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的地下總統,一個令8屆美國總統都恐懼的人

美國的地下總統,一個令8屆美國總統都恐懼的人

在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歷史上,前局長鬍佛絕對值得大書特書,後人關於他的記錄不下百種。真正意義上的聯邦調查局成立於1935年,真正意義上的聯邦調查局局長就是胡佛,這個人統治聯邦調查局長達48年,是一個令8屆美國總統都恐懼的人。

胡佛是美國當代歷史上掌權最久的一位政治人物,他被戲稱為美國的「地下總統」。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調查局前期的歷史就是胡佛的仕途史、發跡史。

胡佛曾經是聯邦調查局的化身,是一個令所有人都膽戰心驚的神秘人物,也是最富爭議的人物。在他死後的30多年裡,關於他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

在眾多美國人的心目中,胡佛是一個英雄,杜魯門總統授予他「對美國作出傑出貢獻」功勳章;艾森豪威爾總統使他成為「聯邦傑出文職人員」獎章的第一個獲得者;尼克松在公開場合讚揚他是「一個偉人,是勇敢、愛國主義和忠誠老實的全國性象徵」。胡佛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

至今,他的名字——埃德加?胡佛,仍然被鐫刻在聯邦調查局總部的大樓上!與此同時,胡佛又是一個飽受抨擊的人物:有的美國總統渴望幹掉他,但又懼怕他的秘密檔案庫;胡佛利用肯尼迪的把柄,保證了肯尼迪的對頭約翰遜當上副總統。

胡佛受到美國黑手黨的控制;胡佛是一個性變態者;胡佛這位美國「英雄」人物卻接受富翁們的禮品和錢財,還佔用聯邦調查局的資金和設備……

那麼,胡佛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1895年1月1日上午7時30分,胡佛誕生在華盛頓離白宮不遠處的木板房裡。胡佛的父親出身卑微,在政府部門擔任印刷工作。母親瑪格麗特?沙伊特林是高級護士,並出身名門,祖上是瑞士的高級官吏。

胡佛是個好虛榮的人,他很少談及他的父親,倒是經常談起他的母親。胡佛從小受到相當嚴格的家庭教育,他的母親在這方面的貢獻很大。

在性格塑造方面,胡佛完全繼承了母親卓越的判斷能力。小時候的胡佛非常聰明,成績很好,還參加了本地教堂的合唱團,並在11歲時做了令他父母驚訝的事情——胡佛自製了一份報紙,刊載自己收集的自認為重要的新聞資訊,並要求每份報紙收取一美分的報酬。

母親十分高興,並支持他的行為。此外,胡佛能夠持之以恆地記日記,其內容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由此可見,胡佛不僅頭腦靈活,而且精力充沛。

1917年夏天,胡佛在華盛頓大學完成了法學學士和法學碩士的學業,順利畢業。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多畢業生都對戰爭充滿熱情,紛紛走向武裝部隊,但胡佛卻千方百計弄到「暫緩入伍證明」,並通過關係順利進入司法部工作。

工作後的胡佛十分敬業,令他的主管喬治?邁克森頗為看重。經過喬治?邁克森的舉薦,22歲的胡佛正式加入了戰時行動處,此部門屬於調查局,胡佛的工作範圍就是對付德國間諜可能進行的間諜或破壞行為。

兒時的鍛煉和天生的聰明使胡佛在這項工作上如魚得水,因此他幹得更加賣力。他的敬業深得上司的喜歡,一年內給胡佛加了3次薪水。

1924年,胡佛被任命為聯邦調查局局長,沒有人會想到,胡佛在這個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對美國後半個世紀的歷史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胡佛上任後,立即對調查局進行了「大整頓」,同時擴充人員和機構,先後成立了指紋鑒定處、調查處、調查局國家警察學院、實驗所等機構,並制定了訓練特工的條例,進而確立了現代聯邦調查局的雛形。

「不要給調查局抹黑」是胡佛的座右銘。胡佛認為每個特工,無論職位高低,只要一踏入聯邦調查局的門,就應該自覺地承擔著為聯邦調查局做宣傳的重要任務。

在胡佛看來,每個特工都應該是美男子,不僅要身材高大、五官端正、衣著得體,還必須舉止優雅、談吐不凡、富有教養,讓人一看就樂於交往。若特工沒有一個讓他滿意的相貌,比如說禿頭或者長有粉刺等,只要被他看到,都堅決予以開除,不管其才華橫溢,或者是他最喜歡的海軍陸戰隊隊員等。

此外,胡佛曾規定,聯邦調查局的所有特工人員,都必須嚴格地控制體重,不準超標。胡佛對手下的探員實行「強制性自願加班」的政策。特工被迫早晨7時上班,比正式工作時間提前兩個小時。不管有事沒事,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

在聯邦調查局任何稱職的探員,如果確實工作需要,都會在凌晨2點鑽出被窩去捕人,或者通宵加班。這樣,聯邦調查局就樹立了不辭辛勞的形象。胡佛不僅操控著聯邦調查局的形象,更多地還控制著自己的形象。

為了避免醜聞的出現,他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全部私生活。「對於像他這樣一個有權勢的人來說,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只有犧牲自己的生活。放棄自己的生活就是他的生活,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的生活可言。」

胡佛照片

在胡佛時代,聯邦調查局走向了巔峰。聯邦調查局負責調查一切國內有關安全的事件,並擁有逮捕權。同時,承擔調查觸犯法律的民事和刑事案件,並為其他執法機關提供指紋識別資料與各種化驗服務,負責訓練警察、積累犯罪記錄等。

美國法律對聯邦調查局的職責有明確規定:「進行反顛覆、反間諜、反情報活動。」隨著聯邦調查局權力和勢力的日益增加,聯邦調查局的大手筆也是一幕接一幕上演。首先是在情報和反間諜業務方面,聯邦調查局先同戰略情報局爭權力,後又與中央情報局爭地盤,甚至還曾經與英國情報機構在反間諜方面進行合作。

當然,聯邦調查局和胡佛一樣不是浪得虛名,在反間諜的戰爭中,胡佛的戰略思想很適合當時的情勢。蘇聯的「千面人」魯道夫?阿貝爾間諜案的破獲就是一個有力證明。

影視中的胡佛形象

魯道夫?阿貝爾是蘇聯著名間諜,1950年冒名頂替定居紐約,在紐約建立間諜聯絡中心,領導美國本土龐大的蘇聯間諜網。阿貝爾在美國潛伏9年,搜集了很多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情報,並送回蘇聯總部。胡佛早就注意到了有這樣一個隱形人,在經過有步驟的搜索後,最終使阿貝爾被聯邦調查局逮捕,判處30年徒刑。

傳記作家理查德?海科在其所著的《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書中這樣寫道:「胡佛知道怎樣保守秘密,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僅知道這些秘密,而且沒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沒有一位總統敢解僱胡佛,因為沒有一位總統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麼,這對總統來說是最大的恐嚇。」

1972年5月2日早上,胡佛在自己的家中離開人世。消息傳到尼克松總統那裡,當天下午,尼克松總統十分歡欣地在自己的私人日記上寫道:「他在一個適當的時候死了;幸運的是,他是在位的時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動辭職,他都很可能被人殺死。」

影視中的胡佛和克萊德

然而,在對全國發表的官方講話上,尼克松卻不能表露自己的歡愉,他是這樣說的:「今天,所有美國人都對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傷。作為聯邦調查局的局長,胡佛先生擁有赤誠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獻精神。可以說,他是在他自己所生活的這個年代裡的一個傳奇。」

胡佛死後,有人在他的絕密檔案里發現其擁有883名參議員、722名眾議員的黑材料,還對白宮要員也同樣花費心思搜集黑材料。此外,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在1975年發現,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等總統為了黨派鬥爭的政治目的,都曾經利用胡佛的聯邦調查局進行過竊聽和監視等活動。

總統們是在利用聯邦調查局為自己爭權奪利服務,而胡佛則是在為其辦事的同時抓住了他們的把柄。而且,胡佛掌握的歷任總統的「材料庫」不僅僅是這些,這也是為何歷任美國總統都想把胡佛從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寶座上拉下來,但都不敢的原因。

胡佛的離去讓很多人感到高興,但是沒有人在公眾場所發表過對他不利的言語,因為大家都害怕遭到這個神秘人物的報復。

只有馬丁?路德?金的遺孀站了出來,她說:「一個可悲和危險的環境終於離我們而去了。在胡佛的統治之下,聯邦調查局所收集的文件里充斥著謊言,據說還有一些政府高官,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醜聞。這種爆炸性的秘密必須以適當的方法被掩蓋,而黑人和黑人自由運動就成了這種不名譽活動的靶子。」

凡事都有戲劇性的一幕,胡佛雖然掌握了無數人的秘密文件,而令很多人認為他是個危險人物,但他自己的一些醜聞也被別人牢牢抓在手裡。這正應了一句古話,控制別人的人也必將被別人控制。

感情上的不順利讓胡佛成了一個同性戀者,他和比自己小5歲的下屬克萊德一直保持同性戀關係,而且經常偷偷光顧同性戀俱樂部。可胡佛必須絕對維護自己和聯邦調查局的形象,所以他在公開場合抨擊同性戀。

在他活著的時候,聯邦調查局中雖然有人知道胡佛是同性戀,但是沒人敢說出去,因為聯邦調查局特工只效忠胡佛一個人,只聽從胡佛一個人的命令。

美國老牌黑手黨則抓住了胡佛是個同性戀的把柄。黑手黨掌握的關於胡佛的材料,使得黑手黨在胡佛時代未受打擊,並得到了迅猛發展。

可見,胡佛在總統與議員那裡是個危險人物,原因無非就是他掌握著總統與議員的把柄。即使在今天的聯邦調查局,胡佛都是作為一個時代偉人被載入史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寒竹 的精彩文章:

他被譽日軍「最強士兵」:負傷24處潛行4晝夜孤身1人突破1萬美軍

TAG:清風寒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