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在台灣徵召多少原住民加入日軍,戰後又受到什麼待遇
原標題:二戰時,日本在台灣徵召多少原住民加入日軍,戰後又受到什麼待遇
1950年,台灣島上的總人口只有700餘萬,其中200萬是49年遷移到台灣的移民。至於台灣本土人,最多不過500萬。但在二戰期間,就是這麼500萬人卻有100萬在位日軍服務。其中的20多萬台灣青年穿上了日本軍服,為日本而戰。而他們的對手是美國和自己的祖國中國。
台籍日本兵人數統計表 :軍屬,軍夫 (1937年~1945年) 126750名 。軍人 (1942~1945年) 80433名, 總數 207083名 ,陣亡人數 30304名(15%)
以上為日本厚生省統計資料. 不同文獻的相關數字有異,並不相符台籍日本兵,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1942年-1945年)被日本殖民政府徵召去服兵役的台灣人。「台籍日本兵」在相關文獻中有種種不同的稱謂,除了「台籍日本兵」、「台灣人日本兵」、「台灣人原日本兵」、「原台灣人日本兵」等稱謂以外,由於在1944年9月以前這些軍人在名義上是以「志願兵」的形式徵召的,所以也有人用「台灣特別志願兵」這個語彙來指涉這些軍人。
至日本投降為止,總計台灣人當日本兵的人數有8萬多人,而被征為軍屬(含軍夫)的,更多達126,700多人,共20多萬人.此外,還在校讀書的青年學生,也必須參加「學徒兵」。整體而言,台灣人為了日本打所謂的「大東亞聖戰」而戰死的軍人及軍屬,總計有3萬多人
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前,當時屬於日本殖民地人民的朝鮮人、台灣人並沒有服兵役的義務。不過,客觀而言,朝鮮2,140萬左右的人口,委實是一大人力資源。因此,1938年2月,由於「陸軍特別志願兵令」的發布,日本首先在朝鮮實施志願兵制度
在台灣,與朝鮮同性質的「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在1942年才實施。不過,早在1937年秋天,台灣的殖民當局即已開始徵用軍夫以擔負軍中雜役。隨著日本對華戰爭的提高與擴大,台灣人也被徵調為翻譯人員,經訓練後負責福建話、廣東話與北京官話。在戰爭期間,由於台灣的軍夫以及翻譯人員的數目被列為軍事機密,所以從一般資料中無法得知總人數.
在「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開始實施以後,台灣人對於志願兵制度的反應算是相當熱烈。在1942年,共有425,921個台灣人應徵1,000左右的志願兵位置,約等於100個男子中即有14人申請(占當時台灣成年男性總數的14%)。第二回的志願人數更多,共有601,147人應徵1,000左右的位置.
台灣的「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在1943年與朝鮮同時實施。第一回有316,097人申請3,000個訓練生徒的位置。由於徵兵制度實施在即,海軍志願兵制度在1944年廢除,陸軍志願兵制度則在1945年廢除。至此為止,共有16,500個台灣人 --- 其中陸軍志願兵約5,500人,海軍志願兵約11,000人 --- 加入日本軍隊作戰。
台灣的全面徵兵制度在1945年年初實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據日本厚生省在1973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自1937年到1945年為止,「台灣總督府」總共招募了軍屬,軍夫126750名,從1942到1945年則徵募了軍人80433人,合計共207083名;這20多萬人中有30304人在戰場上陣亡,約總數的15%。
在這些戰死者當中,共有2萬8千名戰死的台籍日本兵被供奉在日本的靖國神社。此外,在台灣新竹縣北埔鄉的濟化宮裡亦供奉著33,000多名台籍日本兵(與日本厚生省統計的陣亡人數30304名不符),李登輝的大哥李登欽亦以日本名字「岩里武則」名列其中;日本靖國神社與台灣濟化宮的台籍日本兵有重疊。
台籍日本兵在日軍中的地位變遷
二戰時期台籍日本兵經歷了從「軍屬、軍夫」身份到「軍人」身份的演變。
台灣是日本於甲午戰爭後從中國清朝手中奪得,台灣民眾以漢人為主體,且在被日本佔領後台灣人多次武裝反抗。由於擔心台灣人在中國戰場上會倒戈,日本對讓台灣民眾參加日軍一事一直有所顧忌。
並且軍人在日本是一個榮譽的身份,因此日本初期並不情願讓他們眼中的「二等人」———台灣民眾當軍人,而是作為「軍屬、軍夫」。按照「軍人、軍犬、軍馬、軍屬、軍夫」的排序,「軍夫」最為劣等。(注: 軍屬是當時日軍用語,乃日語「軍人傭人」之意,非漢語的「軍人家屬」之意. 軍夫 亦是當時日軍用語,非軍夫之誤。)
只能當"軍夫,軍屬"時期 (1937年9月~1942年1月16日)
中日開戰後,日本為了應付中國戰線的日軍軍需物資補給工作,在1937年9月開始徵召台灣人充當不具備正式軍人身份的軍屬與軍夫。第一批台籍軍夫參加了上海戰役(淞滬會戰)。這批台籍日本兵稱為「台灣農業義勇團」,在上海附近開農場,種新鮮蔬菜。隨著戰局的擴大,日本的"台灣總督府"又以各種名義招募台籍軍屬、軍夫到中國戰線擔任物資運輸、佔領區工農業建設等工作,包括:農業指導挺身團、台灣特設勞務奉工團、台灣特設勤勞團、台灣特設建設團等。
1938年4月起,日本「朝鮮總督府」開始實施「朝鮮特別志願兵制度」,召募朝鮮人以「軍人」身份加入日本皇軍。這代表日本政策的轉變,開始動員殖民地民眾投入正規作戰的行列之中。由於對台灣人蔘軍還是有所顧忌.並未在台灣採取相同措施。
1938年9月間,日本為了向台灣民眾表示任何人都要為日本侵略戰爭付出,任何人都沒有特別待遇,徵用當時台北市的聞人去當軍夫,築造軍用機場.包括林熊祥、顏德修(以上富戶),陳逸松、李瑞漢、陳增全、吳鴻麒(以上律師),邱德金、施江南、葉貓貓、翁瑞春(以上醫生),張鴻圖、姜鼎元、陳金萬、黃逢春(以上實業家),郭雨新、林佛樹(青年知識份子)。這些聞人並未做苦工,宣傳意味濃厚。
可當"軍人"時期 (1942年1月16日~1945年9月2日)
在朝鮮志願兵的表現獲得日本政府肯定後,加上台灣的皇民化運動也進行得很順利,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的1941年6月20日,日本「台灣總督府」與台灣日軍司令部正式宣布,志願兵制度將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當時日本「台灣總督府」只是宣布該政策將要施行,詳細的申請方法與施行細則都未宣布,但立即獲得台灣青年的熱烈迴響。據當時媒體報導,此項政策剛剛宣布幾天之內便有700多人向台灣日軍司令部和各地憲兵隊提交志願書,到8月底更突破3000名,至開戰後的1942年初更達2萬人以上.
1942年1月16日,日本「總督府情報部」發布《陸軍志願兵訓練所生徒募集綱要》,正式接受台灣人志願從軍的申請。在該綱要中要求,年齡17歲以上、無重大犯罪、符合體位標準者均可申請。
在正式申請期間的1942年2月1日到3月10日,約有42.6萬台灣人提出申請,應徵1,000左右的志願兵位置.有學者估計這相當於當時全台灣成年男性總數的14%.當時,許多台灣青年甚至以寫血書的方式表達自己強烈的希望。
根據訪問在世台籍日本兵的記錄顯示,少數人的確是在日本有形無形的壓力下「自願」參加志願兵,大多數人確實是因為發自「內心的赤誠」而申請加入日本軍隊。
經過3個月的出身調查、學科筆試與口試等重重測驗後,1942年6月9日,1020名檢查合格者,分別在同年7月與次年1月入伍受訓。
結訓後,這些台籍日本兵分別在1943年4月與7月派遣至台灣軍所屬各部隊中,其中以加入日軍第48師團的留守部隊者較多,並在1943年底前往東印度群島中的東帝汶加入當時在島上的第48師團戰鬥部隊中;另外也有被派遣到爪哇島、呂宋島、馬來半島的。
戰局變化使日本「台灣總督府」於1943年1月又實施第二期陸軍志願兵募集。這一回申請者數量更多,高達60萬人。「總督府」堅持高標準,僅檢選了其中1030名進入陸軍。同年7月起開始募集,海軍特別志願兵。申請者也高達31.6萬人。
在戰局的節節惡化下,日本終究走上了在台灣實施全面徵兵之路。1943年9月23日,台灣軍司令部、高雄警備府與「台灣總督府」共同發表聲明,將自1945年起正式在台施行徵兵制度。在這項制度正式實施之前,日本又在台灣多次募兵,前後共招募了約4200名漢族陸軍志願兵與1800名原住民志願兵以及1.1萬名海軍志願兵,合計約1.7萬名。
到了戰況極端惡化的1945年1月,台灣開始正式舉辦徵兵檢查。第一批45726名受檢者中,有22070名被錄取。據說到日本戰敗為止共約20萬人以上曾接受徵召,但這數字應該包括曾接受徵兵檢查但並未正式徵召入伍者。
台籍日本兵犯下的戰爭罪行
台籍日本兵主要從事後勤工作.但也有為數不少者在前線擔任戰鬥員為日軍衝鋒陷陣,其中部份參與了日軍的戰爭罪行。戰後,據知有26名台籍日本兵因於戰俘營虐待戰俘被盟軍國際審判庭,判成戰犯,判決死刑。
戰後的賠償情況
日本戰敗後,日本政府在台灣發行的軍用手票、保險、郵政儲金等,一夕間成為廢紙,無從追討。
1977年,台灣5個民間團體,如「台灣前國軍退伍軍人及遺族協會」,「台日和平友好促進會」等組織開始對日本政府要求補償金,包括當年的軍事郵政儲金、簡易人壽保險金以及海外日本兵軍餉等.日本政府也由國會立法通過並於1995年開始發放補償金。由於台籍日本兵方面認為,金額不夠,無法接受,至2005年為止仍然與日本方面進行交涉。
日本政府對台籍日本兵有差別待遇。二次大戰戰死和失蹤的台籍日本兵有30,304名。遺屬經過多年爭取,20世紀90年代才得到每人日幣200萬(摺合台幣約43萬元)的弔慰金。比起純日本軍的慰問金數目,相差數十倍。就日軍及軍屬未付薪資、軍事郵政儲金、外地郵政儲金、簡易人壽保險金、郵政年金等五項給付,後來付給日本軍人的是原金額的7,000倍。至於付給台籍日本兵的,則只有120倍。
2000年後台籍日本兵拿到的給付,摺合台幣只有兩三萬元。許多老兵認為受到重大侮辱,氣得拒絕領取,聲稱「要讓日本政府永遠欠我們!」
TAG:歷史人物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