時,就有利於水汽和塵埃雜質的聚集,如又有輻射冷卻作用便易於水汽凝結形成霧。當氣層不穩定時,就有利於上下層熱量的交換和水汽擴散,而不利於霧的形成。
風力條件:靜風有利於形成露、霜或淺霧,但不利於形成霧;微風(1-3米/秒)對霧的形成最有利。
輻射霧的危害
一
一、輻射霧能造成能見度下降,對交通(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機場航班起降、水陸航運等)影響較大。
二、輻射霧是在冬季最常見的一種霧,但對人體不具有輻射性傷害。但當大霧瀰漫時,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與大氣污染物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新物質。如二氧化硫在大氣中被氧化後,與霧滴結合成硫酸氣溶膠,這一新物質的毒性要比原來的物質提高數倍以上。而且大霧時往往存在逆溫層,空氣無法對流,空氣中的污染物很難擴散,所以對人體危害也很大。
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於網路
金堂縣氣象局環境生態氣象中心
TAG: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