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的那一頭——梁在平《平園箏詩》
古琴 | 李祥霆
古箏 | 吳莉
在箏樂發展史上有這樣一位前輩,他被譽為二十世紀傑出的箏樂大師。師從民族音樂家史蔭美先生和河南箏派奠基人魏子猷(you二聲)先生。他為箏樂的推廣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自費刊印了中國箏史上第一本箏譜《擬箏譜》,填補了「箏無專譜」的空白。在四十年前,台灣能彈箏的人寥寥無幾,在他的大力提倡和辛勤耕耘下,台灣學習古箏的人已達數十餘萬人。當他週遊世界,每有機遇,便以獨奏音樂會的形式宣傳古箏,成為中國音樂文化使者,他就是梁在平先生。
梁在平一生為箏創作了40餘首作品。早年,先生同時學習琴和箏,兩件樂器的互補研習成為他後來創作的源泉。相較一些僅套用旋律為主,在音樂風格上偏向將琴曲「古箏化」的方式,梁先生對古琴樂曲和古琴音樂元素的掌握以及運用上,要更為透徹。先生對兩件樂器由外而內的揣摩,使古琴對他的箏曲創作,分別從作品標題、音樂 素材和彈奏技法上均產生影響。
為古箏和古琴創作的《平園箏詩》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通過箏和琴的對話,表達了對友情的呼喚與淡淡的哀愁。在這首作品中,箏對古琴借鑒體現在演奏技法上。梁在平先生在他的著作《箏路歷程文集》中說:我的作曲精神是採用古琴的吟揉進退的特色與意境超然的泛音,運用到箏曲上。有時在琴曲上不能表達的音色,在箏曲上可以表達出來。
這首作品中,兩件樂器由一段泛音的對話引入。在20世紀中葉前,傳統箏曲中較少出現泛音,先生在他的創作中模仿古琴的樂曲結構,開始大量將這個技法作為樂曲的引子和尾聲出現在作品中。進入正段後,出現了大量的揉按,這是梁先生作品中最顯著的特徵。他的作品最初是為16弦鋼絲箏創作的,鋼絲箏的餘韻更悠長,可以將尾音持續數拍,起到綿延不斷的效果。《平園箏詩》出現大篇幅的揉弦,不同於通常裝飾性的揉弦,隨性按放,它的幅度已接近滑音的效果,並且具有明確的節奏輪廓。這種特有的吟揉和頻繁多變的按滑,使音與音之間產生飄忽不定、微分關係,更加顯著的表現出蕭瑟、哀愁之情。
本文寫作參考:
楊娜妮:《雁柱朱弦 琴韻箏聲》,載《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
樊蔚慈:《——論梁在平與陳蕾士箏樂風格中的古琴逸韻》
梁在平:《箏路歷程文集》
TAG:中國古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