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15歲被立為太子,生死於憂患,被下旨打暈扶上皇位

他15歲被立為太子,生死於憂患,被下旨打暈扶上皇位

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直逼北宋都城汴京。徽宗知道後,嚇得魂飛魄散,當即「涕下,無語」,昏厥了過去。蘇醒之後,他已經不能握筆寫字,只是嘆息著辯解道:「我已無半邊也,如何了得大事。」在極度的恐懼中,棄國南逃是他唯一的想法,然而卻被手下的士大夫們制止了。士大夫們以為向金兵賠款議和,金兵就會向以往那樣退去。思來想去,宋徽宗決定將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大兒子趙桓,其實就是讓趙桓承擔政治風險,自己則可以抽身逃避,如此一來,不僅能夠保障驚恐巾的身家性命,而且可以掩蓋慌亂下的手足無措,置身事外。

然而太子爺趙桓性格懦弱怕事,遇事優柔寡斷。當宋徽宗的詔書傳到趙恆手中時,帶給他的不是繼承帝位的欣喜,而是恐懼。他明白自己和父親一樣沒有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而他父親在這個時候禪位於他,是想讓他做替罪羊去和金兵議和罷了。趙恆為了不做這個皇帝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然而宋徽宗主意已定,下旨將趙桓打暈,強行穿上皇袍在昏迷中讓他即了位。就是這樣的一對父子,對北宋後期政局的走向產生了重大影響。

宋徽宗禪位後一路馬不停蹄地奔向鎮江,大批黨羽也跟隨南下,朝廷甚至為之一空。南下人員中有大批可用之才,這應該是開封人才緊張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才的缺乏,不利於朝廷集思廣益做出正確決策,不利於發揮集體優勢抵禦金軍,而且,南下人員還隨意截留東南到京師的錢糧、軍隊,使得開封城防形勢更加嚴峻。在這樣的「殘酷」現實下,趙桓的「求和之策」也許更是出於一種無奈,因為他即使想堅決抵抗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公元 1161年,趙桓最後享受了一次「軍禮」待遇。不過,他不是在觀禮台上觀賞金兵打馬球比賽,而是「客隨主便」被完顏亮安排強迫參加與金人的對抗賽。五十七歲的文人皇帝趙桓被逼迫推上戰馬,在激烈的對抗賽中很快栽了下來,竟被呼喝喊叫的金兵們馬踏為泥,在完顏亮的狂笑聲中,悲慘地結束了處處受擺布的痛苦人生。

作為宋徽宗的嫡長子趙佶,趙桓是歷史上命運悲慘的皇帝,從高高在上的皇族成了俘虜,跟隨金兵北上淪為階下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鴻儒生 的精彩文章:

朝鮮第一支現代化軍隊,百姓稱其「倭別軍」,成壬午兵變的犧牲品

TAG:大鴻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