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然教育遊學分享之大沼流山牧場
位於北海道南大門函館北側的大沼,擁有美麗的湖泊「大沼」和活火山「小駒山」,這裡是小鹿純子的故鄉(知道小鹿純子的人都不小心暴露了年齡)。大沼流山牧場就在大沼湖邊,小駒山畔。
10月16日上午,我們告別黑松內啟程前往大沼,兩小時的車程讓人昏昏欲睡,這時聽到有人驚呼「哇,好美呀!」是大沼湖從窗外掠過,驚鴻一瞥,睡意頓消。經過大沼湖之後很快流山牧場就到了,這是與黑松內完全不同的景象。
從大沼湖看小駒山
從流山牧場看小駒山
我們在流山牧場的住處是地上兩層的木質獨立屋,有幾個六人間的宿舍、帶壁爐的起居室、有風景的廚房和餐廳(兼會議室)、辦公室。午餐在牧場的西餐廳,燕麥烤餅卷牛肉,新鮮蔬菜沙拉,食物均是自家農園出產。餐廳一角還售賣山菜、栗子、楓葉樹糖漿、白樺樹汁,以及幾種當地食材為原料的點心。
大沼流山牧場擁有包括牧場、森林、農地在內的廣闊土地。在90年代,日本鐵道公司(JR)買下了這塊地準備做高爾夫球場和高檔度假休閑的地產項目,但由於經濟下滑的原因,日本當時許多的高爾夫俱樂部都停業了,JR這塊地也不得不放棄原有的規劃,改建成鐵道森林公園等設施,但終因經營不善難以為繼。
後來JR找到高木先生的自然學校網路NEOS,委託高木先生的團隊來這裡運作自然學校,在場地費用及其他許多方面都給予支持。在流山牧場接待我們的Mister(大家是這麼稱呼他的)原本就是JR的員工,現在成為了流山牧場自然學校的成員紮根在這裡。
大沼流山牧場有個外文名字:「Paard Musee」。Paard是荷蘭語「本地馬」,Musee是法文「博物館」。北海道本地馬「道產子」,在北海道農業文明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地有馬耕的傳統,道產子馬一直與北海道人共同生活勞作。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馬已經退出了原有的角色,道產子馬失業了,數量急劇減少,失去了工作和生活領地的道產子馬,面臨種群衰退甚至消亡的危險。
流山牧場的使命便是要在這一片土地上,實現與馬相依的牧場、森林、農園相結合的自然生態生活。推廣人與馬和諧共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向北海道各地培養輸送馬和與馬一起工作的人,讓道產子馬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實現種群的穩定繁育。
北海道本地馬「道產子」
可以說,流山牧場的雄心甚至比黑松內更進一步,他們要實踐一種與大自然和馬和諧共生的生活,一個真正的自然生態村。這讓我想到森老師說的「小單元能更好的實現自身的環境凈化」。他們以流山牧場為一個小單元,不僅要實現環境凈化,還要實現緊密依存的生活方式。
下午Mister帶我們參觀了馬場,這裡除了道產子以外,還有來自比利時、荷蘭、法國等地的不同馬種,真是一座馬的博物館。
牧場開展大自然中的騎行、馴馬技巧研修、身心養護健康騎馬等活動,透過跟馬匹的溝通,接觸到大自然的深處,體會生命的可貴,體驗到生命與生命相依的牧場生活。
下午還有一項重要的體驗——與馬一起在森林中工作。
流山牧場擁有大片森林地帶,他們希望不依靠化石燃料,單靠馬的力量來進行持續可能的造林工作。原來的林地除了喬木還有各種雜亂的灌木,不僅搶奪喬木的生存養份,人也難以進入開展工作,土壤也因為灌木的錯節盤根影響喬木的生長。流山牧場首先放馬入林,經過長時間馬兒在林間的自由活動,低矮的灌木成為馬兒的食物被清除了,土地也被馬蹄踩踏翻耕一遍。接下來就是對森林裡的樹木進行定期的疏林間伐維護,把生長過密的樹木砍伐運送出森林,這是現在馬兒們的主要工作。
下午的工作坊就是參與這項工作。工作人員先跟我們講解了工作的內容,然後告訴我們,第一步是與馬建立感情,讓馬感覺安全舒適。於是我們開始與馬親近,給它梳洗按摩。
好壯實呀,重達900公斤,它能拉動與自己體重相當的木材。工作人員正在為它佩戴裝備。
我們和馬一起走進森林,這裡有已經砍伐清理好的木材,工作人員將木材一端固定在一個簡易的運輸裝置上,與馬套連接好後就開始拉運木材出山了。
後來工作人員讓我們體驗一下馬兒一次拉運木材的重量,我們先是六個人一起拉,竟然紋絲不動,後來八個人一起拉才勉強拉動了一點。
然後是為馬兒餵食,以及處理木材的枝條,砍柴用作生活之用等等,這些都是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內容,我們便是在體驗他們的日常。
鋸木頭也是很有技巧的,學到一些小本領。劈柴喂馬週遊世界,我已經做了兩件,就剩週遊世界了。
這節可以移動的車廂,猜猜是什麼所在?
是個小小幼兒園,流山牧場森林幼兒園,最多只接收9名孩子。
孩子們的日常包括負責牧場的羊、以及部分馬匹的三餐和清理羊圈,參加農園的勞動等,其實就是地地道道的牧場生活。
晚上是星空下火光旁的BBQ,以及晚餐之後的每日重點:把酒暢談。
猜猜桌上礦泉水瓶里裝的啥?白樺樹汁!
在白樺樹皮上開一道小口,插入一個像小型水龍頭的工具,下接一隻瓶子,就可以收集白樺樹汁,每天一棵樹可以收集到10L。白樺樹汁需要及時冷凍存儲,所以喝的時候都是剛剛解凍的,入口純凈清甜,真有種啜飲大自然甘霖的感覺。用冰涼的白樺樹汁兌梅酒或威士忌,那口感至今難忘。
在那晚,我問高木,為什麼自然學校這麼熱衷於培養人才,這不是培養競爭對手嗎?還開發許多新基地,之後又讓別人去經營。
高木說,在日本自然學校的需求很大。首先中小學生的教育大綱里要求每學期要有相應課時數的自然體驗課程,這相當於剛需了。其次家長以及整個社會都很注重孩子在自然中的活動,包括野外生存能力(也許和災難多發有關)。另外除了孩子以外,企業員工、老年人等等社會上許多群體都有這方面的需求。
同時,他認為培養人輸送人,是在培養有共同理念的、志同道合的群體,越來越多的人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使命感,具備相應的技能,這樣他們的事業才會越來越壯大,才能更好的實現他想擁有的那個美好環境。
在與流山牧場的Mister交流時,他說他們有個計劃,希望能造更多的獨立屋,吸引一些家庭或群體來這裡居住,用他們踐行的牧場、森林、農園的自然生態生活方式,在這裡工作和生活,或者進行周期性的體驗。讓這裡真正成為一個體驗式的生態自然村。他們以此向銀行申請貸款,可是沒有獲批。
同行有上海、廣州的朋友,他們說,這好辦呀,中國肯定有人願意投資,有很多有錢人肯定喜歡來這裡度假。召集一些人眾籌就可以了。日本人說,不是來度假,是一段時間要在這裡實實在在的工作和生活。同行的朋友說,先解決資金的問題呀!
這時有個問題浮現出來,有人問高木,你們沒有資金髮展,規模都這麼小(許多自然學校都只有幾個人,流山牧場擁有一百多萬方的土地,也只有十來個人),收入也偏低,全國還有近4000家自然學校,為什麼呢?
高木回答:「我是為這個星球而工作,不是為別的。」這時他突然轉頭朝鄰桌正和其他人談話的Mister問:「你是為地球而工作嗎?」,「是呀,可以這麼說,我就是為地球而工作的。」Mister先是一愣,然後肯定的回答。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