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萬沒想到,他們竟然都曾涉足過臨邑這塊風水寶地!

萬萬沒想到,他們竟然都曾涉足過臨邑這塊風水寶地!

GIF

臨邑這塊風水寶地

人傑地靈、豪駿名士輩出

千百年來

她吸引無數的「異鄉客」來到這裡

這些「異鄉客」不僅在臨邑大地上

留下了足跡

還留下了他們的風采和業績

周穆王

周穆王,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世稱「穆天子」。

《穆天子傳》中記載穆天子曾經到過臨邑,並為臨邑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穆天子傳》載:「季冬甲戌,天子東遊,讀書於犁邱。」

周穆王築讀書台

公元前11世紀,周穆王受其母丹朱「漫遊是好」的訓導,乘八駿東遊至犁邱,飲馬於漯水,於犁邱城東南隅一土丘讀書數日,其讀書的土丘遂命名為「天子讀書台」。後人在穆天子讀書處,相繼修建了犁邱書院和犁台書院。

明代邢侗辭官歸里後在天子讀書台旁修建了來禽館,在此讀書習書,吟詩作畫,終成一代書法大家。

Story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陝成紀人,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這位在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明君曾經給臨邑人修築了一道大堤。

《臨沂縣誌》載:「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路過臨邑城北並在此築堤露宿修整,所築大堤稱『唐王大堤』。」

唐太宗築唐王大堤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征遼時,有一天傍晚路過臨邑宿安。此時宿安因為緊鄰贊河北岸而風沙瀰漫,皇帝的大隊人馬難以駐紮,唐太宗遂命兵士築提安營而宿,以阻擋風沙襲擾。

巧合的是,大提築好後,隨即風煙俱靜,月明如水。只是一夜間,唐太宗對這裡肥沃的土地、樸實的民風、豐美的水草大加讚賞,臨走時竟然留下幾個隨從和妃子讓他們在此生活。後來隨從們人丁興旺並依堤建了村莊。

為紀念這一唐代遺留下的古迹遺址,宿安鄉黨委政府在遺址不遠處修建了「唐王大堤」牌坊,由時任山東省書協副主席、全國著名書法家魏啟厚先生題寫了匾額。

Story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隋志》載:「臨邑有鵲山與漯陰城。」

鵲山是山東省濟南市北郊、黃河北岸的一座小山,與東面不遠的華山遙相呼應,均屬於齊煙九點之一。

李白遊歷古臨邑

相傳扁鵲曾經在山下煉丹,故名鵲山。煉丹房牆上掛有蒿簾,內有爐灶,時有縷縷清煙裊裊上升,香氣氤氳,人稱「翠屏丹灶」。

唐代時的鵲山岩壁峭立,綠屏匯翠,怪石嶙峋,鳥雀嘰喳,周圍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人文和風景相得益彰,曾經使境內外的文人墨客流連忘返。

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經與友人暢飲後賦詩《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其一:「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其二:「湖闊數十里,湖光搖碧山。湖面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其三: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

Story

朱棣

明成祖朱棣,漢族,明朝第三位皇帝。即位後,遷都北京,致力於內政外交,名人編纂了《永樂大典》。在他統治期間,社會安定、國家富強。這一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

朱棣與臨邑忠士

明代「靖難之役」時,燕王朱棣親率借來的20萬蒙古鐵騎橫掃魯北平原。

來到臨邑時,一些青年壯士結眾投軍,其中有紀綱、鍾信、穆肅、王得、邢伯住等人。因為這些人勇武彪悍,不畏生死,深受燕王朱棣喜愛,朱棣便將他們全部編入忠義衛,成為朱棣的侍衛親軍。

從此,他們追隨朱棣衝鋒陷陣,浴血拚殺,九死一生,屢建功勛。臨邑有數處朱棣操練兵馬的古迹。

Story

臨邑這座城

因為有了他們而傳奇

因為有了他們色彩更加絢麗

因為有了他們文化底蘊更顯豐厚

因為有了他們走向文明的腳步更加雄健有力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暢遊臨邑 的精彩文章:

TAG:暢遊臨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