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的觸覺發展與影響和肌肉與骨骼的觸覺發展與影響
< 講師——蘇恆 >
實習測評師
感覺統合訓練師
遊戲感統及深度感統課教師
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
青島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士學位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家長課堂的內容是「視覺的觸覺發展與影響」和「肌肉與骨骼的觸覺發展與影響」。
先來說一下視覺的觸覺發展與影響。
前邊我們講過,身體各部位要「有感覺」,首先依賴的就是我們的觸覺細胞(也就是觸覺接收器)。視覺組織裡邊也有觸覺接收器,它們讓我們的眼睛受到異物沾粘時,哪怕只是一絲自己眼球的少量分泌物,都會感覺不舒服;當我們近距離觀看大熒幕視頻時,眼球會感到有壓迫而不舒服;當眼睛太干時,我們會命令眼帘眨一眨,試圖滋潤眼球表面。
嬰兒時期如果視覺刺激太少,包括光線刺激、顏色刺激、形狀(尤其人臉)刺激、移動和距離的變化刺激等,嬰兒的視覺組織中的觸覺接收器就會變得敏感或遲鈍。
幼兒視覺的觸覺敏感表現最明顯的就是「不敢看人」,尤其是不常見的親人或陌生人的目光對視。這種視覺上的觸覺敏感和皮膚上的觸覺敏感會一起連帶反應。例如:當這樣的孩子被抱著逛公園時,本來輕鬆、愉悅、對環境充滿好奇心地四處張望、探索,突然眼睛對上了鄰居媽媽熱情的眼神,孩子馬上會低頭、閉眼、把臉埋進抱著他的人的胸口,然後用欲哭的口氣說著「要回家」。
相反的,如果視覺的觸覺遲鈍,孩子眼睛就比較「笨」,比較不會察言觀色,對於他人怒視的眼光,他們不大會有反應,大腦也無法正確解讀他人的眼神,需要過長時間後,眼球覺得有點不適時,才會無所謂地轉移對視的眼睛。
小時候的視覺觸覺如果沒有發展好,長大之後就會形成慣性反應。一般慣性反應分為生理慣性和心理慣性。
以視覺的觸覺敏感為例,生理慣性指的就是孩子因為視覺組織結構經過長期的「刺激-反應」的連結,眼球肌肉已經習慣性地閃避他人的眼神。有這種現象的人,如果沒有其他明顯的感統失調錶現,和人相處都很正常,那麼,這個慣性反應就常會讓朋友誤認他不禮貌而有微詞。
心理慣性的基礎也是在生理上,它指的是孩子因為對他人目光的注視感覺不舒適,因身體的不適造成心理的壓力,進而引發孩子的心理對這個壓力源的周邊環境信息進行類化,形成了連帶反應。所以,這樣的孩子會一聽到有人要找他談話就緊張,因為談話過程中,可能會被要求眼神對視;或對他人說他「害羞」兩字時反應特別激烈或產生認同,因為,這孩子從小就因害怕眼睛與人對視而老被說害羞。
造成視覺迴避的生理原因,除了視覺上的觸覺敏感外,還有爬行不足造成的視覺聚焦不足。
再說一下肌肉與骨骼的觸覺發展與影響。
1歲以上的幼兒,經過三翻、六坐、七爬等許多敏感期發展之後,通常很快就會走路了。但是,如果1歲前的各個敏感期沒有發展足夠,即使孩子已經會走路,這對孩子未來的各項發展,其實是有不良影響的。1歲以上的幼兒,其觸覺發展已經逐漸與前庭覺發展產生交互重疊的現象。所以,1歲前的觸覺基礎如果沒打好,1歲之後,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的發育上將會出現不足的現象。
觸覺神經布滿全身,在肌肉和骨骼中也存在很多觸覺神經細胞,它們之間靠著充分的感覺刺激而形成網路,並與大腦功能區連結。這使我們的大腦可以接收到來自肌肉和骨骼的感覺信息,而肌肉和骨骼也能在接收到大腦指令後,有能力執行相應的動作。
反過來說,如果肌肉和骨骼的觸覺網路不足,那麼,可能大腦是感知不到我們的四肢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當下到底面臨了什麼情境,需要做什麼反應;或者,大腦能感知到我們的四肢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當下面臨了什麼情境,也下了相應的指令,但是我們的四肢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卻無法把動作做到位。這就造成我們在幼兒身上常見的幾種有趣的行為表現:
1、踩到尖銳物品而感到疼痛時,孩子只是哭,腳卻不會馬上移開;
2、爬到高處感覺害怕時,手腳卻無法挪動,不知如何下來;
3、看到小狗兇狠地迎面沖跑過來時,雙腳不會逃跑,只會定住不動;
4、看到小水坑,估計可以跨越過去,卻還是踩進水坑裡;
5、別的小朋友來搶他的玩具時,竟然不會用力握住,甚至還會主動鬆手;
6、正要坐下時,感受不到臀部只碰到椅子邊緣,結果用力一坐,就摔到椅子下面了
……
發現這些行為時,如果家長不以為意,那麼,有些現象還會延續到小學階段。孩子自己的手腳自己是管不住的,因此,常會受到嘲笑、批評或告狀,也會常常出意外而受傷,讓孩子無辜地受盡身心挫折與傷害。一兩年下來,孩子的個性又會有兩極化發展,有些人會變得膽小、懦弱、退縮;有些人會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變得讓人說不得,一受到批評就激烈反擊。
肌肉和骨骼是我們在行動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組織,如果發展不足,將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動作快慢,動作的準確度、協調性和穩定性,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例如:
1、明明在趕時間,但手腳卻沒辦法敏捷提速;
2、知道撞到桌子很痛,但每次要離座時,總是無法調整好角度和距離而讓膝蓋撞到桌腳;
3、知道和人說話時要姿勢端正,但就會不知不覺地站沒站相、坐沒坐樣;
4、知道走獨木橋時,腳步要慢,身體要穩,但總控制不住地快速沖跑起來,造成更頻繁的摔跤。
許多人在學生時期成績很好,就業後卻表現不佳,大多是因為肌肉骨骼的發展不足,導致「身不由己」、「力不從心」的狀況,最終可能出現「身心不和諧」的痛苦感受。大家不得不多加註意身體的鍛煉。
好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