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缺編200架戰機!印度空軍能否爬出「二代機陷阱」?

缺編200架戰機!印度空軍能否爬出「二代機陷阱」?

據《印度時報》1月23日報道,再過一個月左右,印度將有三名女飛行員獲得單獨駕駛米格-21的資格,這是印度空軍歷史上首次出現超音速戰鬥機飛行員。印度現役的米格-21單座機,都是後期的「比斯」型或是以色列幫助升級的「野牛」型;這玩意兒起降性能有多蛋疼,玩過《DCS:米格-21比斯》的朋友都清楚。印度女飛要能在這上面放單飛,那真是不容易。

增裝的各種設備讓米格-21「野牛」顯得更加臃腫。印度空軍現有240餘架米格-21

不過印度空軍估計也沒功夫感慨這個。隨著去年12月28日又有一個米格-21中隊退役,同時最後一個米格-27ML中隊也退役了,印度空軍的戰鬥機規模進一步縮減至31個中隊——這是一個讓辛格們十分抓狂的數字。

42個中隊,是紅線還是陷阱?

眾所周知,印度空軍是一支令人不能小看的力量,但是近年來他們正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飛機越來越少了。

當年剛剛裝備蘇-30K,即將裝備蘇-30MKI的印度空軍可謂雄心滿滿

時間撥回2000年,當時印度國防部在向國會一個委員會提呈的報告書中說:「如果我們要抵禦中國及對巴基斯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非兩面同時受敵,我們需要44個中隊的戰鬥機。」最終在軍隊與國會的一番討價還價後,這一數字變成了42個。於是乎「42個戰鬥機中隊紅線」,就成了之後十幾年印度國防部長等高官在媒體面前老生常談的話題,聽著就跟咱們國家的18億畝耕地紅線似的牢不可破。

然而印度人的這道紅線,現在看來就像那個「美國對朝紅線在哪兒」的笑話一樣:

川普:「你越過紅線試試看!」

正恩:「哪一條?」

2000年提出「42個戰鬥機中隊紅線」的時候,印度空軍還有38個戰鬥機中隊,當時蘇-30MKI還未列裝。然而到了2018年,當印度空軍裝備了十二三個中隊兩百多架蘇-30MKI的時候,距離「紅線」的距離反而越來越遠了。

「紅線」的名存實亡,並不能全怨印度空軍。大國空軍從二代機到三代機的換裝經驗都表明,用先進的多用途戰機取代老式的單一用途飛機時,機隊規模出現相應合理的縮減很正常。應該問的是:為什麼要定這條紅線?

1月17日,印度女國防部長尼瑪拉·西塔拉曼(之前任印度商務部長)乘坐31中隊的蘇-30MKI體驗飛行45分鐘

「道理我都懂,但為什麼我們的戰鬥機中隊少了?」這種純粹的數字遊戲(類似的還有「為什麼我們的戰鬥機中隊數量達不到巴基斯坦的兩倍?」)是印度國防部的文官們最喜歡的問題。而在這種僵化思維的限制下,只能靠「續命」老舊戰鬥機來勉強維持中隊數量,以期獲得足夠撥款的印度空軍,反而因為老飛機不堪重負、事故頻發,又被國會一頓噴。抬頭看看竟敢一口氣就把所有強擊機退掉,反正有每年80架國產三代機產能撐腰的北方強敵,簡直想吐槽,這幫傢伙也好意思管自己叫第三世界國家。

「我們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空軍就是這樣的!」

顯然這種維持也只能盡量減緩規模縮減的趨勢,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是這麼容易扭轉的了。印度國防國務部長巴姆雷在去年年底說,印度現在的6個「美洲虎」攻擊機中隊中,有2個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退役。這樣即使未來兩年新機採購計劃能落實,到2020年,印度空軍也只能保持32個戰鬥機中隊和39個直升機中隊。

然而說到新機採購計劃,除了正由HAL組裝尾單的蘇-30MKI之外,印度空軍的其他新機項目可以說是各有各的問題。就說扯了10年的中型機換代,LCA?沒啥必要說了,引進F-16或者「鷹獅」生產線?面對莫迪政府不切實際的「Made by India」要求,美國人和瑞典人實在不敢輕易答應。「陣風」?達索:老鐵啊你們不答應就對了,印度不僅要求自己生產「陣風」,產出來的飛機還得我們包售後......

法國人起初對推銷「陣風」十分熱心,然而在印度提出的種種要求面前,休說什麼轉移技術了,眼前這36架訂單的合同執行力度都很成問題......

至於購買蘇-57(好吧連印度自己都懶得提)或者F-35(這個連洛馬自己都不敢提)......我們還是談下一個話題吧。總之儘管42個中隊的「雄心」還在,但到2025年,印度空軍戰鬥機規模很可能連30個中隊都保不住,也就是總數不到600架,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而在閑出了這麼多坐辦公室的男飛行員的時候,首批女飛卻要登進米格-21的座艙,這畫面......阿米爾汗真的可以再拍一部電影了。

拆東牆,補西牆

對於國土面積廣大的印度來說,飛機少了,就更得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次印度退役的米格-27ML中隊——第22中隊,和在2017年稍早時候完成退役的222中隊,均屬於空軍第16聯隊建制,一同駐紮在哈斯馬拉空軍基地。

好多國內媒體在轉述米格-27ML退役的報道時,都沒有注意到這支部隊所屬基地這個信息點。哈斯馬拉空軍基地位於西里古里走廊以東,緊靠不丹和錫金,距離去年差點搞出歷史教科書級別大新聞的洞朗,只有75公里。

按照印軍的作戰想定,當印度的北方強敵開始拔除錫金沿線的一線碉堡據點,甚至橫掃不丹、對西里古里走廊重要目標展開打擊的時候,米格-27ML就要在第一時間起飛為第33軍團提供空中火力支援,並對北方強敵的炮兵、火箭軍和後勤陣地展開打擊——至於這些戰機能不能過野戰防空這關,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在整個印度東部空軍司令部,能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不少。所以說到空地打擊這活兒,不少人第一時間的反應是上蘇-30MKI啊!作為一種多用途戰鬥機,蘇-30MKI載彈量大,裝了PESA雷達有TVC配置高,上能制空下能舔地,似乎滿足了印度的所有需要。

發射「布拉莫斯」空射型的蘇-30MKI,由於機體平台大,印度試驗新型機載武器基本都靠它

但目前印度空軍的蘇-30MKI都集中部署在了對巴基斯坦的前線和首都周圍。按照印度國防部的作戰方針要求,印度武裝部隊要準備同時在北方和西線開戰,所以除非出現特殊情況,這些戰機絕大部分是難以在第一時間馳援東部。而在東線,只有第2和第102兩個中隊裝備了蘇-30MKI,總共30多架,分別駐紮在提斯普爾和賈布瓦機場。

讀過《國家意志》的朋友,對賈布瓦機場一定很了解

如果在戰時這些飛機能躲過打擊順利起飛,或者轉場至其他機場,這2個中隊平時不僅要應對北邊可能出現的對手,還得提防著南邊孟加拉灣:萬一海上突然冒出來啥奇怪的東西怎麼辦?更要考慮到蘇-30MKI那可憐的妥善率(東部空軍司令部實際能飛的加起來只有1個中隊18架左右),讓已經忙得有點顧頭不顧尾的蘇-30MKI再去執行戰術打擊任務,那就真的是搬石頭砸腦殼——自討苦吃。

雖說米格-27ML的可變後掠翼維護起來也很煩人,但它有一個好,能在粗糙的野戰機場起降、而且是改過機頭加強過裝甲的專用攻擊機,談得上皮糙肉厚,一個電話召之即來。蘇-30MKI太忙,直升機機群們還得忙著搬運貨物人員,LCA這個替代品又實在不靠譜,米格-27ML就只能湊合了下來。

從1986年到1996年,印度按許可證生產了165架米格-27ML

就這樣從2011年開始,以2個中隊的蘇-30MKI搭配3個中隊的米格-27ML,印東部空軍司令部的戰機就這樣形成了有印度特色的「高低搭配」。而在描述假想印巴未來開戰後各方介入展開一場大戰的戰爭小說《國家意志》中,米格-27的戲份也不少。

如今米格-27終於等不到這些戲份成真了。2016年,第18中隊正式撤編,22中隊和222中隊的米格-27也開始退役。但在洞朗危機期間,22中隊一度暫停了退役流程,可以說是站了「最後一班崗」。現在印度僅存的兩個升級型米格-27ML中隊都部署在西部(拉賈斯坦邦的10中隊和29中隊)。

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最新換裝的殲-16

面對北方強敵在這一地區越來多的三代機,東部這倆蘇-30MKI中隊那是鴨梨山大。不過面對這一刻的到來,印度倒是早有準備。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軍方都知道現在LCA不堪大用,所以印度寧可挨宰,也在前幾年以超過2億美元單價的代價,和法國人簽下了購買「陣風」的合同。其中有18架「陣風」戰機,就被考慮部署到米格-27ML所在的哈斯馬拉基地。

但「陣風」不可能第一時間到貨……怎麼辦?印度人第一時間就把提斯普爾中隊的4架蘇-30MKI抽調去了哈斯馬拉頂著

雖然印度媒體將去年的洞朗危機進行了大力宣傳,將其標榜為莫迪老仙文治武功的一大典範,然而如今洞朗地區的實控情況,已經再好不過地說明了實際結果。印度的有識之士特別是軍方人士非常清楚:某種程度上,洞朗危機就是印度的「96台海危機」,要不是莫迪及時認慫,說不定就會演變成印度的1895。

然而,如果還有下一次,認慫還來得及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那些十多年來都不漲價的五毛錢辣條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