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進忘退也是錯,看拓跋余如何做?
北魏孝文帝時期,彭城王元勰是孝文帝的弟弟這年三月二十四日,孝文帝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對元勰說:「現在,天下還沒有平定,嗣子年幼弱小,江山社稷就全依靠你了。」接著,他誠懇地告誡元勰:「霍光、諸葛孔明、都能以異姓臣子的身份,接受顧命託孤,何況你是親屬賢臣,怎麼會不全力承擔呢?」
元勰有元勰的看法,他不但不接受,還講出一番讓孝文帝收回成命的理由。元勰說:「布衣之士還能為知己奉獻生命,何況我是先帝的兒子、陛下的弟弟呢?我以至親的身份,長久參與機要大事,恩寵和威望光輝顯赫,海內沒人能趕得上的。過去,我敢接受您給予的權力,主要是倚恃著您日月般的聖明,能寬恕我知進忘退的過錯。現在,您又委任我做元宰,總攬朝政軍機大權,已經有了震撼人主的名聲,因而,獲罪是肯定的。過去,周公是大聖人,成王是最賢明的君主,還難免對周公產生懷疑,何況是臣下我呢?陛下受我重任,信任我、愛護我,以保全君臣之義的美名。」
元勰向孝文帝講出一個道理,自己權力再大,威望再高,都是孝文帝給的,自己又是孝文帝的親弟弟,不會有人有更多的議論和想法,而且落了一個兄弟相親、君臣和睦的美名。如果換了新君,情況就不一樣了,肯定會為朝中所不容,出現什麼樣的結局,都是不好說的。元勰舉了周公和成王的例子,是很有說服力的。孝文帝接受了元勰的觀點,說:「仔細想想你說的話,從道理上,實在難以反駁。」
孝文帝還詔令太子:「你叔父元勰,清逸高雅,不接受美好的賞賜,如白雲一樣高潔,不貪榮華,舍其官職,其本心如松柏翠竹般清高。我自小同他相處,交情深厚,不忍同他分離。我死了以後,你要聽由他辭去官職,脫身俗務,來順從他謙虛自抑的性格。」這個詔書下了幾天後,孝文帝去世了。
北魏是鮮卑族建立的政權,元勰作為一個鮮卑人,能有如此見識和涵養,並對政治鬥爭看得如此深透,是極少見的。
元勰這一做法,是為了自保,對穩定政局、新皇樹威,也是有利的。「知進忘退也是錯」,這個道理,講得是很深刻的。有進有退,這個是正常的;只知進不知退,肯定是要犯錯誤的。
TAG:伶仃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