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酒,總是有些想說的話……
這是沿河話廊第181篇文章
關於酒,總是有些想說的話……
這幾天,情緒莫名低落。想了很多方法來提振精神,卻仍是怏怏不快。
沒曾想,一本名為《茅颱風雅》的詩集,竟讓我在透著酒香的閱讀中滿血復活,又恢復了昔日的平靜。
雖然我不能喝酒,卻不得不承認,我精神上的重新振奮,就是酒與文字的功勞。
有朋友說,酒以澆愁,文以療傷。以我觀之,此語信然。我雖滴酒不沾,但這些滿溢酒味的詩文,確實能讓愁腸百結時的我,迅速調整,心若朗空,不憂不煩。
想來我與酒,天生是有緣分的。這緣,不在喝與不喝,而在懂與不懂。
父親生前愛喝酒,我是聞著他杯中的酒香長大的。愛屋及烏的移情作用,我對酒,便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在我這兒,酒是誰發明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曹孟德的名言「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在父親身上的映照。
父親一生坎坷,一世劬勞,是酒,幫他紓緩了生活的重壓和心靈的煎熬。
從我記事時起,父親便是餐餐喝酒。母親的要求是「准喝不準醉」,父親恪守這一原則,從未在各種場合因酒失態,也從未在工作上因酒誤事。
於是,母親每隔十天八天,便專程去為父親購一回酒。從門前那坡長長的石梯子下到街上去,背著十斤二十斤的重量,再從那坡高高的石梯子攀回來。
細心的母親還為父親備辦了各式各樣的下酒菜:滷菜、泡菜、魚乾、蝦干、洋芋片、花生米、嗆殼辣椒……
父親常常是抿一口酒,夾一筷菜,笑容便在疲憊的臉上漾起,話也就多了起來。父親比較嚴厲,但他從不責罵我們,他的言傳身教,總是如春雨般在四溢的酒香里潤物無聲。
三姑父也愛喝酒,他喜好音樂與文學,熟諳本地歷史,酒後開講,各種典故軼事從他口中噴薄而出,原本不如何的故事情節,就由此而變得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三姑父的朋友,也多與他趣味相投。有一次在我家,幾位長輩一邊喝酒一邊談論當時流行的歌曲。其中一位提及李娜的《好人一生平安》,微醺的三姑父當即閉上眼,晃著頭,與朋友一起深情地唱起了「誰能與我同醉?相知年年歲歲……」
三姑父說,李娜的歌就像酒一樣,濃烈中帶著絲絲苦味。那時我不懂,現在回味過來,人生路上,能與自己同醉之人,寥若星辰,可遇而不可求。路人濟濟,知己稀稀,煢煢孑立,豈不是苦?
又想到從前在老家鎮上,時常能見到一位醉卧街頭不省人事的酒瘋子。他早年喪親,中年喪妻,兒女星散,家業疲敝,明知自己近酒就邪,猶不舍杯中之物,若不是為解心中之苦,驅空門之獨,又是為何?
由是,更深刻領悟到曹孟德之嘆了!
酒能解憂,亦能長存友誼。
那時外出求學,學校後山上長滿了金櫻子。金櫻子是泡製藥酒的良材,我便尋思著要去為父親採摘。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大哥、山弟、老妹三人,自告奮勇陪我上山去採摘金櫻子。寒假返家後,父親用這些金櫻子泡了一大壇酒,他說,這酒很好,喝著舒心。轉眼二十年過去了,我們這親如兄妹的四位同窗遠隔天涯,各在一方,可那深刻心底的友情,無論何時想來,都會漾出醇酒般的溫暖與芬芳!
酒里還浸泡著我喜歡的詩文。
舉凡古代文人,沒有幾位是不喝酒的。劉伶、李白、蘇軾……文字有幾多洒脫,人生就有幾多滄桑。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陶淵明。他不扼腕難酬的壯志,也不揮灑落拓的不羈,他只寄情山水田園,抒寫人生的自得與寧靜,「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顏」,這是只有他才享有的平和恬適的心境!
便是讀史書,我也喜歡先秦兩漢。那個時代的人最本色質樸,愛便是愛,憎便是憎,說話行事,真性畢顯,像酒一樣清澈,也像酒一樣醇冽。也因此,每當我翻閱《左傳》或是《史記》的時候,恨不能讀一段文字,喝一口酒。因為不能喝酒,便覺得讀起來少了一些酣暢與通透!
扯得太遠了,就此收筆吧!
還是可惜,我不能喝酒。不然,「綠蟻醅新酒,能飲一杯無」,邀約一二知己,煮酒論文,促膝而談,開懷暢飲,興至高處,不知東方之既白,這將是何等的快意與美好!
2018/01/23
感謝大家對本公眾號的關注與支持
TAG:沿河話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