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是如何看待父母之恩的?

佛是如何看待父母之恩的?

信佛者禮讚佛祖舍小家為眾生,是大慈悲;非佛者認為佛連父母養育之恩都拋棄,是假情懷。那麼,佛祖本人是如何看待父母養育之恩的?

雖然佛弟子常言:「以文解經,三世佛冤。」其實究其文,考其義。所謂依經不依人,不能因意見相左就說是歪解,不能以觀點一致就說是真言佛說。以文說文,是一種客觀的求知態度。

且不扯遠,回到主題,經書上是如何記載佛對父母養育之恩的理解的呢?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中,佛祖曾與摩揭陀國王舍城中的500長者專門探討了父母養育之恩的意義及佛對父母養育恩情的看法。具體觀點有四:

一、父母之恩第一,功德不可校量。

佛對前來聆聽佛法的500長者說,你們此刻聽說了佛法的大乘妙義,就心生求利益安樂的未來法,這是不對的。世間有四種恩情不能忘:「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

佛將父母養育之恩名列四恩之首,其次是眾生間的人情交集,再次是國王領主對個人生命的庇佑,最後才是佛法僧三寶對生命的指引。佛甚至認為,供養佛菩薩的功德遠非供養父母重要。佛說:「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

二、悲母之恩「逾於須彌,重於大地」

佛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尤其是母親對子女的恩。恩及未形,從娘胎十月便吮母心血而生。出生後,要「飲母乳百八十斛」才能真正發育完成。佛說,母有十德。「一曰大地、二曰能生、三曰能正、四曰養育、五曰智者、六曰莊嚴、七曰安穩、八曰教授、九曰教誡、十曰與業。」

父母之恩,割肉侍親且無以為報。佛如是說:「世間所高莫過山嶽。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

三、母在為富,母沒為貧

世人無不愛富嫌貧。然佛問:「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在佛看來,最富者並非是手捧價值三千大千世界、能夠滿足你任何心愿的至寶摩尼珠。

佛的答案是:「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母在為日中,為月明;母沒為日沒,為闇夜。故佛說,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與供佛福等無異。

四、眾生恩者,即無始來,等無差別

舜孝而有瞽叟之父。有人說,我誠心對待父母,奈何我以人為父,人不以我為子!想孝順,不是沒心,是沒機會。對於此,佛如何認為呢?

佛說,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多半互為父母。生生世世循環,父不慈母不悲子女不孝並非偶然,並非當下誰之責任。唯有互相體諒對方,才是家庭的和諧之道。

父母之恩若此,故佛說眾生「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不孝順父母的人,連如來也不能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史曰 的精彩文章:

佛前求富貴,佛經怎麼說?菩薩真能保佑我們發大財么?

TAG:趣史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