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心學Somatics(二)身心學在動作訓練中的運用

身心學Somatics(二)身心學在動作訓練中的運用

人們為了健康或娛樂,在閑暇之餘參與許多不同的動作課程、體適能健康活動、競技運動和休閑活動。他們希望能動的輕鬆、自在而有效率。技巧的學習更安全、更容易。其中,專業人士對於身體動作的控制和表現力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視。

身心學對於專業人士動作的意義

音樂家、舞者、演員和運動員必須透過身體來接受長期的嚴格訓練,以便能有最完美的演出或是運動表現。為了有高技巧來呈現其個人的風格及突破其巔峰表現。他們的訓練充滿特殊性、藝術性、表現性和挑戰性。

如何以正確方式修正動作的技巧,讓動作的表現更有效率及預防因訓練所造成的身體傷害,都是提升身體技術表現的重點。

如果動作訓練僅僅是機械式地動作身體,缺少生命力的表現。對實現他們的目標是沒有意義的。身心學可以提供與身體溝通的方法,進而能有更精細的控制,讓身心一體來呈現高度技巧。

傳統動作訓練中的疏忽

在進行動作教學或訓練時,許多健身指導人員、運動教練、舞蹈或瑜珈老師通常都以示範動作讓學習者「模仿」為主,即使有口語的說明和指導,呈現的內容都是以教授什麼動作(what)為主,而忽略了提醒或說明如何做動作(how)的過程,也缺乏引導學習者體會內在動作發生的經驗。很多動作教學的現況:是「跟著做就對了」的概念,但是卻疏忽了

倒底怎麼做?

動作發生在那裡?

身體有什麼感覺?

為什麼要如此做?

還有什麼身體動作的可能性?……等。

用身心學的方法開展動作教育

在動作練習中,有些動作的學習與指導必須是精準的、細緻的、規範的;有些動作則是大原則的、概念性的、創造性的、或甚至是放空的;

要有效率地掌握身體,或是透過「動作」更清楚地了解「自己」,這些都值得做動作的人細細地思考、體會與琢磨。即使動作者渾然不知這些發生的過程,但指導動作的教師必須清楚地具備這些觀念,做為設計課程或安排教學內容的依據,自然地引導動作者透過動作和自己的身體溝通。

事實上,一個看起來很相似的動作,其實可以有相當多種不同的做法來進行;當動作意圖(intention)不同時,將注意焦點放在空間上,結構上,功能上,力勢上,身體系統的原則上…等不同想法來協助動作的產生。所產生的動作質感是不相同的;而同樣的一個動作,產生動作的源頭(initiation)(最主要是從那個部位開始引發動作)不同,所得到的內在經驗和感受也就不一樣。因此,能夠清楚地指出動作產生的意圖,以及明確的動作源頭,並引導學習者體會動作過程中身體所經驗到不同的感受,是一位動作教育者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

身心學的觀念和方法在動作者學習和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更有效率地達到動作的學習(了解身體、掌握身體、控制身體、到創造身體),開發身體更多使用上的可能性,幫助他們打開身心的覺察,享受動作經驗和享受生命。也能夠避免因重複嘗試及錯誤使用所造成的身體傷害。

可以應用在動作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一)透過經驗解剖學(Experiential Anatomy)的學習,體驗身體構圖(Body apping)以便對身體使用能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增進動作的效率,減少運動傷害。

(二)在技巧的學習上,針對不同活動項目的特殊需要,開發身體的動作覺察能力,有助技術的準確性和精緻化,。

(三)透過不同動態靜心的方法,體會內在世界,以便能更有創意地表達,併產生更多動作表現的可能性。

(四)學習放鬆的方法,調整身心,以穩定表現能力。

(五)針對任何身體傷害後的復健,可以提供不同的策略來協助訓練工作。

身心學的研究提醒人們,尤其是身為教育工作者,該重新反省人類學習的過程和動作表達的意義,尊重身體智慧,讓教育的過程更符合人的本性與內在需求,以便能在親身的深刻體驗過程中領悟生命的真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