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歌涅槃歸來

詩歌涅槃歸來

在今天,一個「星潮澎湃」的時期,一個「互聯網+」的時期,一個浮躁的時期。一個90後竟然在街頭採訪時說「我是一個詩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慶賀嗎?

「詩人」不是明星大腕,不是老闆大款,不是AT精英,選擇了詩人似乎就選擇了清貧。因為從古至今似乎還沒有聽說哪一個因為是詩人而腰纏萬貫,哪一個詩人的詩可以拍賣個幾千萬。即使是「繡口一吐半個盛唐」的李白,也未聽說其因此而發跡。然而,詩人又有哪一個不是苦讀詩書,才能達到出口成章,何況還有苦吟詩人賈島為例;又有哪一個詩人不是胸懷「濟蒼生」之志,身擔「救國家於危亡」之責,所以選擇了詩人似乎也就選擇了艱辛和擔當。後輩吾生能有如此之胸襟何嘗不是我中華之幸事。

推本溯源,我們不得不讚歎古典詩歌生命力之頑強,我們不得不感謝《中國詩詞大會》的應運而生。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經濟的多元化必然帶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同時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也必然造就了語言的泛濫,魚目混雜的網路語言一時充斥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亂花漸欲迷人眼」,層出不群的新語言讓我們忘記了年齡、身份、職業甚至職責,我們都在說同一種語言,而且「自黑式」語言更是大受追捧,就連「根叔」這樣的學者也丟掉了老祖宗的文化而大講特講網路新名詞,一時間,國人迷茫了。

此時,古典詩歌穿越時空,姍姍而來。「清風明月、鐵馬冰河、大漠孤煙﹍﹍」一幅幅塵封的畫面又日漸清晰。我們彷彿又看到了屈原為了楚國的未來而叩問蒼天;曹操為招攬天下賢才而沉吟至今;杜甫為了天下蒼生而悲鳴頓足;陸遊為了收復中原而死不瞑目﹍﹍一首首千古絕唱祛除了人們心中的浮躁,凈化了人們的心靈,喚醒了人們的麻木。終於,醍醐灌頂,我們幡然醒悟,原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當如武亦姝,原來生活不隻眼前的苟且,更要有詩和遠方。

時至今日,我們欣喜的看到這樣統計:《詩刊》雜誌的發行量和閱讀量都在持續增長。中國詩歌網的註冊會員達11萬,註冊詩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最近一個月,見諸媒體的詩歌節就有20多個,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上海市民詩歌節」「張家界國際旅遊詩歌節」「香港國際詩歌節」等,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詩歌節」「李白詩歌節」「徐志摩詩歌節」等。詩歌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中,詩歌又一次被大眾所接受,詩歌終於涅槃歸來了。

然而,在我們慶賀詩歌復甦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為詩歌的未來而擔憂,詩歌具有深厚的韻味和音樂性,展現的是人類心靈的形象,傳達的是人們心中那些幽微的情意,絕不是打油詩一般一蹴而就,更不是惺惺作態。所以沒有一定的文學修養是斷然寫不出好詩的。就連生在古代的香菱學詩也必須熟讀王維、杜甫的詩集,有了一定的修養才可嘗試作詩。何況生在今天的我們,想要真正學習作詩,需如朱光潛先生所言「第一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逐漸養成一種純正的趣味,學的一副文學家體驗人情物態的眼光和同情」。否則,90後的誓言也不過是一種調侃,新創的詩歌也不過是附庸風雅,詩歌的春天也必將料峭難耐。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過渡,儘管我們有種種擔憂。但是,春天既然來了,有千年書香的浸染,有大眾媒體的推廣,有名家名人的指導,有文化自信的引領,我們還怕看不到花開嗎?「紅杏枝頭春意鬧」或許就在明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