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來世,我要做你的兒子
白居易:來世,我要做你的兒子
西嶺雪
上篇文章提到的幾位轉世重來的詩人,都是隔了很多年甚至很多代之後才投胎的,以至於真假難斷。今天,我們來講兩段「當世見效」的故事。
大詩人白居易是相當自負的,27歲中舉,志得意滿地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之後邊做官邊做詩,事業名聲雙豐收,時不時為《賣炭翁》、《杜陵叟》打打抱不平,贏得好名聲,雖然偶爾犯個小錯貶個江州司馬什麼的,卻從無大的磨折,明明多話愛吐槽,卻仍能平平安安活到75歲,在眾多「國家不幸詩家幸」的牢騷詩人中堪稱一個異數。
他一生人中,熬死了八個皇帝,第九個皇帝唐宣宗李忱親自為他做悼詩,而且詩寫得還相當不錯: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這是誇讚白居易的詩家喻戶曉老少咸宜,《長恨歌》、《琵琶行》就跟鳳凰傳奇筷子兄弟的廣場舞一樣,婦孺皆知,連小孩子和外國人都會唱。
所有《吊白居易》的同題詩中,我認為這位皇上老兒的比其他所有人都好,最關鍵是體現了一種氣度。
要知道,那《長恨歌》可是諷刺他的老祖宗唐玄宗的,「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為貪美色而禍國殃民;《琵琶行》則寫於白居易被貶之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滿腹牢騷。
通常這兩種聲音都不是「上面」願意聽到的,而李忱竟能大大方方地接受並評價這是白居易最好的詩篇,這胸襟,比能撐船的宰相還高出一篙子,能裝得下一艘航空母艦。
可惜白居易沒機會看到皇上為他寫的詩,他看重的乃是比自己小了四十幾歲的晚輩李商隱,不但特別交待後事讓李商隱為自己撰寫墓志銘,甚至放言:「我死後,要托生做你的兒子。」
白居易推行「新樂府運動」,針貶時弊,措辭平實,有傳聞說樂天每次寫完詩要先讀給不識字的老婦人聽,老婦聽得懂,他才拿出來示人;
而李商隱恰恰相反,作詩最喜用典,「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無題》一首接著一首,多少磚家猜謎般猜了上千年,沒幾個人能讀懂李商隱的詩,遂成為千古朦朧派詩祖。
林黛玉說過,最不喜李商隱的詩,只除了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大概是因為就這句還像人話吧。
這樣風格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居然能成為忘年之交,莫不是因為物極必反?
且說白居易過世第二年,李商隱就生了個兒子,於是老實不客氣,認定是白居易轉世,咬文嚼字要為兒子取個響亮的名字。
小白?不合適,有點不尊重前輩。
大白?也不行,像只貓的名字。
又白?再白?復白?也不好,俗了,而且有歧義。
自己生前是很尊重白老的,每次見面畢恭畢敬執弟子之禮,對待他這轉世也不能太不恭了。
對了,就叫白老!
李白老,捎帶腳兒把李白也扯進來了,這名字夠威吧?
可惜的是,這位白老著實不聰明,人們看在他爹的面子上不好意思直接說傻,都說他大智若愚。
和白居易、李商隱都很有交情的另一位大詩人溫庭筠聽說了,本著實踐出真知的八卦精神,巴巴兒地特地跑來視察這位轉世靈童,結果只看到愚,沒看到智。
溫庭筠的名氣不在李商隱之下,他的詩詞不但在唐朝時是卡拉 OK的必選曲目,即使在今天也是廣場舞的主題曲,《甄嬛傳》主題曲「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每晚八點從我家樓下廣場準時傳來,關窗閉戶都擋不住那魔音入耳。
這麼牛氣烘烘的人,自然不能像普通俗人那樣吞吞吐吐地說客套話,於是大大咧咧地拍著李公子的後腦勺說:「白老啊白老,你也太委屈白居易了。」(《唐才子傳》「以爾為待郎後身,不亦忝乎?」)
不過,後來李商隱又生了個兒子袞師,據說這位二公子可是極聰明的,李商隱為了誇兒子,還難得很白話地寫了一首古風《驕兒詩》:
「袞師我驕兒,美秀乃無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四歲知名姓,眼不視梨栗……」
溫庭筠見了,故技重施,拍著袞師的後腦勺說:「只怕這一位,才是真正的白老托胎吧?」
不過,沒見過這位李袞師同學的作品,說他是白居易轉世,只怕仍是時人一廂情願罷了。
時光回溯到白居易剛進京時,人生地不熟,先要拜碼頭。於是托門求路地,把自己的詩寫在名片背面遞到了京城名流顧況的府上。
顧況看到「白居易」三個字,不認識,知道又來了一個不知死活的北漂兒,哈哈一笑說:「長安米貴,恐怕白居不易!」
但是翻到背面一看,「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禁拍案大奇,嘆賞說:「好詩啊好詩!能寫出如此的詩句,長安可居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說京城機會多,但是房租貴物價高,要是沒有「一歲一枯榮」的才氣和「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力,就還是不要問津,早早逃離北上廣的好。
且說這位顧況大人,很多同學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是對於他的艷遇史「紅葉傳詩」一定有所耳聞。
故事發生在天寶年間,有一天詩人顧況從洛陽宮外經過,看到從宮中流出的小溪中一片紅葉載浮載沉,隨手拾起,竟然發現背後有字,乃是一首詩:
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
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這顯然是一個寂寞的宮女寫下的,雖然經了風沉水漂,但上面依稀還有脂粉香呢。
顧況可是一位憐香惜玉才高八斗的文藝青年,看到美女的詩豈有不和之理?遂立刻躥進小樹林選了一片最紅最大的楓葉,在上面寫下一首詩:
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里斷腸時。
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寫完之後,顧況沿溪而上,來到宮外流水的上游將紅葉投入。然後就早早晚晚地坐在下游等待。
沒想到這漂流瓶還真有了迴音,他再次收到了宮女的詩。
從此之後,這紅葉傳情的兩個人就有了屬於他們二人獨有的愛情密碼,水上傳音網戀得一塌糊塗。
不久,安史之亂爆發。(這幾天寫的文章,好像總也逃不過這個安史之亂,不過好在今天寫的是好事兒)
洛陽兵敗,宮女們四散出逃時,顧況特地到宮門外等候,竟然真的找到了那位紅葉女。
難為兩個人郎有才女有貌,並沒有像一般網戀那樣見光死,竟然得偕連理,白頭到老。真是一段普大喜奔的完美佳話。
但是幸福的人兒也有不幸的時候,顧況老了老了,七十歲時卻遭受了今生最大的一次打擊——兒子死了。
老來喪子,人生至痛。顧況痛不欲生,時常徘徊庭中,苦苦低吟:
老人喪其子,日暮泣成血。
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時別。
顧況這年已經七十了,可是沒有多久,卻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非熊」。
這顧非熊生來是個啞巴,六七歲了還不會講話。哥哥們經常捉弄他。這天許是把啞巴欺負急了,小非熊忽然開口說話:「我本來應該是你們的哥哥,你們怎麼可以欺負我呢?」
一旦開口說話,小非熊就再也止不住了,滔滔不絕地說自己本來就是顧況的兒子,死後靈魂徘徊庭院不忍去,聽到老父的吟誦聲,暗暗發誓:我還要做你的兒子!於是再度投胎做了顧家子。
眾人皆以為奇,於是拿各種八卦考他,非熊都對答如流。大家這才信了。
顧非熊後來比李袞師有名,寫過很多詩,讀書也好,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
他有個朋友叫段成式,也是位非著名詩人,段式成寫了本非著名雜記《酉陽雜俎》,記載了這個故事的始末,說是顧非熊親口告訴他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TAG:西嶺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