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圖片報道:中華民族的瑰寶——敦煌莫高窟!

圖片報道:中華民族的瑰寶——敦煌莫高窟!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轉到山的東麓,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布滿了洞窟。

石窟外景。

莫高窟!1600年前的輝煌。

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處南枕祁連,襟帶西域,前有陽關,後有玉門關。

此處歷史悠久,自漢代起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塞。

所有來到敦煌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走進莫高窟,親眼目睹精美絕倫的壁畫。

整個莫高窟共有735個洞窟,常年對外開放的僅有60-70個。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

隨後歷經北魏、隋、唐、北宋、西夏不斷擴大修建,元代以後莫高窟漸漸衰敗而被廢棄

2002年敦煌研究院考古重大發現:這尊千年大佛竟然「長高」了1米.

《薩垂那太子本生圖》北魏,壁畫。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公元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

《鹿王本生圖》北魏,壁畫。很多人說莫高窟就是中國的盧浮宮,其實它距今已有1600餘年,遠比盧浮宮歷史悠久。

《屍毗王本生圖》北魏 壁畫.進入莫高窟,都會被眼前的這一切震懾住了,全神貫注於斑駁石壁上的方寸之間。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

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唐僧和石磐陀,孫悟空的真實原型。

美術片《九色鹿》的原型。

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

有人說參觀壁畫很枯燥看不懂,那是因為走馬觀花沒用心去看,耐心去欣賞和比對之後會發現雷同者其實很少,毫不誇張的說:在這個舞台上,時隔千年的藝人竟然可以同台競技,如此神奇的事情只有在莫高窟才會發生。

莫高窟從公元366年開鑿以來,直到元代才停工,歷經那麼多朝代,而可開鑿洞窟的地方就只有這些,以至於後人會在前人的洞窟內覆蓋或者鏟掉原先的壁畫,重新繪製。

用「寸土寸金」來形容莫高窟並不為過,如果古人懂得先圈地再轉讓的生財之道的話,絕對是一筆穩賺不陪的買賣。

其實唐代和宋代這一個更替,畫風就有了明顯的改變,可以說越往後越顯得浮躁,如果拿如今的畫工和當時的作對比,那簡直慘不忍睹,僵硬呆板山寨感十足。

即便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的臨摹大作,也和真正的壁畫有著很大的差距。

莫高窟壁畫的工藝早已失傳,至今再也無人能畫出盛唐時期的那種奢華極致的美感。

這個巨大的繪製工程,一定是令許許多多的畫工,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們走進了這狀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沒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這樣一批優秀而又偉大的無名者,為後世留下了人類輝煌的絲路文明的影像。

創造莫高窟壁畫的古代畫師,大致分為三類:一種是僧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為數不多。再就是畫僧,他們是僧侶也會作畫,人數較前者略多。最後便是純粹的畫工了,他們遊走四方居無定所,在洞窟里作畫,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

隨著朝代的更迭,工匠們不同的畫風都在這裡留下了歷史的見證。

如果仔細品味這些壁畫,就彷彿進入一個時空的隧道,每個朝代的生活習俗、藝術造詣都歷歷在目。

我們現在看到的壁畫其實就是一本藝術的編年史,不同的畫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文化都匯聚一堂。

感謝騰訊網的大力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2 的精彩文章:

勞埃德·卡倫 水彩作品

TAG:書畫藝術收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