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產品面試者的獨白與自我解剖
有段時間沒更新文章了,不是因為偷懶,是最近因為煩心事太多,心態有點浮躁,無法沉澱下來寫點東西。最近一個多月,筆者也沒閑著,而是抽時間不斷完善自己的簡歷,挑選一些自己心儀的公司嘗試新的機會,把自己看成一個產品,不斷投入市場,通過和別人交流來驗證自己與用人單位的差距還有多少,和大公司大平台的差距還有多少,以及是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自己是否到底還有機會生存下來,期間經歷了無數的酸甜苦辣,最終拿到了自己心儀的offer,所以抽時間來複盤下這段時間求職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供大家借鑒參考。
自信膨脹背後隱藏的危機
在我畢業之後的求職之路中,只要通過簡歷篩選,拿到面試的機會中,基本上拿到offer的幾率粗略算了下,達到了90%以上,也就是說只要去參加面試,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工作的機會,有時候也會有幾個offer可以對比選擇,所以,對此我感到了無比的自信,這也為我後來的失敗埋下了巨大的伏筆。兩個月前,原本老老實實工作的我,無意中接受到了一個獵頭的推薦和邀請,互加微信後,他向我簡單介紹了推薦公司的情況,是一個還不錯的平台,問我有沒有興趣,於是,期待更大挑戰的我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簡歷,在不久後獲得了面試的機會,並在一段交流之後獲得了認可,只要我願意他答應馬上給我發offer,薪資待遇也比現在好一點,公司背景也還不錯,但是提出了要馬上辭職報到的要求,因為項目緊急不可久等,而對我來說,在還沒完全準備好或是交接好工作後,不辭而別,對於現在的公司和領導都是無法交代,也辜負了他們的期望和培養,所以考慮不久後便委婉拒絕了,這次面試雖然失敗了,但是加劇了我內心的膨脹,心裡竊喜,只要我願意,還是可以的。
接二連三的打擊
在這次面試結束後,我也沒想太多,還是老老實實的上班了,但是還是會看下市場投下簡歷,因為畢業到現在,自己一直都是在創業公司打拚,一直渴望進入到一個一線或二線的互聯網平台,學習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在不久之後,我收到了兩個一線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面試機會,一個是金融科技的獨角獸(後面會用A來代替),背靠阿里巴巴;另外一個是深圳排第二的P2P公司(用B來代替),騰訊系,業務規模十分龐大。我如期接受了兩個公司的邀約,先是參加了A的面試,當時HR和某產品線的負責人共同上陣,再聊的過程中發現不太對勁,對方套信息的意圖有點明顯,問的巨細,巴不得把內褲都給你扒了,在發現不太對勁後我也就打起了太極,關於公司業務情況的敏感信息也沒透漏,只聊一些關於產品相關的問題,果然,面試結束後到了晚上對方HR加了我微信給我發了一份作業題,讓我體驗下他們的產品去下個單,然後把可以優化的點用原型和文檔的形式發給他們,看到這個信息後幾乎驗證了我白天的想法,對方基本就是想通過面試的機會來套信息,估計是業務目前遇到瓶頸,然後自己又沒太多思路,靠這種方式在真可謂是一招鮮吃遍天,所以,這次面試不用說自然也是失敗了;再來說說B公司,B公司是我特別想進的一家公司,我做了非常多的功課,也像在裡面的朋友了解了很多的情況,各方面來看都比較靠譜,業務規模大、產品技術氛圍較好(很多騰訊出來的員工,准騰訊系),待遇各方面也是很有競爭力的,所以內心還是非常期待的。剛開始我很順利的通過了三輪的面試(分別的是部門負責人、產品負責人、部門經理),最後到了HR,正當我認為一切都將水到渠成時,只是一個形式問題時,沒想到HR的犀利苛刻質疑的語氣中,讓我感受到了事情可能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再跟她短暫交流之後,我的內心受到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對方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善意,所以,在全部面試回去等待之後,我的內心還是很焦慮的,甚至用煎熬來說都不為過,有幾天甚至還做夢失眠了,在等待了一個星期之後,收到了對方的回復:對不起,因為項目非常緊急,我們需要招一個匹配度更高的產品經理。在掛電話的那一刻,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回到辦公桌後,幾乎無心在工作,那種太想要並且近在咫尺而又失去的感覺,讓我的內心瞬間崩塌,余後幾天我的心情down到了極點,對工作也有所懈怠,這件事讓我思考和成長很多,有些東西往往當你越想要越渴望的時候,反而越不容易抓到,反而容易讓自己陷進去,一蹶不振。
平常心下獲得的驚喜
在這兩次失敗之後,我以為年前的求職算是真正告一段落了,可以安心準備過年了。就在這時,前領導加好朋友陳姐打電話給我,說有個公司還不錯,讓我把簡歷發過去爭取下面試的機會,正好對方也缺人,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其實當時心裡已經沒太多漣漪,顯得很平靜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還是把簡歷發了過去,不久後也收到面試的邀請,在經歷了一個下午四輪面試之後,最終如願得到了這家公司的offer,通過面試和溝通了解後,這家公司絲毫不遜色與之前面試的前兩家,面試官非常專業,業務面和知識面非常廣,通過短暫的溝通交流就學習到了很多,打心底里佩服;從公司背景來看,公司已經拿到了紅杉資本和PAG兩個資本的B輪投資,是極客大獎官方公布的2017年中國金融科技30強,處於高速的上升期,技術團隊有70多人,兄弟公司也到了C輪,能夠和這樣的公司一起成長相信一定自己也能得到非常大的鍛煉;雖然不知道自己在新公司的前景如何,但是這一刻,我又感覺到自己是幸運的,終於如願進入到了更大的互聯網公司,接觸到更牛的團隊和人,仍然做著跟金融和產品相關的工作。
最後的復盤
至此,我的復盤也告了一段落,在不久的將來,也將進入到新公司報到,開啟職業生涯新的篇章,通過最近的這段經歷,我還是想跟大家多分享下面試中的一些經驗總結:
1.要自信,始終相信自己可以的,大公司並不是遙不可及,要加強內功不斷修鍊,在職場中不要混日子,有時候混著混著你會發現是日子把你混了,保持不斷學習的勁頭,多總結復盤,當積累到了一定的時間了,機會來臨前,你會更容易把握住;
2.面試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要抱著打拉鋸戰的準備,調整好心態,不要太浮躁著急。
3.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多時候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能太膨脹,同時面對機會時,哪怕再想要,也要沉住氣,不能表現出很急迫的慾望,有時候太著急想要,往往會適得其反,容易迷失自己,當得不到時會備受打擊,影響心態。
4.找准自己的定位,單點突破。拿我的例子來說,我做了將近三年的產品經理,兩年跟金融相關的行業,所以,我的定位是金融類型的產品經理,投的公司都是該領域的一線或二線的大型互金公司,電商和社交或是其他幾乎不投,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因為有相關背景,也更容易獲得更多的面試機會;相反,那些一年一個行業的產品經理,即便都是做產品的工作,越到後面估計就沒那麼容易了。
5.面試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打無準備的仗。在面試之前,你一定要了解自己曾經做過的項目,要清晰的知道項目的商業模式,盈利狀態、業務邏輯、產品邏輯等,同時也要知道自己跟同類型的產品經理比有哪些優勢,很多產品經理做了幾年後,別的沒怎麼學到,光學到一堆忽悠的本領,靠講故事打天下。這裡可以很明確的說,如果你不把自己公司的業務和商業模式、產品邏輯吃透,這個故事你也很難講好、講圓,最終的結果就是漏洞百出。
6.最後說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未來想從事哪個行業,想做什麼,你離職的目的是什麼。跳槽離職也要有目的性,目光不要看的太短淺,為了提升待遇,或是乾的不爽逃避,或是覺得領導傻逼,其實這些心態都是不對的,一定要搞清楚你想要什麼。拿我的例子來說,我在畢業不到三年的時間,說實話,換工作也很頻繁了,但是每換一份工作我覺得自己都能成長收穫很多,比同齡人的閱歷也豐富了很多,因為對金融感興趣,想做金融但是又沒相關背景,就找了一份互聯網保險的行業,從保險行業切入,做了一年跳到了互金公司,接觸到了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P2P、風控模型等等,現在可以說算真正入行了,並且我也很清晰知道自己未來還是要做金融,所以,我找的公司也是金融行業,就這樣一點點切入,從零開始學習一點點到更大的平台,未來在這塊也會有更多的積累和沉澱。
今天就說這麼多,都是本人切身的求職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我說的對你有幫助,不妨留言或給我點個贊,讓我保持更多寫作的動力,謝謝各位。
TAG:產品小手記 |