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超牛的教育實踐家,學生成材率極高,只用了9個字……

這個超牛的教育實踐家,學生成材率極高,只用了9個字……

伴讀10年的繪本爸爸

每天送你一條育兒秘笈

關注後回復「書單」乾貨更多

米爸說

上周五,繪本學堂國學直播群很熱鬧,飆叔的國學啟蒙課順利直播。今天我們發布直播課的文字實錄和音頻實錄。錯過直播的你可以「補課」,聽過直播的你可以「溫習」。

繪本學堂出品的「飆叔講故事」之《趣說三字經》國學啟蒙課正在熱售中。現推出「新春拼團」活動,優惠力度巨大哈~

用幾杯咖啡的錢,換取63節《三字經》國學啟蒙課(平均每節課1.5元!),聽飆叔用故事說透傳統文化基本脈絡,讓孩子愛上國學,傳承文化,識字過千,就是那麼簡單!

講師:飆叔(伋升彪)

出身書香世家

自幼熟讀經史,善篆刻

SMG前資深媒體人

《飆叔講故事》系列國學課創始人

繪本學堂特邀國學講師

給娃國學啟蒙,

到底怎麼做更有效更好玩?

(直播課實錄)

學國學,學哪些?怎麼學?每個家長都很困惑,都很焦慮,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飆叔給出了這樣的一家之言。

學國學,要師古,學古人已經用幾千年證明有效的方法!時間是檢驗真理的最有效的途徑,沒有之一!

學國學,也不要食古不化,古人某些朝代有問題的方法,咱也不能盲目的學。

已經被證明是落後的東西,已經被歷史證明是亡國因素的東西,咱就沒有必要學了。

01

為什麼要學國學?

先不說那麼多高大上的理由。最現實的就是——考試要考呀!(國家層面的導向一定是更多頂級智庫高參研究的結果,我們聽他們的更合適)。

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

小學教材中,古詩文增幅高達80%,在全部課文的佔比為30%;而初中教材部分,古詩文在全部課文的佔比高達51.7%。

台灣在1966年-1976年,強化了國學教育,四書五經等很多經典教材大幅度進中小學教材,所以,台灣當年一些文人的傳統文化基礎非常好,與這個時期的教育導向密不可分。

02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

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於2005年發問。

錢老他們的那個時代,出現了近300年最多的大師。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而現在,新的大學培養出來的能真正稱得上大師的,為什麼,我們一個都想不起來?

因為民國的幾乎所有的大師都是國學基礎+西式教育的結合!無一例外!

錢老自己的教學經歷是這樣的:

書香門第,幼年可頌百首唐詩宋詞。

中學進北師大附中,最後去麻省理工學院進修。

我們敬愛的毛澤東爺爺,世紀超級牛人,他的教育經歷是這樣的。

8歲的毛澤東入私塾,學習:

1、《三字經》;

2、《幼學》、《論語》、《孟子》。

3、《精忠傳》、《水滸傳》、《三國志》、《隋唐嘉話》、《西遊記》、《左傳》。

4、《史記》、《漢書》、《綱鑒》、《日知錄》;

中學進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後進北大圖書館任管理員。

毛爺爺為什麼謀略超群呀,他一生最愛的是《資治通鑒》,讀了17遍。滿滿的都是智慧!

國學對孩童的啟智作用非凡哪!

03

《三字經》給我們列出了國學學習方法!

「經 子 通 , 讀 諸 史。」

最好的國學學習途徑就是,先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然後讀歷史

孔子給出的教育路徑是: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先學孝順和做人,再學文化。

孔子帶了3000弟子,出了72賢人!成材率超級高,證明孔子絕對是超牛的教育實踐家,他的思想毋庸置疑。

他認為,培養一個君子,用9個字足矣: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文學、道德、藝術!缺一不可。

04

國學學習和教育路徑

我們綜合古代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並摒棄諸多歷史上的錯誤案例,提出如下的國學學習和教育路徑:

然後呢,學蒙學三大經典: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這三個已經流行了近千年了。不用懷疑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相反,像《弟子規》等並不在最經典的啟蒙教材里(三大經典之外有太多的所謂的「蒙學」教材),孩子時間那麼有限,不學也罷

那麼,三大蒙學經典里,為什麼《三字經》是第一個需要學的呢?

因為《三字經》是讓小朋友了解最全面的中華文化的總體脈絡,所謂「學完三字經,便知天下事」。必學不可。

然後學《千字文》實際上是識字書,要學懂漢字。他的含義倒是次要的(畢竟是湊出來的)

再次,要學《百家姓》,百家姓要講的好,其實講的是一個家族歷史。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追溯5000年以上,我們都是親戚。

學好《百家姓》,就是讀懂我們親戚的歷史。

四書中的《中庸》、《大學》、《孟子》並不是漢代必讀書,是後世朱熹等理學家精選的,時間多餘,多學無厭,時間有限,酌情考慮。

因為讀通《論語》《史記》,很多《中庸》、《大學》、《孟子》里的道理頗有重複,而且總體思想境界很難達到《論語》《史記》。

當然,像四大名著等經典小說也是需要看的。但這些小說,讓孩子們自己閱讀即可,少干涉。

飆叔講故事

趣說三字經

系列國學啟蒙課

繪本學堂 獨家出品

每周上線2節課

每期5-10分鐘。一共約600分鐘

飆叔為你說透傳統文化基本脈絡

讓孩子愛上國學,傳承文化,識字過千

就是那麼簡單!

本套課程一共63集:

「教育啟蒙篇」(14集)

「基礎德行篇」(8集)

「國學經典篇」(11集)

「歷史篇」(18集)

「為人篇」(12集)

「精彩答疑」

1,飆叔,有沒有適合小盆友入門,容易上口的文言文?可以背誦的那種?

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其他的都不是,或者都不是必要的。

2,我家寶寶才三歲,這麼多要學的國學知識,應該怎麼啟蒙?現在是單純背詩,沒講過太深的意思。

聽故事吧。

3,我家娃娃6歲半,上一年級。幼兒園能背弟子規,現在都背不了。

不要背弟子規了,朗讀或背誦三字經吧。

4,請問老師如何看待《弟子規》裡面有些三觀不太正的內容?

要學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

《弟子規》是清朝一個落第秀才李毓秀所著,自己就沒有學好聖賢書,談何教育別人?

《弟子規》中大部分內容還是不錯的,但那些都是摘抄《論語》《禮記》等經典的內容,學了《論語》就不需要重複學《弟子規》了。

最重要的是李毓秀對孔老夫子的思想理解不深,在《弟子規》里加入了很多迎合清朝統治階級倡導的非真理的東西。部分內容屬於中華文化中的糟粕。

所以,《弟子規》不學也罷。學其他經典,例如《三字經》,歷經700多年不衰,不用懷疑他的正確性。

5,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現在已經學完了,三年級小朋友該背點啥呢?

為什麼都要背???三年級的小學生重點提高思維深度,一定要理解,理解,精度一些經典。《三字經》《論語》他讀懂了其中的深意了么?

6,對於學齡前兒童不需要解釋內容嗎?只是朗讀嗎?

如果只是朗讀和背誦即可,那為什麼古人的豪門大家都要請牛人當老師呀,因為只有牛人才能把經典講透呀!

只是朗讀和背誦,隨便請個監工即可。

7,請問給剛四周歲的孩子讀三字經,需要解釋意思嗎?

試試看他能不能聽懂飆叔講故事的《趣說三字經》。能聽得懂的話,為什麼不聽懂中華文化的基本脈絡和文化精髓呢?

多學無厭!

8,孩子在不懂意思的情況下能背出來,這個對孩子有沒有壞處?

沒有壞處。比如唐詩就沒有壞處,唐詩不理解意思、只背誦也可以的。

9,不知怎麼教孩子拼音識字,聽說現在一上小學直接漢字,沒有漢字基礎,數學題也沒法做,家長很是痛苦。

識字還是必須的,1000個漢字是需要的。建議根據每個孩子的喜好特點來,比如識路牌、比如學《千字文》等。

10,之前看很多講座,說兒童學經典,要從難到易,先學易經、黃帝內經,這種說法對嗎?

中華傳統教育的精髓,就在於先難後易,先打通孩子的任督二脈,提高孩子的思維深度,然後再讓孩子們自學。

漢朝的學子都是開本讀《論語》的(漢朝學習分為小學和大學階段,在小學階段),《論語》里講的都是做人的智慧,有很多是哲學思想。

但讀通了之後,一通百通。15歲之後(大學階段),開始讀五經,有《春秋》、《詩經》、《禮記》、《易經》等。

其中《易經》也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學的,因為太玄妙!它是一本占卜書呀!

那也沒聽說給孩子學《黃帝內經》的,那是一本醫書呀!(雖然有一點哲學思想)

請不要害我們的孩子好不好!搞得像傳銷和邪教組織一樣。

中華教育發展史3000多年,即使是教育思想比較落後的清朝,也不至於讓孩子開本讀《易經》和《黃帝內經》的呀!這種思想和方法害人呀!

11,請問老師小孩子學國學從哪幾本開始比較好?

古人學什麼,我們學什麼。

古人開本學《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近千年不衰。

12,我覺得小孩子是有這個功能,不懂意思,但能背很多,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從量變到質變?

能懂不是更好么?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背的快,忘的也快,如果懂意思,至少他還存留一點對意思的理解不會忘記。

而且,童年理解記憶的很多東西,永世不忘。

飆叔堅持講《趣說三字經》,盡飆叔可能,把意思講透。這樣小朋友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不容易忘記。

13,看很多讀經學校的做法,用戒尺、從早到晚一個勁搖頭晃腦的背啊背啊背,我心存懷疑。

這是不對的!魯迅寫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提到「一定是我掏了鳥窩,犯了錯誤,才被懲罰進三味書屋的」。

最牛的教育家孔子打過孩子么?他總是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打孩子,讓孩子使勁背,是老師無能、不懂的表現。

14,我想知道多大的孩子能接受講解《三字經》?

從他能聽懂故事開始。

15,如何結合書本與音頻進行呢?因為太小也不認字?

聽故事總是會的吧。不認字的孩子帶著耳朵就行。

16,國學啟蒙我覺得的很重要,我自己是受益人,但是對孩子我就不會了,不懂怎麼教孩子。

聽飆叔講故事之《趣說三字經》呀。首先你自己要喜歡聽,然後帶孩子一起聽。

17,我個人認為無論孩子接觸什麼內容的學習都是啟蒙,不要有壓力更不要有學習任務。只要儘力為孩子提供積極向上的學習內容都可以。

這位家長的觀點非常正確。

18,有人說古詩是比較特殊的,不同於三字經、千字文,詩不可詁,古詩不宜過多的講解,請問老師覺得對嗎?

唐詩可以,因為唐詩比較淺,比較押韻。多讀幾遍,即使不懂意思,也能有所補易。

《詩經》《楚辭》等,如果不懂意思,不講解,恐怕有問題。

19,小孩4年級,看過1千本繪本書,但不會寫作文,怎麼辦?

思維深度不夠。

孔子講「格物致知」(不是明朝王陽明的發明,最早是孔子講的),這4個字,就是寫作文的秘訣。沒有第5個字。

但怎樣做到能格物,能致知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情世故,歷史沉浮要知道,那要怎麼辦呢?

當你的孩子學透《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論語》《史記》這5本書,思維深度一定卓然超群。如果能再學點其他的,那就更牛了。

一句話,不管別的孩子怎麼樣,如果你的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熟讀經史子集,你覺得你的孩子有沒有思維深度?會不會寫作文?如果他還不會寫作文,那全班同學都不會寫作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繪本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繪本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