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詞帝李煜:錯位的帝王,天生的情種

千古詞帝李煜:錯位的帝王,天生的情種

李煜畫像

畫外音:公元961年7月,南唐首都金陵城,一場盛大的登基典禮正在舉行。一位名喚李從嘉的青年,身著黃袍,踩著紅地毯,一步步向龍椅走去......

導讀:

⊙ 南唐時代背景

⊙富貴公子李從嘉

⊙宮廷隱士「鍾隱」

⊙十五年皇帝生涯

⊙汴京3年·千古詞帝

⊙ 倉舒速評

⊙ 與大小周后


唐安史之亂後,雖有40到50個藩鎮在列,只河朔等個別藩鎮割據。

至唐末黃巢之亂,藩鎮割據嚴重。為首的有五:

1.沙陀人朱邪赤心(改名李國昌)領河東節度使,治太原;

2.黃巢部將朱溫(改名朱全忠)領宣武軍節度使,治汴京;

3.關中藩鎮宋文通(改名李茂貞)領鳳翔節度使,治鳳翔:

4.關中藩鎮王重盈,領護國軍節度使;

5.關中藩鎮韓建,領鎮國軍節度使。

黃巢之亂,藩鎮林立,新舊群雄此起彼伏,互相攻伐,戰爭不休。波及關中及兩淮江南地。

佔據淮南藩鎮的楊行密,在江南最具實力。

公元902年,楊行密晉位於吳王,與後梁朱溫對抗。

公元919年,楊行密長子楊渥嗣權,建立南吳。楊行密去世後,人心不穩,政治混亂。大權被徐溫掌握,南吳皇族實為傀儡。

公元927年,徐溫去世。養子徐知誥以大丞相,齊王身份掌握楊吳實權。並立了楊行密第四子楊溥為傀儡。

公元937年,楊溥禪位於徐知誥,始有南唐烈祖李昇(即徐知誥)。

南唐立國之年,正是李煜出生之時。

錯位的帝王,天生的情種,也將從937年拉開他的人生序幕。

李煜影視劇照


公元937年(南唐升元元年)。

是年十月,李昇(即徐知誥)立南唐國,是為南唐烈祖。

南唐立國三個月前的七夕,鵲橋相會之時,李煜出生,是為李從嘉。

他天性善良,敦厚。生活在南唐王朝錦衣玉食之中,受父親李璟和馮延巳等為首的南唐文化氛圍影響,十七八歲,詩詞書畫樣樣精通。

傷春,思人,宮廷風味是恐怕是他的主格調。倒也讓這位安定郡公李從嘉,一度痴迷,不問國事,儼然富貴公子。


一直想做個富貴郡公,醉心於詩詞書畫,可往往事與願違。

李從嘉有兄弟同父異母兄弟10人。

大哥李弘冀,二三四五早亡,七帝李從善、八弟李從益、九弟李從謙、十弟李從信。從嘉為老六。

身為老六的從嘉,很讓大哥李弘冀不放心。大抵是因為他豐額駢齒、一目重瞳,貌有奇表。

一目重瞳現在人看就是病態白內障,要擱以前要說這事兒那就是帝王之相。雖說是迷信,但南唐李家,偏信這一套。

當年從嘉爺爺烈祖李昇建國有神秘事件:

江北楊花作雪飛,江南李樹玉團枝。

李花結子可憐在,不似楊花無了期。

無獨有偶,從嘉父親元宗李璟能夠被爺爺烈祖李昇立為太子,也是因為李昇夢見金龍觸壁,李璟正好雕樑畫棟。

而從嘉生性善良,與同樣比較關心民間疾苦的叔叔皇太弟李景遂走的很近。

即便李弘冀是可以鬥倒李景遂,不免對有著「帝王之相」,且倍受元宗李璟喜愛的從嘉有所猜忌。

要知道同樣擁有一目重瞳的,一個是虞舜,一個是項羽,都是「帝王」級別人物,誰能保證,從嘉不會成為第三個?

正因如此,從嘉為了避禍,更加醉心經籍、不問政事。他給自己取了一連串的號:「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

目的就是在向大哥李弘冀表明自己志在山水,無意爭位。

從嘉曾有兩首《漁夫》,來表明這種隱士的生活。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從兩首《漁夫》不難看出,面對哥哥的猜忌,他採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得辦法,把自己融入到了藝術和自然之中。

似乎把自己變成了那個漁翁,正在那裡拍著船舷,他在縱情地唱。那種愜意,快活,何其無奈,又何其瀟洒。

意外登基

可命運總是這般奇特。不想要什麼,可能就來什麼。

公元959年,太子大哥弘冀,毒殺叔叔李景遂後,魑魅藏身竟病逝了。

23歲的從嘉陰差陽錯,不得以的被封為吳王,以尚書令參與政事,入主東宮。兩年後,元宗皇帝李璟去世,從嘉登基為帝。

也就出現了導讀那一幕:

公元961年7月,南唐首都金陵城,一場盛大的登基典禮正在舉行。一位名喚李從嘉的青年,身著黃袍,踩著紅地毯,一步步向龍椅走去......

從此他將擁有一個全新的名字——李煜。這年他25歲。

李煜影視劇照

弱國君主

南唐自徐知誥(李昇)937年立國以來,江南地區保持了較長時期和平,社會生產發展迅速。無不得益於烈祖李昇,也就是李煜爺爺「息兵安民」國策。

六七年的時間裡,南唐經濟文化繁榮昌盛。「儒衣書服盛於南唐」,「文物有元和之風」,「北土士人聞風至者無虛日」。

彼時的南唐是個安定、富強、文化興盛大的南唐。

自李煜父親李璟943年接位以來的十七八年間,南唐戰禍頻起,攻伐與被攻伐相間。

即位後的李璟一改李昇國策,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最盛時幅員35州。

偏偏李璟秉性庸懦,愛好文學,喜歡阿諛奉承,又生活奢侈無度。短短几年光景,政治腐敗,百姓民不聊生。

公元955年-958年,李煜與周娥皇結婚的頭三年間,北方後周政權三度入侵南唐,南唐始終處於被動防禦不利局面。

尤其後周世宗柴榮御駕親征的壽州一戰。後周盡滅南唐淮河水軍,南唐軍一潰千里。江北淮南十四州盡割於後周朝廷。

是年958年,李璟上書後周去皇帝尊號,稱南唐國主。

不誇張的講,元宗皇帝李璟留給兒子李煜的其實是個爛攤子。

當時南唐,百姓民不聊生,已然是江河日下。

公元961李煜的意外登基,發生在北宋代周次年。

皇帝李煜打破了他原本做個富貴閑人的夢想。命運,也徹底的發生了改變。

奉宋正朔·降制示尊

公元961年七月,25歲的李煜意外即位後,封周娥皇為皇后,封諸弟為王。

為維護南北朝廷關係,李煜派中書侍郎馮延魯入宋進貢,上表《即位上宋太祖表》:

臣本於諸子,實愧非才,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遊,思追巢許之餘塵,遠慕夷齊之高義,既傾懇悃,上告先君,固非虛詞,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繼沒,次第推遷,先世謂臣克習義方,既長且嫡,俾司國事........

意思是說,我只是眾皇子裡面沒什麼才能的人。自打出了學校之後,對功名利祿疏遠,只想做個富貴公子安閒遊玩。得益於父親和兄長的庇護和撫育,想隨著巢父、許由遺存的蹤跡,遙遠地仰慕著伯夷、叔齊的高尚德行。之所以即位,是因為兄長相繼死去,按順序推遲輪到了我云云......

作為弱國主君,李煜幾乎是以一個下臣的身份誠惶誠恐的上表,朝尊宋朝皇帝,奉北宋為正朔。

公元963年,李煜上表宋廷,請求罷除詔書中的不名之禮,改為直呼姓名。宋朝皇帝趙匡胤沒有答應。

公元964年,李煜皇后大周后周娥皇感傷而逝。

又一年,公元965年,李煜的母親鍾氏去世。

又三年後,公元968年,31歲的李煜立周嘉敏為皇后,是為小周后。

再三年後,公元971年,北宋太祖趙匡胤滅了南漢,並且屯兵於漢陽,李煜感到非常恐懼。

為此,李煜請去唐國號,稱「江南國主」。並於第二年下令貶損儀制,下詔改稱教,降諸王為公.....可謂小心翼翼。

李煜的戰戰兢兢並未改變北宋統一天下之心。

為此,北宋晉封李煜七弟李從善為泰寧軍節度使,並在汴陽坊賞賜宅院,以人質質其於開封。

為使李煜歸降,北宋朝廷不遺餘力從非正面戰場著手。

不僅促使和尚於南唐國內廣興佛寺(李煜好佛),而且利用李從善施反間計於公元972年,使得閩將林仁肇被李煜誅殺,失一臂膀。


公元974年,李煜上表宋太祖請求放歸七弟李從善,未得獲允。

大抵974年前後,李煜因思念從善,寫下《清平樂·別來春半》: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惱人的春色中,李煜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從善的心緒,躍然紙上。

是年秋天,宋太祖趙匡胤以梁炯、李穆出使南唐,名頭是為祭天,實為詔李煜入京。

李煜深知入京為屈辱亡國,自然是不願意的,託病不從。並這樣回復:

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廟,想不到竟會這樣,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趙匡胤聽聞李煜如此,立刻開啟伐唐模式。

北宋以穎州團練使曹翰,宣徽南院使曹彬水陸並;南唐亦築城聚糧,大舉備戰。

公元974年,自入秋以來至閏十月,北宋大唐大戰,是以北宋攻克南唐池州城,戰線不斷推進。

李煜也抱定了與北宋鬥爭的決心。下令全城戒嚴後,停止使用北宋年號。

李煜未曾想到的是,當此之時北宋聯合吳越乘機進犯南唐常州、潤州。南唐李煜有被夾擊之勢。

即便李煜遣使質問吳越,以唇亡齒寒之理勸解,也未改變吳越親宋。

沒多久,北宋軍隊已經貢獻了南唐的蕪湖和雄遠軍。並且利用采石磯搭建了浮橋,開始了渡江南進的步伐。

是時李煜是欲與國家同生死的心態。他募兵卒,以皇甫繼勛統領天下兵馬,作全力禦敵之策。

南唐早已非昔日之南唐,與北宋相比強弱懸殊。轉眼之間,南唐兵敗如山倒。

等到北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的時候,李煜還未曾知情。可見,當時戰機瞬息萬變,勝敗也在倏忽之間。

北宋伐南唐第二年,是為年公元975年,南唐局勢更加不容樂觀。

二月丟金陵關城;三月丟常州,皇甫繼勛被殺;六月北宋吳越合圍潤洲,留後劉澄投降;朱令贇十五萬的外援皖口之戰也大敗......

之後,金陵城被圍困數月,米糧匱乏,死者不可勝數。

南唐已無招架之力,北宋兵峰直指。為百姓計,李煜兩次派遣徐鉉出使北宋,希望北宋能夠行緩兵,未得應允。

北宋太祖趙匡胤一句: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徹底絕了李煜念想。是年臘月,南唐咼彥、馬承信,馬承俊戰死,右內史侍郎陳喬自縊,金陵城徹底失守。

李煜奉表投降,存國39年的南唐正式滅亡。

當了15年皇帝的文人李煜同小周后,被俘送到了北宋都城汴梁。


李煜是公元976年正月被趙匡胤封為違命侯的,是時也給了李煜一個千牛衛將軍的職位,也算禮遇。

宋太宗即位以後,很不喜歡李煜,遷封李煜為隴西公。

李煜自被俘汴梁城以來,懷念故國之情尤其在宋太宗時代愈加的強烈。他曾先後寫下了一系列的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的詩詞。

有《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的借夢境寫故國春色,以表達囚居生活中的故國情思和現實痛楚: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也有《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的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有《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借思婦怨女之口傳達自己亡國失勢,朝不保夕的無奈愁恨之情: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又有《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中,對故國、往事的無限思懷,對囚居生活的極端哀怨: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有《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的追念昔時故國繁盛景象: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也有《望江南·多少淚,斷臉復橫頤》中抒發今日亡國凄清境況: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數十首詞作,無不凄婉哀涼,凸顯李煜自己被囚汴梁城的無限悵恨和無奈愁苦。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三首。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把李煜那種歸降宋朝後,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深沉自然的表露出來,令人扼惋。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影視劇照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以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大寫由天子降為臣虜後難以消迷的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情真意切,哀婉動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一麴生命的哀歌,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矛盾尖銳對比無遺。

問天,問人,自問,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寫盡了李煜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也正是這首詞,成為了李煜的絕命。

公元978年七夕節,李煜42歲生日。一首《虞美人》詠唱惹得宋太宗大怒,數罪併罰,賜馬錢子(牽機葯)以鴆殺。

李煜被殺時·影視劇照

李煜酒後服用後,全身性抽搐,頭部與足部相接而死。

是年,小周后周嘉敏亦悲哀不自勝,不久亦與世長辭。


對於李從嘉(李煜),千百年來多於詬病。

王國維談,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毛潤公講,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

柏楊道,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

.......

世人皆拿他與宋之徽宗作比,言道:作為皇帝,他是個笑話,作為詩人,他是個神話。

倉舒,則不以為然。

要深刻剖析李從嘉(李煜)一生,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無法剝離。如果要詳細論之,可從三個方面來講:

作為詩人詞人,他獨領風騷

他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尤其擅詞。與出身富貴之家,深受父親李璟及馮延巳影響,用情真摯,風格鮮明有莫大的關係。即便被俘虜,國破家亡,凄哀深沉,亦能夠別樹一幟,引領後世。

世人謂之他為詞中之帝,他稱得上。

作為皇帝,他已儘力

他意外登基為帝,奉宋正朔,委曲求全降制示尊,卻國破家亡。看似笑話,實則不然。

意外登基成為南唐國主的他根本無力扭轉父親李璟留給他的局勢。

李璟時代擴張一度使南唐強盛,也因受後周、北宋威脅國勢衰危、減制納貢。歷史發展要求南唐滅於北宋,南唐國策早已失誤。

南唐國滅,非李煜所能左右。

事實也確實如此,李煜天性純孝、好生戒殺,慈善愛民。

即便有尊釋重佛、驕奢聲色的詬病。但作為皇帝,對於父親留給他的破落江山,他至少有幾方面做的相當不錯:

政治上,李煜重視選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一改當時南唐悲觀頹喪的氣氛;

經濟上,李煜減免稅收、免除徭役,與民生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賦稅,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

軍事上,即便南唐國弱,李煜能夠採用陳喬、張洎之策,堅壁清野、固守城池....以致於使得北宋屯兵金陵城下即達一年之久,久攻不下.....

他能夠守業15年。如果說他一點也不懂政治,軍事,不懂為君,實為大謬。

愛情上,他是情種

世人多言,李煜「出軌」於小周后,實為對娥皇的不忠。

也不盡然,無論大周后娥皇(周憲),還是小周后女英(周嘉敏)他都是真真切切的用心去愛。

娥皇陪他走過了前期,女英陪她走過了中後期。李煜對二人的感情,無誰多誰少之分。都真真切切出自於他這個情種的溫婉如玉。

退一萬步講,以當時的時代,三妻四妾太過尋常,何況他是皇帝?

所以,倉舒認為:

李從嘉(李煜)不是王國維、毛潤公、柏楊等筆下的詞中翹楚政治菜鳥。

也不是世人口中的亡國之君,眼裡沒有江山,只有宮女的「風流皇帝」

更不單是扒下皇袍、套上囚衣,他才成能夠成了真正的皇帝的文學殿堂的翹楚。

相反,他首先是一個多情的種子,其次是一個錯位的帝王,最後,他是那位詞中之帝。

李煜的詞,是他一生的寫照,他沒有遺憾。

或許,也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言:李後主的詞是他對生活的敏銳而真切的體驗,無論是享樂的歡愉,還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間。

又夫復何求?

娥皇·女英影視劇照

那麼李煜與大小周后的故事,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公元955年(南唐元宗時),時為鄭王的李從嘉18歲,娶了19歲的周憲(字娥皇,即大周后)。

周娥皇(周憲)的父親周宗是李從嘉爺爺的把兄弟,是前宰相。李從嘉父親李璟促成二人結合,實際上是政治上的聯姻。

誰也沒有李從嘉與周憲的結合,竟從政治上的聯姻成就了一段佳話。

周娥皇(周憲)真真兒是個妙人。雪瑩修容,纖眉范月,妙解音律。

所謂通曉史書,精諳音律,采戲弈棋,莫不妙絕,尤工琵琶是也。

李從嘉與周娥皇(周憲)感情極好,才子佳人、志同道合亦絕非虛妄。

李從嘉作《念家山》,周娥皇(周憲)便有邀醉舞》相和,琴社和鳴,伉儷情深自然當得。

雖後宮嬪妃甚多,但卻對周憲周娥皇用情極深,恩寵有加。

坊間有言,說周娥皇(周憲)特別喜歡香風薰霧,李從嘉就專門為她設司香宮女。那些個所用焚香用具,都是金玉精製而成,數十件不等。

娥皇影視劇照

李從嘉是個文學藝術人物,詩詞作畫自然少不了。曾經,李從嘉為周娥皇(周憲)作了大量的詩詞:

《書琵琶背》《書靈筵手巾》《梅花二首》《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一斛珠·曉妝初過》《長相思·一重山》《長相思·雲一緺》等.....

最出名的有《一斛珠·曉妝初過》、《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和周娥皇(周憲)的結合,無疑是伯牙遇子期,可算是找到知音了。先結婚後戀愛的甜蜜生活,在藝術世界中間去做個隱士的李從嘉作品裡多為體現。

《一斛珠·曉妝初過》則寫盡了這種夫妻間調油的閨房樂趣。

類似的有很多,多以記述香閨韻事、兒女柔情,表達迷戀之情。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把白天里舉行的一場宮廷舞會,在宮中聲色豪奢、風情旖旎中體現的一覽無餘。宮廷舞台富麗堂皇的布置,舞女們輕盈靈動的舞步和嫵媚婉轉的姿態.....

在主角一曲大周后娥皇的《霓裳羽衣曲》下熠熠生輝。

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毫不誇張的講,李從嘉存世的諸多作品,無論香艷、柔情或悲哀,都與他迷戀的這位女人周娥皇(周憲)有莫大關係。

從鄭王李從嘉陪伴他走到吳王東宮太子李從嘉,又從吳王東宮太子李從嘉陪伴他到皇帝李煜。

李煜與娥皇劇照

周娥皇(周憲)與李從嘉做了10年夫妻。

公元964年,娥皇生病之際,他們的感情遭遇了第三者插足。而這個第三者,不是別人,正是周娥皇(周憲)的妹妹周女英(本名周嘉敏)。

周娥皇(周憲)得知後,非常憤恨妹妹。面壁而卧,至死不回頭看小周后一眼。馬令、陸遊的《南唐書》和龍袞《江南野史》里均有此記載。

被周娥皇(周憲)發現後的李從嘉和周女英,暫時收斂了起來。

李從嘉也自知對不住娥皇,頗感自責。

適逢他們僅四歲的次子李仲宣在佛像前玩耍的時候,大琉璃燈為貓觸落,幼子驚嚇成疾夭折。周娥皇(周憲)病情加重,感傷不已。

是日李從嘉朝夕相伴左右,衣不解帶,葯必親嘗。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擋周娥皇(周憲)的香消玉殞。

終究大周后·周娥皇(周憲)因病去世。李從嘉以其最愛的燒槽琵琶陪葬。又作《昭惠周后誄》、《輓詞》等文章以悼念。

據說,自大周后去世前後,李從嘉形銷骨立、扶杖方能站立,實為感人至深。


小周后,本名周嘉敏,小字女英。南唐周宗次女,大周后娥皇的妹妹。

她比姐姐大周后娥皇小14歲,比姐夫李煜小13歲。

姐夫李煜和姐姐娥皇成婚之時,周嘉敏僅5歲。

10年後,公元964年,周嘉敏15歲,正是如花年紀。

女英影視劇照

二十八歲的姐夫李煜為南唐皇帝,二十九歲的姐姐娥皇是南唐皇后。

那年娥皇病的很嚴重,作為妹妹的周嘉敏時常來宮裡探望。

某個不為人知的瞬間,不知是周嘉敏遇上了多情皇帝才子姐夫李煜,還是李煜遇上了容貌美麗,神彩端靜的周嘉敏。

兩人一見鍾情,互相傾心。可有姐姐娥皇在,兩人只能趁空當在畫堂幽會。

李煜與小周后

李煜有2首詞,寫盡了兩人幽會時的愛情生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朦朧月色花兒恁個的嬌艷,夜晚迷人我要與你秘密相見。手裡提留著縷鞋,光著襪子的我一步步的走了香階上的畫堂的南畔。

見到你,依偎在你的懷裡我是多麼的內心發顫。你可曉得我來見你一次是多麼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讓你盡情的把我愛憐.....

一個繁花盛開、月光淡淡的夜晚,一個少女與情人幽會,以少女潛見情郎角度,一首《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寫盡了李煜與周嘉敏的男女歡愛。

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雲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情郎悄悄潛入少女居處,看見少女晝寢的美麗儀態。沒曾想碰響了珠鎖,驚醒了少女的美夢。似乎看起來煞風景的事兒,但因兩人間的情誼這都不是事兒。聞異香,無限情彷彿把千言萬語都說盡。

李煜從情郎往見少女的角度,從言行情貌和心理活動,寫盡了和小周后私情幽會但又不涉低級庸俗的場面。

紙終究包不住火。

坊間傳言,娥皇發現李煜與周嘉敏的幽會後,非常憤恨,面壁而卧,至死不回頭看小周后一眼。

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只知娥皇自此病情加重,並於次子仲宣夭折後沒多久,與世長辭,是為964年的十一月。

此後時間裡,李煜沉浸在娥皇的去世里,形銷骨立、扶杖方能站立。

965年九月,李煜的母親鍾皇后去世。李煜遵循古制,守孝三年。

968年,李煜服母喪期滿,因皇后之位空缺已有四年之久。

就這樣,被李煜間隔4年不得大寵的周嘉敏被立為皇后,是為小周后。

對於小周后,李煜和對大周后是不盡一樣,或許是因為自由戀愛的牽引,也未曾可知。

史載,李煜很寵小周后,愛護有加,恩寵超過了大周后。有三個坊間故事似乎可以說明問題。

錦洞天

說小周后不僅貌美如花,但也很奢侈。李煜曾為了小周后,用嵌有金線的紅絲羅帳裝飾牆壁,用玳瑁為釘,以綠寶石鑲嵌窗格,用紅羅朱紗糊窗。且在屋外廣植梅花,在大片梅花叢中設了數處僅能容納2人的彩畫小木亭,以供李煜就和小周后賞花對飲。

不僅如此,每當春暖花花之時,他們隔筒為花器插花,放在梁棟、窗戶、牆壁和台階上面,是為錦洞天

天水碧

另有小周后頗愛綠色,李煜為她,上到衾枕帷幄、裙帶衣飾;下到釵環珠寶、清供玩物,所用皆是青碧顏色。

妃嬪宮女經常效仿,時有收取露水,以露水染碧為衣,很是美麗,是為天水碧。

帳中香

小周后與大周后一樣,很擅音律。不僅如此,好焚香也是小周后一大愛好。香當時很昂貴,李煜為此大力支持。自製焚香器具,又派宮女專門負責焚香之事,是為「主香宮女」。

據說,白天時,垂簾焚香,滿殿氤氳,小周后端坐其中,如墜雲霧;安寢時,就用鵝梨蒸沉香,置於帳中,香氣散發出來,沁人肺腑,號為「帳中香」。

恩愛歡娛的日子,大概過了七八年。

975年南唐國滅後,小周后隨李煜被俘於北宋汴梁城,被封鄭國夫人,過起了囚困生活。

李煜與小周后女英·最後影視劇照

野史有記載說,小周后日後入宮爭寵,此事不得而知。

倒是李煜有一首詞《喜遷鶯·曉月墜》,似乎有所隱喻:

曉月墜,宿雲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埽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這首作於李煜被困汴梁三年里,以入夢與夢回勾勒了李煜內心的翻滾,見暮春遠近,講惜春與惜人。把一個對所鍾愛的美人別後相思的情懷,活脫脫的躍然紙上。

有人說詞是寫給大周后的,結合時境更像是寫給小周后。李煜盼小周后歸來,倒也說得通。

可史載又說,李煜978年被毒殺之後,小周后悲哀不自勝,不久亦與世長辭,似乎更合理。

另世傳小周后被宋太宗趙光義強幸之事,為野史附會之說。

最早是北宋王銍的《默記》。

若《默記》的來源是南唐徐鉉和湯悅的《江南錄》(原名《江表事迹》),南唐舊臣徐鉉和湯悅對李煜為人讚賞有加,不可能於《江南錄》記載昔日國號被強幸。

若《默記》的龍袞的《江南野史》,《江南野史》裡面小周后入宮爭寵逸事,但並無趙光義強幸小周后的任何記載。

所以說多見於《默記》、《江南錄》、《江南野史》及後世創作的《熙陵幸小周后圖》的被強幸所,不足為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倉舒說史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一生回憶錄歷史上真實的蘇軾一輩子是怎麼度過的?

TAG:倉舒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