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警告世界金融比十年前更危險:信貸惡化幾乎每天出現

專家警告世界金融比十年前更危險:信貸惡化幾乎每天出現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道英媒稱,一位資深銀行家警告說,今天的世界金融體系就像上次泡沫最大時一樣危險,不過這次當局陷入了「政策陷阱」,沒有多少防範手段可用。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22日報道,9年來投入的緊急救助資金帶來了一系列的反常效應,誘使新興市場陷入了債務依賴,卻沒有解決全球失序的結構性原因。

常駐瑞士的經合組織評估委員會主席、國際清算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懷特說:「當前所有的市場指標與我們在雷曼危機前看到的很像,不過其中的教訓似乎被遺忘了。」

懷特說,令人擔心的信貸惡化的證據幾乎每天都在出現。最新出現的可怕事情是,據披露,英國陷入困境的建築集團卡里利恩公司悄悄地通過在德國發行憑證式債券募集了1.12億英鎊(約合1.57億美元)資金。南非的零售商斯坦霍夫也利用這個不起眼的市場舉債7.3億歐元(約合9億美元)。

憑證式貸款曾經是向德國中小型家族企業提供絕對可靠借款的一個特點。市場的這個角落變成了一種高風險影子金融,顯然是為了逃避監管,說明信貸系統已經被量化寬鬆和負利率政策扭曲到多麼糟糕的地步。

懷特說,每次不穩定的繁榮處於巔峰之際,都有一種令人陶醉的樂觀情緒,人們對好消息抓住不放,說服自己相信風險在變弱,然而恰恰是在這個時候會犯最糟糕的錯誤。2007年,在金融風暴快要爆發前,壓力指標同樣低於正常水平。

這一次各國中央銀行在抓住一隻特別兇猛的老虎的尾巴。自雷曼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率猛增了51個百分點,達327%,創歷史最高紀錄。世界經濟的每一個部分都在表現出某種扭曲的病態。

這是經濟史上的新現象,可以追溯到來自西方的量化寬鬆流動性釋放,這衝擊了東亞、拉美和其他新興市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前,他對《每日電訊報》說:「各國中央銀行一直在火上澆油。」

他說:「監管者們真的應該慶賀金融體系現在更安全了嗎?當他們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時,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市場最好更小心些,因為出現了很多開裂點。」

他說:「有法律要求製藥公司在推出一種藥品前必須進行非預期後果測試,但是中央銀行不認真考慮副作用就啟動龐大的量化寬鬆社會實驗。」

美聯儲已經在回購債券——沒有理睬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警告——而且今年將加快步伐,一個月將回購500億美元。在特朗普政府的稅收和支出閃電式行動將美國的預算赤字推向1萬億美元而中國和日本減少美債持有量之際,這將導致美國財政部的債券供應激增。

風暴形成的必要因素都具備了。最好的情況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升高到足以引起信貸市場震蕩的地步。我們還沒有接近危險點,但是上周債券收益率升至3年來的最高點2.66%。這打破了其36年來一直下行的趨勢,使得世俗的債券圈子發出了大聲警告。

中央銀行現在陷入了「債務陷阱」。隨著全球通脹壓力加大,它們不能繼續讓利率接近零,因為那將導致更危險的金融泡沫,但是它們也不能輕易提高利率,因為那樣有使整個金融體系崩潰的風險。懷特說:「坦率地說,這很可怕。」

他說:「我們的彈藥快要用完了。我擔心到某個時候,這將通過大量債務違約來解決。」

資料圖:2010年9月24日,佳士得拍賣行的職員在倫敦與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標識牌合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委執政黨單方面宣布大選時間 馬杜羅誓言再度競選連任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