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感情,不必言明

《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感情,不必言明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李白和杜甫的「謎之友誼」已經被吃瓜群眾調侃很久了,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數量在多數說法中,只有《戲贈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三首,當然,由於李白晚年漂泊無依,其詩歌可能頗有散佚,而杜甫一生雖也歷經困頓,但他及其好友則有意識地收集作品,因此保留可能較李白相對完整也未可知。單從目前的數量上看,李白的贈詩遠遠少於杜甫,而且從質量上看,也鮮有佳作。

就拿這首《沙丘城下寄杜甫》來說,意脈連貫但總覺得過於平淡,和他自身所作的「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之熱烈、「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之悠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之形象相比,實在失之平淡。反觀杜甫一連串的「李侯多佳句,往往似陰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不僅情感真摯,更是頗有「升天入地求之遍」的不顧生死之懷念,兩相比較,無論數量還是質量,李白可謂「有負」杜甫甚矣。

不過,這種「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情誼,難道真的存在網上段子所說的「杜甫崇拜李白,李白頗不以杜甫為意」的情況嗎?私以為有這種想法的,頗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白所志,乃是「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在他的筆下,絕少有對個體的描寫,縱然有也是與或浩蕩或清新的自然風光相互輝映,從而煥發出無限的個人氣質。最典型的,他即使在困頓之時,所作一篇《上李邕》,仍然是豪情滿懷,自視甚高,試問古來干謁之作,有幾個敢說出「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的?

但在杜甫筆下,深沉的個人形象比比皆是,或者是對自己「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辛酸經歷的回憶,或者是關注服役之老婦、新婚分別之夫妻。可以說,以人物為核心,是杜甫比較擅長也經常運用的一種構建方式,而且在杜詩中,以人物為主的作品絕不在少數。

就像我們現在朋友聚會時,就算桌上坐著一個大作家,也不能要求人家現場寫出一首詩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表達傾向和自己習慣的表達方式,同樣的主題在不同人的表達中,會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李杜的相逢,在中國詩歌史上,足以輝耀千古,但李杜無論從詩歌風格還是處世態度來看,都有很大的差異,非是太白對好友熟視無睹,也並非年少的杜甫一昧相投。

如果我們想像李杜的一次夜間對酒,太白豪飲而眠,杜甫則深以為念。在李白看來,他飲酒盡興,有飄逸興緻,就是對友人最大的尊重;而杜甫則或許要隔日酒醒後,寫詩紀念此次飲酒,這才是對這段友誼的珍藏與重視。

太白飲酒須醉,須高歌;子美飲酒須記,須為詩。這既符合二人的天生一片真性情,也同樣是對這詩壇上彌足珍貴的友誼的敬愛。

關注芰荷堂,保持對文字的敏感,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幾個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